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谁主沉浮历 > 第8章 疑目灼灼,人生滚烫

第8章 疑目灼灼,人生滚烫

回到上海后,关琳琳总显得郁郁寡欢,关母觉得奇怪,怎么去了一趟北京回来,活泼开朗的人变得心事重重?难不成是两个人谈崩了?看来距离果然是爱情的最大阻碍,离间计起作用了?关母内心一阵窃喜。他们自己谈掰了总好过父母棒打鸳鸯,年轻人,有些事来的快,去的也快,女儿很快会好起来的,她更加细心地照顾起关琳琳的起居。

休息日的早晨,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前,姆妈端着煎好的鸡蛋放在桌上,油煎蛋的香味在空中飘散,关母夹起一块放进女儿碗里,关琳琳忽然站起身,捂着嘴冲到卫生间,对着马桶吐了个天翻地覆。关家父母吓坏了,以为她是不注意吃坏了肚子。

“琳琳,你怎么了?是不是受凉了?老关,快,快去倒杯水来给她漱漱口。”

关琳琳直起腰,摆摆手说没事,她就是忽然一阵反胃,闻到油煎蛋的味道直犯恶心,心想自己以前挺爱吃煎蛋的啊。关母是个过来人,心下一惊,一个念头陡然滚过,她面上依然不动声色,等关父去晨练了,姆妈去买菜了,她才拉着女儿在沙发上坐下来。

“琳琳,你这次去北京发生什么事了吗?这段时间妈妈看你状态一直不好,虽然总想问你,但是想着你也是个大孩子了就忍住没问。你一直都是个乖囡囡,从小到大没有让我们操太多心,在我们心里,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不管遇到什么事,我们都是你最可靠、最值得信任的人。”

关琳琳低着头,右手食指不安地揪着睡衣的一角,欲言又止。

。。。

“你这个月的例假是不是还没来?死丫头,你别是怀孕了吧?”关妈妈耐着性子磨了半天,终于失去了耐心。

关琳琳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一下子如梦初醒般似的,忍不住抱住母亲哭了起来。

关母内心又气又急,哄着关琳琳好不容易止住了哭声,听她断断续续地讲述了在北京发生的事。

听完女儿的叙说,她内心犹如百爪挠心,恨得牙龈作响,自己从小教导女儿要洁身自好,没想到阴沟里翻船竟然这样栽了的这样不明不白。她断定舒方源从一开始就是不怀好意,暗中早就计划的这一切,更感觉此人的心机深沉,自己的傻女儿哪里会是他的对手。

关母毕竟经历过风雨,这个时候,她也顾不得女儿仍在抽抽嗒嗒,一把拉起她让她坐正,她盯着女儿红肿的眼睛厉声喝道:“别哭了,事到如今,哭能解决什么问题?你就是被我们一直保护得太好,想人想事都太简单,才给了别人可乘之机。既然事情现在已经发生了,你自己现在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我也不知道。”关琳琳怯怯地回答,她自己确实感到迷茫。

关母恨铁不成钢,又怕激到女儿,只得强压下心中怒火,“现在摆在前面的只有两条路,一条就是悄悄去把孩子做了,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以后从此跟他一刀两断;还有一条就是你自己认命,由着你嫁给她,早早当妈,以后怎么样全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关琳琳的泪又止不住地流下来,“妈,这两条路我都不想走,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我脑子里全是乱的。但,但我觉得方源不是你说的那样的人,他对我很好,他是真的爱我,他也没有推卸责任。这个事真的也不能全怪他,我,我自己也有责任,我不该喝酒的,是我酒后先失控的,所以,所以我也是有责任的。”

关母望着自己的女儿,在心中长叹一声:“这个傻孩子啊!”

她让女儿抬起头看着自己,“你很爱他吗?”

关琳琳点点头,“嗯,妈妈,我很爱他。你还记得吗?在大学里那次我得阑尾炎,要不是他我可能连命都没了,手术后也是多亏了他的照顾,我才康复得那么快。”

“傻丫头,感恩报答的方式可以有很多,最蠢的就是把自己的一辈子搭进去。你是选择人生伴侣,不是找玩伴,不能光靠感觉,更不能拿青春赌明天,婚姻不是过家家,不是儿戏。”关母深深地叹了口气,她后悔一直把孩子保护得太好,让她一点不知道人情冷暖和人心险恶,让她到了这个年纪心智幼稚却得像个孩子。

她深深地叹了口气,拍拍女儿的手,“待会儿你爸爸回来了,我跟他商量下,你自己也好好想想,去自己房间休息会儿吧。”

午后打发姆妈出门去买东西后,关家三个人坐在书房中,关父发话:“琳琳,你待会儿打电话给他,让他尽快赶到上海来,住的地方我们会帮他安排好,就浦江饭店好了,你就说我们要见他,有事要商量。记住不要透露我们家的住址。”

舒方源至今依然记得那次见面的每一个细节。一路上,他一直反复思考着自己要说的每一句话,预想着他们会问他的每一个问题,忐忑不安中也渴望着能拨云见日。

他不断地给自己打气,远远地望见了十里洋场地上这座名不虚传的西商饭店,古典主义巴洛克式风格的建筑,是那样辉煌夺目,仿佛在暗暗嘲讽着他是个乡下的土包子,他感觉自己一点点地矮了下去,当他踏进浦江饭店的台阶,眼前典雅奢华的装饰击穿了他剩下的那点底气,他的心一下子就虚了。

为了这次见面,花了他将近整整一个月的工资,他特地去订做了一套中山装,买了一双真皮的皮鞋,他把皮鞋擦得锃亮。他对自己本来还是很自信的,挺拔的身姿,俊朗的外貌,在校园里也曾引来不少爱慕的目光。

或许是穷怕了,他对自己的将来有着清晰的规划,他不会去招惹那些和他来历相似的女孩,向下选择不在他的考虑范围。首选当然是北京土著女孩,但这些小姑娘,要么有着他不敢冒犯的威仪,要么练就了洞悉真相的不屑一顾,实在没什么合适的突破口。只有这个眼神清澈见底,娇羞柔弱,单纯得像朵百合花的上海女孩,是他眼中刚刚好的那只小白兔。喜欢当然是喜欢的,她干净简单,甚至带着点儿傻气,他打听过她的家庭背景,如果能顺利把她娶到手,实现阶层跨越就不是难事,他也相信自己能让她幸福,这是皆大欢喜的事。

大学四年,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在同一个地方过着不同的生活,群体之间强烈的个体对比,总是更能冲击心灵。有的为几块钱的生活费夜不能寐,有的为毕业后的何去何从辗转反侧;而有的为几十块钱的衣服不够好看抱怨连天,有的为父母安排的工作不够称心如意大吵大闹,一部分人的起点是另外一部分人穷其一生到不了的终点,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土著同学背靠大树好乘凉,在最好的工种里挑挑拣拣,敲定的去处连名头都如雷贯耳;农村的孩子大部分认命的卷好铺盖,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个别不认命的留下来苦苦煎熬,期待着奇迹降临。他当然不认命,这一路走过来靠的就是努力和坚持,他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分配的工作再差强人意,他也不气馁,起点低点儿也许反而会更受重用,他抱着乐观的态度。然而一年的备受冷落,他悲哀地看到这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错觉。

自小到大,他一直被看作是寒门娇儿,自诩与众不同,他满以为走到了京城,读了大学,自己会和原先的生活彻底告别,从此自己能和那些出生就自带光芒的的人平起平坐,现实却冷酷地嘲笑着他的天真,他觉得自己曾经的想法何其幼稚。就像一群人在街头等红绿灯,看起来大家都等着同一件事,也有着同一个起点,可是当绿灯亮起,走路的、骑自行车的、开小轿车的,甚至是负重前行的,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是任凭你怎么样努力,怎么样追赶也无法弥补的差距。鲁迅再见闰土时,闰土一声“老爷”,任凭他们有过怎样的儿时情谊,他们之间本身就隔着生存和社会等级的鸿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