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穿越七零,手握空间搞美食城 > 第65章 回村招人

第65章 回村招人

省城。”

谢清远短短两个字里,蕴含着太多欢喜。

沈月慈点点头,转身去弄吃的。

她没表现的很欢喜,但是这些日子和谢清远相处的时候,已经不那么刻意保持距离了。

谢清远似乎也觉察出来,原本冷清的脸上也时不时会露出笑容,谢母和几个孩子也感觉出这种微妙的变化来,尤其是谢母,整日乐得合不拢嘴。

只是这样温馨的日子是短暂的,谢母的病已经治得差不多了,剩下就是回家好好养着了,加上村里的分厂也完工了,沈月慈就不得不带着谢母和几个孩子回乡下去。

火车票是沈父托人买的,都是卧铺,比沈月慈来时好了不知道多少。

来送站的乌泱泱一大堆人,沈父沈母,还有顾洁方妍,以及调到省城任职的谢清远。

风还是挺大的,吹乱了沈月慈的头发,她用手轻轻拨弄了一下,发丝便听话的贴在脸庞。

“阿慈。”谢清远喊了一声,沈月慈回过神来,见谢清远正看着自己,她微微笑了笑。

“上车吧。”谢清远说道,声音有些沙哑。

沈月慈点点头,一手提着行李,一手牵着小花,踏上了火车。

回去时就没来的时候那么有趣了,多数时间是躺在铺上睡觉,偶尔孩子们无聊了,沈月慈就从空间里拿出来一点牛肉干之类的给他们当零嘴。

终于到了镇上,下车的时候看着熟悉的环境,沈月慈照例租了牛车回村里。

路过陈寡妇家门口的时候,发现房子已经被推倒了,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估摸着是村里的买家打算用这房场干点别的。

家里小半年没人住,又冷又潮,院里的雪也堆了老厚。

一回来,沈月慈就领着几个孩子开始收拾,擦洗家具,换被褥床单,扫院子里的雪,烧炕,整整忙活了小半天。

到了晚上才算弄好,沈月慈有些累了,饭也做得很简单,但是一家子都吃得很高兴。

尤其是谢母,出去这么一趟,明显心里宽敞了不少,回来之后脸上愁容也少了,出去遇到村里那些大娘婶子,聚在一块儿唠嗑,言语间也满是自豪。

“要不说还是你家最有福气呢,娶回来个城里的儿媳妇,知书达理不说,主要是孝顺能干,你这回进城看病,没少花钱吧。”

“啊你说这事儿啊,我家阿慈确实孝顺,这回带我进城,坐的火车去的,哎呦人可多了,一点也不颠簸……”

谢母从交通说到吃住,又从吃住说到开药,这一下午就光唠嗑去了。

直到沈月慈做好了晚饭出来招呼她回去吃饭,她才意犹未尽的和几个老姐妹告别,这一出又是让几人羡慕的压根直痒痒。

吃过饭,沈月慈也没心思看书,泡了个脚就跑到床上睡觉了,一大早,她就去到了分厂的厂房处。

看着刚刚建好的厂房,沈月慈拿着钥匙打开门锁进去,制作辣条的蒸锅,还有放辣条的板子,以及其他的工具,都准备得很齐全。

当务之急则是招人,沈月慈没有耽搁,直接跑去了村长家。

毕竟现在留给她的时间不多,最多半年时间,她就要回城参加高考了,在这之前,需要完成分厂的招人,以及下级管理人员的培训,还有辣条的制作和销售。

时间赶任务重,她不能浪费时间。

“沈知青,你从城里回来啦。”

村长开门出来,见是沈月慈,立马热络起来,毕竟是这位沈知青可为村里解决了不少事啊,

“村长,我找您有点事。”沈月慈笑着说道。

“沈知青快请进,屋里暖和。”村长说着,把沈月慈迎进了屋子里。沈月慈也没客气,直接说明了来意。

“村长,省里要在咱们村建个分厂,招一些村民进厂工作,您看这事儿能成吗?”

月慈问道。村长一听,顿时就有些犹豫了,“沈知青,这建厂子也不是个小事啊,再说咱们村里人也没干过这个,能胜任吗?”

“这个简单。”

沈月慈胸有成竹地说道,“这工作说难其实也不难,主要就是制作辣条,我会把制作流程写出来,村里找几个手脚麻利,勤快的,我再给他们培训培训,最多一个月就能上手了。”

“而且,这辣条制作也不复杂,无非就是切切拌拌,蒸熟了就能卖,一斤辣条能赚五块钱呢。一人一天能赚好几块钱,一个月下来怎么也得赚个一百多块钱。这可是咱们村头一回有这样的赚钱门路,要说能胜任,肯定没问题的。”

村长听着沈月慈的话,也有些心动了,“沈知青,你说得倒简单了,这招工可是个大事情,容我再想想。”

“欸,那您再多想想,明早上我再来。”

沈月慈站起身,轻轻地笑了笑,她知道,这个决定对于村长来说并不容易,毕竟这是关乎到整个村子的大事,但是她也清楚村长不会不同意的,毕竟这种赚钱的机会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第二天一大早,沈月慈如约来到了村长家门前。村长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显然经过了一夜的思考,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沈月慈一眼看出村长的决定,心中暗喜。她知道,村长是个务实的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带领村民致富的机会。

“沈知青,我想好了。”村长开口道,“就按你说的,咱们在村里招工,建个辣条厂。我一定全力支持你。”

沈月慈听后,心中一暖。她知道,这是村长对她的信任,也是对整个村子的期望。她坚定地点点头,表示会尽全力完成这个任务。

招工任务正式在村里开展,沈月慈忙碌的身影在村子里穿梭。她张贴出招工启事,向村民们详细解释制作辣条的流程和待遇。村里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大人们围在一起讨论这个新机会,小孩们也兴奋地传递着这个消息。

在招工现场,沈月慈仔细筛选着每一位报名者,她寻找的是那些手脚麻利、态度认真的村民。村长也站在一旁,为报名者们打气,鼓励他们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