第九章 卖批条公子赚第一桶金 遇怪事王杨终再次相逢(一)
其实,杨聪聪和王印华的初恋仅仅只维持了七天就结束了。
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辈子还有见面的机会。而且这个机会的由头还是当初那个让他们分道扬镳的黄萍萍给造成的。
话说当年在大明山脚下,召王谷脱险和九公、黄三胖同一天离奇死亡的事情,杨聪聪和王印华两人又在那汗村呆了七天。
第二天,终于见到了听得耳朵都起了老茧的北大才女黄萍萍本尊。
她的出现让同样是女人的杨聪聪惊艳不已。长得那是一个漂亮啊,她对自己的容貌一向是自信的,可是在黄萍萍面前,这种自信受到了降维打压。上天已经给了她上好的容颜,还赐予她天才的才华和智慧,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也许只能用仙女才能形容出她的美丽,王印华见到黄萍萍的第一面时,整个身体都要软下去了,当然,除了他的小雨伞除外,尽管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面目,可是他的表情变化太明显了,让细心的杨聪聪给捕捉到了那难以启齿的那一瞬间。这让杨聪聪像吃了苍蝇一样的恶心。
看到王印华看着黄萍萍的那个眼神,杨聪聪知道,他们两个的恋情已经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可是她一点都不恨王印华喜欢上黄萍萍,将心比心,如果自己是个男人,也会被黄萍萍迷惑上的。她恨的是王印华那副好像要脚踩两条船同时对两个女人都好的德行。
而黄萍萍似乎并不知道是由于自己的原因,而拆散了杨聪聪和王印华这对鸳鸯,却很自然的和他们两个都成为了好朋友。一直到现在,还和杨聪聪有通信联系。后来王印华到美国,给她打了一个电话,但那时,她正在和导师在另一个城市,并没有见上一面。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得到自己的电话号码的。
好多年来他们听到对方消息的只言片语其实大多都是从黄萍萍处得来的。
北大考古系毕业的黄萍萍出了国读研读博,再次回到家乡已经是十年后的事了。她回来和十年前的上次一样,也是奔丧。只不过十年前奔的是三哥和九公的丧,这次奔的是爷爷的丧。
他爷爷黄日松是在召王谷的那块大青石上离世的。当天和他一起去世的还有黄地,他死在那个在十年前还是小渔村那座城市里。不过他死得实在是罪有应得,在这里就不提了,并且也是过后好多天才知道他过世了的消息,他们的死亡竟然可能是同一个时辰。都是是1988年的7月7日下午七时七分。
可黄萍萍的奔丧足足迟到了十一天,回到家时已经是七月十八日的晚上了,还算正好赶上爷爷的头七。
才七十岁的父亲已经变成苍老了许多,此时的他已经不当支书十年了,没有了十年前那支形影不离的半自动步枪,他说话也就没有之前那么硬气了。确切地说,自从三儿子黄三胖去世后,他就低调了许多,再也不像之前见人就提自己那上北大的女儿了。
父亲去世后,家里就剩下老母亲及他们夫妇俩了,一个七十岁和一个六十八岁的老人服侍一个九十一岁的老人。其他别的几个儿女,他们的儿女也已经长大,每家都有自己一大堆事,都是把生活过得一地鸡毛,就是想顾也顾不上他们这三个老人了。
就在他整天有些闷闷不乐的,小女儿回来了。
从父亲的嘴里,黄萍萍得知,在7月7日的早上,爷爷穿戴整齐,就出门。
奶奶问他:“这么早你到底往哪里去?”
他头也不回地回答:“我往该去的地方去。”
这话可把奶奶给惹生气了,说了句:“老不正经的!”转过头不再理会他。
可是爷爷却凑到奶奶跟前,笑着说:“你这人就是太正经了,一辈子都不经逗,告诉你吧,九公给我托梦了,让我到召王谷大青石上,等着黄地回来。不然,他会迷路的。”
奶奶笑着说:“说你不正经还真的是不冤枉你。黄地在哪里你知道吗,他们兄弟俩在上千里外的鹏城发大财呢,你爱去哪就去哪,记得回来就行。”
爷爷接着说:“如果我傍晚七点七分还不回来,你让永飞去召王谷找找。”
说着径自去了。
这段时间他经常说些奇奇怪怪的话和做一些神神叨叨的事,对此她也不以为奇,以为他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因此也不放在心上。
当儿子问他爸去哪时还替他打了掩护,说他去和村里的其他老人讲古去了。
直到太阳西坠,还不见他的影子,奶奶这才慌了起来。把情况告诉了儿子。
听到召王谷,黄永飞知道肯定是坏事了。
果然,等到他赶到召王谷的时候。父亲安祥地躺在那块光滑的大青石上,已经硬了。
黄萍萍的回来使得死气沉沉的家带来了生气。晚上正陪三个老人吃饭时,奶奶好像自言自语地说:“也不知道黄地样了,十年前的同一天,三胖就是和九公一起上路的,那天住在我们家的后生和姑娘,现在的子女恐怕已经会打酱油了。”
黄永飞说道:“黄泥、黄地两兄弟泥鳅一样滑,没事的,一定会没事的。”
听到奶奶说到杨聪聪和王印华,黄萍萍不由得想起,自己的通信录上还有杨聪聪的电话号码呢,于是对父亲说道:“村委能打电话到邕城吗?”
她下意识里还是把父亲当作村委的一把手。妈妈笑着说:“你问他不如问我,现在的支书就是你的大表哥,想打电话还不容易,我陪你到村委去。”
想不到还真的打通了杨聪聪的电话,她这个考古学一毕业就进了西海文物研究所,也算是专业对口了。听说黄萍萍找她,兴奋极了,恨不得马上过来和她相见。
黄泥是在萍萍回来后的第二天回来的,他是带着弟弟的骨灰回来安葬的。
第二天一大早,杨聪聪就上了赶往大明山的班车,当时的来往南宁和大明山的班车每天有三班,分别是早上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