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百日诡谈 > 第9章 善恶有报

第9章 善恶有报

是不是每个村里都会有一个超脱五行之外的人,看着不正常,经常自说自话,不能正常与人交流,永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管这种人叫守村人,我们村里就有一个。

话说这守村人姓王,具体叫王什么没人在意,大家都叫他“莽子”。在我们老家,管这种智力低下,行为不正常的人叫莽子,就是说他莽戳戳的(就是傻乎乎的)意思。以下为了方便,我们就姑且称他为莽子吧!

说这莽子自打娘胎里出来就是那个样子,智力低下,精神不正常。那年头人们生的多,一家人怎么着也要生好几个孩子,四五个五六个是常态。这莽子上下也有好几个弟兄姐妹了,得有七八个了吧。他们兄弟姐妹几个智力都不行,唯有他最严重。其他几人吧起码能够生活自理,能够跟人正常交流,而他却是那种,下雨天别人回家他出门,夏天穿筒靴冬天穿草鞋,别人穿大袄子他穿薄中山,别人穿短袖他却裹个破棉袄戴个破毡帽,总之就是一个乱七八糟的人,过着不知冷热的日子。

莽子都已经四十多岁了,却没有成家。想想看,像他这样的,家里穷得耗子看了都摇头哭着走的条件,自身又傻又矿(矿:比傻更傻的意思,不是煤矿的矿哦)的,谁家会把自己女儿嫁给他。这莽子就靠守着老父母留给他的几亩薄田过活,好的是他还会务农,不至于饿死。再加上兄弟姐妹多少资助他一点,他一个人的日子过得倒也比普通人更没有烦恼。他平时最爱做的事就是一个人到处瞎逛,谁说话他也要凑过去听一耳朵,别人问他听得懂吗,他就嘿嘿笑。他虽然傻,却从不干坏事,心思很单纯,谁家小孩子摔倒了他还知道跑过去给人抱起来,谁家有个农活需要人帮忙的,叫他他也会去,干活舍得下力,管他一顿饱饭就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还可以帮着烧水添茶,主家再给他一包烟和一些菜打包给他带回家吃。他自己的庄稼虽然种得随心所欲,但到了收成季节,村里人也会去帮他收割,这几十年来,他就这样跟村里人一起,平平淡淡地过着日子。

说到莽子四十五岁这一年,突然就发生了变化。以前他只要不下地干活(虽然他干活也是分心情),就会到处瞎溜达,最近这段时间,村里人却没见到他。时间一长大家就很好奇,也怕他出个啥事在家里没人知道,于是离他近的邻居亲戚就上他家看。要知道,之前他住的地方是很少有人去的,家里穷不说,唯一的锅碗瓢盆黑得起腻子。虽有一间厨房一间卧房,却也没啥区别。卧房里的草床(我们小时候的床底下都铺干稻草,保暖)下的草满地都是,一床棉絮也是破得不能再破,盖的被子脏得分不清正反面。这天这亲戚去他家看时,却发现他家里换了个样,厨房里的锅碗瓢盆被洗得闪闪发光,煮饭炒菜的锅子铁罐也是干干净净。还记得上一次去帮他收割时在他家看到的不知道蒙上了几斤水垢的铁茶壶也变成了一个新的铝壶。再看他的卧室,床底下的干草被收拾得很规整,被子棉絮全都是新的,地上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看着这一切变化,亲戚惊得合不拢嘴,寻思这小子是走了什么大运,还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不但有钱了还变正常了知道拾掇屋子添置家具了?还是说是他的兄弟姐妹给他买的帮他收拾的?这倒有可能。亲戚四下寻找莽子的踪影,却仍不见他。直到了晚上也没见他回来,这亲戚就回家了,想着明天再来找他,非得把这事儿搞明白不可。

第二天一大早,亲戚又来到莽子家,还在屋外,就看到他家炊烟袅袅。心想,他还挺勤快,这么早就开始做饭了。亲戚跨进他家,朝里面喊了一嗓子,却没人回应,他又连续喊了几声,仍是没人理他。亲戚就走进他的卧房,发现里面也是空无一人,被子却叠得整整齐齐的。亲戚心里狐疑:难不成他已经下地干活了?退出了房间,亲戚就在四下转了起来,想在房子周围找找,却仍是一无所获。他又去到田地里找,也没找到人。亲戚只得回家,跟他媳妇说起了这事。他媳妇责怪他,大清早跑人家卧房去干啥,又不是不知道他爱到处闲逛,说不准他逛哪儿耍去了也有可能。他家的变化,可能是他三弟给他的嘛,听说他三弟在外面打工挣了钱,给他买一些家具也在情理之中,至于房间干净整洁,肯定是他三弟媳妇收拾的了。听自己媳妇说得有道理,亲戚也不再多想,只是自己没听说他三弟一家回来了啊。不过转念又一想,既然他家里升起了炊烟,那就证明他没事,既然没事,其余的就不要再多管了,自己还有忙不完的农活呢!

打那以后,大家很少看到莽子四处闲逛,偶尔看到他,他仍凑到别人身旁听八卦,还是那副痴痴傻傻的样子,嘿嘿嘿地笑着。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他的穿着打扮干净多了。大家打趣说他是不是找着媳妇了,听见这话,莽子却只傻笑着不说话。有那好事的觉得不对劲也去他家看过,始终没发现什么端倪,只得作罢。

话说后来有一个过路的人,一天晚上经过莽子家,看见里面灯火摇曳,似乎有两个人影在走动。他也知道莽子的情况,心里不禁怀疑,他的兄弟姐妹都在外面打工,他家还能有谁呢?好奇心驱使他从格子窗往里望,看见真有两个人在屋子里走动。莽子本人在桌子前擦桌子,另外还有一个女人,在收拾碗筷。看那背影,不像是莽子的亲戚,也不像是他认识的任何一个人。看那背影,身段,不像是四五十岁的阿姨,倒像是三十来岁的小媳妇。此人在窗户外看了很久,始终不见那女子转身,所以一直没看见她的脸。那女子说话声音轻轻柔柔,有条有理的,不像是精神不正常的人。倒是那莽子,始终一副傻乎乎的样子,那女子跟他说话,他也只是呵呵地赔笑。看了一会儿,路人带着一肚子的怀疑离开了。回到家,他就把这事告诉自己媳妇,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了。

大家逮着莽子就问他咋回事,莽子也说不出所以然,就把问话的人带回家,让他们看自己家的女人。大家本着看热闹的心态,聚集了一大批人去了了他家,看了他家的变化,大家都惊愕不已。大家到他家以后,看到那个女子拴着围裙在灶台边忙着做饭,见到来了这么多人,她似乎很害怕,忙着藏到莽子背后。莽子含含混混地重复一句话“乡亲,好人,不怕”,听到这话,那女子才探出头来,羞涩地招呼着大家坐下,自己则从米缸里舀了米,给大家做饭。众人见那女子生得珠圆玉润,甚是美丽,言谈举止也不像有精神病之类的,不禁怀疑,这是打哪来的女人?莫不是从外地流浪过来的?(那年头逃荒的人多,到处流浪只为一口吃的)可是越看越觉得怪异。那女子怎么也不像逃荒的,看她穿得干净素雅,衣服虽不是上层好料子,但绝不是粗布麻衣,那年头,谁家能有这打扮?还有,把她和莽子放一起,怎么看怎么别扭,就像一朵鲜花旁边长着个烂窝瓜。大家心里连连叹气,心想这傻子走了什么桃花运,居然捡了这么个人间尤物。

不久,这事传到了莽子在外打工的兄弟姐妹耳中,他们都赶了回来,想见识一下这位女子的风貌,怕他们兄弟被人骗了(话说,他能有啥被骗的)。回来以后,大家都被女子的容貌所折服,纷纷责问莽子她从哪里来,莽子却是一问摇头三不知,只重复一句话“媳妇,好看,好看”,然后嘿嘿傻笑。大家又气又急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问那女子。那女子说自己家人全部遭了横祸而死,自己从很远的地方流浪到此,那天晚上没地方住,看莽子不像坏人,就在他家借住了一晚。原本打算第二天继续流浪,去找个可靠的人家在此安身立命,却发现莽子为人老实善良,不但没有对她不轨,反而还很照顾她,觉得他人不错。再加上她也漂泊得累了,于是就跟莽子生活在了一起,她说她不嫌弃他,只图他人好,对她好,就知足了。自己从家里出发的时候,带了一些钱,再加上自己会做绣活,一路靠给人做绣活换取吃住,还攒了一些钱,就用这钱帮莽子置办了一些家具和床上用品。说着她拿出自己做的绣活,大家看了不禁为她的巧手啧啧称奇,声称她这样的手艺如果在街上开个裁缝铺,一定能赚钱。看她一脸诚恳,再加上自己兄弟除了穷和傻,为人还真的是老实善良,也许这女子真如她所说,看上了她这一点呢!兴许是老天开眼,给自家兄弟送来这么一个知冷知热的人,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大家不再怀疑女子的话,而是凑钱给他们又添置了一些家具和生活用品,还给那女子买了几身衣裳,就算是帮他们成了一个家。

这事儿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跑到莽子家看他的俏媳妇,有祝福的,大部分却是嫉妒的,认为莽子是走了狗屎运,说他家祖坟的青烟估计冒了一圈又一圈,才能有这样的福气。

说实在的,那时候我才十多岁,也看到过莽子的媳妇,确实长得很好看,对人也亲切和气。按辈分,我们得叫她一声婶儿,不过我从来没叫过,因为我听别人说她不是人。这些风言风语来自于那些八卦的婶娘姑婆口中。她们说的绘声绘色,说是每到了月圆之夜,莽子家的房子外就被一层红光笼罩,他家房子的上空有几只雪白的毛狗(狐狸)并排走着,等人们走近一看,却又什么都没有。还有,他媳妇不管是去谁家帮忙干活也好,串门也好,从不去人家堂屋,吃饭爱吃鸡,只要哪家有鸡,不够她一个人吃的。如果是哪家办酒席,她别的都不尝,唯独对鸡情有独钟。有那些懂行的迷信的老人背地里就说,莽子娶了个狐狸精,不过说完又不禁发笑,这狐狸精怎么会看上莽子那样的人,证明她是个蠢狐狸。整整过了一年,除了上述毛病,那女子再没别的可疑之处,对莽子也是极好,大家习惯了也就不再闲言碎语。

变故发生在第二年。有一天莽子走在路上,边走边哭边重复说“媳妇,走了,媳妇,走了”。听到这话的人觉得奇怪,知道问他没用,干脆去他家看。去了才发现,果然那女子不见了,关于她的一切,她都带走了。一连几天,大家帮着找,都没找到,大家还托人四处打听,也杳无音讯。这个人就像消失在了世界上,竟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一直打听了半年,找了半年,也不见踪影,大家都放弃了,也劝莽子接受现实。莽子深受打击,逢人便说媳妇不见了,家里也不再收拾,变回了以前的样子。就这样过了几年,莽子不再找媳妇,还是那副痴傻的模样。人们逐渐忘了那个美丽的女子,那些议论过她的人,都笃定了她真的是狐狸精,是来报莽子的恩的,恩报完了,就离开了,至于是什么恩,就不得而知了。

在我们那儿有一座山,叫马鞍山,山上有个洞,叫毛狗(狐狸)洞,听说解放前,那洞里有很多的毛狗。因为毛狗喜吃鸡,农家养的鸡经常丢,所以大家怀疑是毛狗洞里的毛狗下山干的。大家设法抓它们,但是洞又深又大,毛狗又狡猾,怎么也抓不住,于是大家想了一条毒计,在洞口放了一把火,再把洞口堵住,把那毛狗一家老小,全都烧死在了里面。据说他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年幼的莽子也在场,当时,他躲在大人身后,看着洞口熊熊大火燃烧着,听到洞里传来凄厉的惨叫,把他吓得往回跑,结果在回家的途中,看到树后藏着一只雪白的,瑟瑟发抖的小毛狗。懵懵懂懂的他,把那只小毛狗抱在怀里,带回了家,悄悄地养在了牛圈上面隔层的干草堆里,没让任何人发现,就那样养了一年。你说他傻吧,这件事情却做得天衣无缝。还是他的哥哥在后来那女子失踪了好多年,某一天突然想起来这件事。他说当初他也发现了弟弟悄悄养了个东西,他也没见过毛狗,以为就是只小野狗,他让莽子把那小狗子扔了,莽子答应了他,却没有按他说的做,而是把那小毛狗藏在了别处。一年后,那小毛狗长大了藏不住了,他才把他放回了深林。

这件事我多少有些印象,不过仅存于对那女子的容貌的记忆,她长得实在好看,怎么说呢,我是没见过那么漂亮的女人,别的,至于说莽子养小毛狗,毛狗变成人回来报恩,我觉得大家是聊斋看多了,带入到了现实中了吧。我个人猜想,那女子大概率是来自远处,说不好还是被人拐来的,没有去处,留在了莽子家。至于为什么要选择莽子,大概是因为他单纯善良吧!至于为啥喜欢吃鸡,试问那年头人人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谁不爱吃肉吃鸡?又至于她为什么跟莽子生活了一年又不见了,这个我不好说,两种可能性,第一:她找到了更好的人家,或是去了别处,或是回到了老家(这种可能性比较小);第二:被有心之人谋害了,她长得那么漂亮,却跟了个智障之人,谁不羡慕嫉妒恨?一定有那不怀好意的人垂涎她的美貌,想要霸占她,如果她不从,结果不言而喻。那年头,杀人跟杀鸡一样简单,她又没什么背景,也无牵挂,死了又有谁知道呢?当然,这是我出于科学的角度的理解,或许读者朋友们有不同的看法也未可知。退一万步讲,就算她真如大家所说,是莽子小时候救过的小毛狗,长大了来报恩,也不是不行。一个单纯善良,一个知恩图报,不都是很好的一件事吗?如果是这个结果,倒也是美谈一桩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