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华夏泱泱几千年,开局请出文坛先师 > 第44章

第44章

先有文,后有字?

这……

这怎么可能嘛?

不仅是宁远的认知观受到冲击,就是正在看直播的华夏人,此刻也被震的七荤八素。

“不应该是先有字再有文的吗?”

“学习了,拿个小本本记下来先。”

“虽然我听不太明白,但是大受震撼!”

“上古时期,字为符号图像,所以称文、或者称书。没毛病啊!”

“楼上的大佬,请亮明你的身份。”

“大佬肯定是某个文道院的教授吧?”

“活捉文道大佬一枚,请受我一拜!跪下.jpg”

京城文道院内。

许镇国喃喃道:先有文、再有字;先有文、再有字……

他仿佛明白过来,扭过头对林震韬和赵文冠道:

“赵老、林老,我想我应该明白字圣先生要表达的意思了。”

“原来是这样,难怪,难关我会卡在这个关口,迟迟不得寸进!”

宁远足足消化了三分钟。

三分钟后,他才怅然道:

“字圣大人高见,晚辈受教。”

“这部《说文解字》,被誉为全人类第一部字典,的确实至名归!”

“不知晚辈可有这份荣幸,能请字圣先生,为后世华夏万民,解惑这部字典上的丰碑之作?”

许慎没有说话。

反而递过手中的《说文解字》,送到宁远的手上。

这就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第一部字典啊!

宁远有些激动,手指触摸到封皮,似乎触摸到历史深处的那段过往。

他定了定心神,翻开第一页: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

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故曰:本立而道生。

这部《说文解字》字典的扉页,赫然写着这么几句话。

虽然是古文,却并不难懂。

宁远通读过去,瞬间便明了其意。

这是说,文字是经史百家的本源根基,也是推行王道的首要条件。

前人凭借文字,可以让历史流诸后世,而后人也可以通过文字,见识到历史上的波澜汹涌。

“文字,不仅是文字。”

“文字,还是华夏文道的基底!”

每翻开一页,那部字典上的字,便会自动演化。

这个字是通过“六书”的哪一种形式造出来的,最早是什么样子,今天是什么样子,曾经经过什么演变,曾经表达过什么意思,全都清清楚楚的呈现在宁远面前。

溯源归本!

通晓大义!

形、音、义这三者仿佛一个稳定的三角,将每一个汉字都牢牢的扎根在大地上。

宁远仿佛重新认识了一遍这些字。

每看一个字,他都似乎前往无尽的遥远虚空,见识到这个字的诞生!

先民们又是如何利用这些字。

历史被时间剥离,却又通过这些文字,慢慢凝结。

如果说,华夏大地的开蒙,是教大家认字。

认识字形、通读字音、了解字义。

那么说文解字所呈现出来的,则是第二次开蒙。

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这就好像张三丰在教张无忌太极拳时所说,

忘记得越快、忘记得越多,就越能接触到本质。

“妙哉!”

“原来这个字,曾是这个样子,居然还表达过三层意思?”

“字形变异,凝练如精!”

宁远求知若渴。

不知疲倦!

华夏大地上,不少人也沉浸其中。

虽然更多的人,并不知道一部字典有什么好翻阅的。

字还是那些字。

意思,还算那些意思。

看一百遍,这些字也无法组成文章,无法拼成诗词。

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不求甚解的人,此刻却欣喜异常。

兴奋!

对,他们很兴奋。

比什么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还要兴奋。

“以前我总觉得,字典不过就是工具书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