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殿!还活着的,自身品级够格参加朝会的官员,都来齐了!
殿内文官与武官分立两旁,站在武官首位的便是董卓,站在文官首位的自然是司马懿。而秦桧自然是立于高他们一级的平台。
袁彬立于董卓身后,而火灵儿,因为是禁军统领并不用参加朝会。
经过几番清洗,殿内的官员大大减少。大概只剩之前的五分之二,但在这个天人境能毁城,陆神境能搬山移岳的世界。普通的官员不是很稀有,缺是只是能镇压一方的强者。
没有让众人等太久,女帝就在魏忠贤的陪同下来到乾殿。
女帝刚落座皇椅,除了秦桧只是弯腰,其他的百官都是跪下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陛下恩典!”
等众人起身后,魏忠贤就开口道:“有本启奏!”
随着魏忠贤的话音落下,一道道奏折被奉上。
奏折的内容基本的都是官员短缺,请求女帝赶快指派官员补充空缺。而且六部之中,就有五部没有尚书。御史台的御史大夫也是空缺,而内阁更是只有司马懿一人。这些权高位重的官职,当然有很多人眼馋。
随着内阁的建立,六部的权力也已经被大大削弱。特别是刑部,几乎已经是摆设了,锦衣卫差不多已经将刑部架空。就连御史台的权利也惨遭腰斩。
御史台本身的权力,就是可大可小的。御史台主要的职权就是监察百官,而这一点却和锦衣卫重叠。而且锦衣卫可以监察御史台,但御史台却不能监察锦衣卫。锦衣卫直属女帝管辖,御史台但还有一个重要的职权。那就是风闻奏事。
简单来说,就是御史台的言官,可以凭借谣言,传闻等渠道,得到的消息来弹劾其他官员。而且就算弹劾错了,也不用负任何责任。就这一点来说,御史台还是挺恶心的,可以乱说话却不用负责。
现在秦桧手中的锦衣卫这个机构,权力太大,根本没有人能监管或者节制。对于一个正常的王朝来说,这样的机构是畸形的,但对于秦桧来说,当然是锦衣卫的权力越大越好。
但长久以往的话,秦桧与女帝就会离心离德,所以对于锦衣卫的安排,秦桧早有设想。
看完百官的奏折后,女帝也知道现在需要大量的官员补充空缺。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国子监的存在,不就是为了储备官员吗。而且除了礼部以外,其他五部,女帝暂时不准备提拔尚书,暂时就由各部的两个侍郎统辖,这样也能达到分权的目的。
收完百官的奏折,女帝先是提拔了各部空缺的侍郎。而后便开始了今天重头戏,今天重点当然是秦桧册封。
虽然秦桧刚被授公爵,但这段时间秦桧又立下诸多功劳。平定两州叛乱,参与凉州的战事,在刚过去的造反风波中,更是出力甚多。而且秦桧与秋雅公主的婚事告吹之事,也不是什么秘密。
百官也在犯嘀咕,以秦桧现在身份,还真不好赏赐什么,要是秦桧有宗族或者后代还好。可封赏其后代或者宗族内的成员,但偏偏秦桧这厮孤家寡人一个。
对于秦桧的这一次的册封,女帝也是苦恼了好久。联姻这条路暂时是行不通了,该怎么封赏秦桧,对女帝来说还真是个问题。
魏忠贤拿起一道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御史李庚,入朝三十余载。劳苦功高,不畏强权。上顺君意,下顺民心。着!今日升任御史台主官,御史大夫,正二品。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被升官的李庚老泪纵横,老言官李庚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接过圣旨的李庚,真的是喜极而泣,当了三十多年的七品御史,今天终于熬到头了。
李庚从七品御史直接升到正二品的御史大夫,那真的是堪比坐飞机。女帝之所以提拔李庚,倒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能力。主要是看中了李庚那股认死理的劲,忠君爱国那一套,深深的刻在李庚心里。而且就现在而言,也就只有李庚这货敢在秦桧犯错误时,跳出来硬怼。
封完李庚,就到董卓了!
魏忠贤在此宣读圣旨:“执金吾董卓,凉州之战,力斩天人。扬大乾军威,赐爵郿侯,一等侯爵。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董卓上前跪接圣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董卓本身就是正二品的执金吾,就官职而言,董卓已经没有太多的晋升空间了。封个侯爵倒不是因为功劳,主要是董卓天人境的身份摆在那里。就现在的大乾而言,每一个天人境都弥足珍贵。
对袁彬的封赏倒是不痛不痒,毕竟袁彬头上还有个秦桧。也没有什么晋升空间可言,袁彬天人境的实力还没有暴露,所以女帝也不可能给袁彬封爵。
将其他人都封赏完了,终于到了秦桧。当魏忠贤拿起最后一道圣旨时,殿内的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听。没有人不好奇女帝会怎么封赏秦桧,毕竟现在的秦桧功劳大,官职高,爵位也高,着实难搞。
没有理会百官的表情,女帝依旧端坐在皇椅上。
魏忠贤缓缓打开,手中的最后一道圣旨:“忠义公秦桧,平定益,交两州叛乱有功。凉州之战,更是紧随孤之左右,其忠心日月可鉴。吴远一案更是功劳甚大。着!耀升爵位忠义王,郡王衔,开府仪同三司。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
秦桧还没来得及接旨,就被新任御史大夫李庚打断。
“陛下不可啊,祖宗有制,异姓不可封王,凡异姓封王者,天下共击之。老臣恳请陛下三思啊。”
乾殿内的官员,只要还活着,基本都是大乾的死忠。不忠的,或是墙头草的,基本都被吴远案牵连进去了。
所以!魏忠贤话音刚落,李庚就站出来反对,其他反应过来的官员。也哗啦哗啦的跪下反对,除了袁彬,司马懿与董卓也跪下反对。毕竟,如果他们俩站着的话,那女帝又不是傻子。
看到百官全都跪下反对,女帝不仅不恼,反而是松了一口气。要是今天没人反对的话,女帝就真的要好好考虑一下,与秦桧的关系了。
毕竟朝堂之上,要是所有人都畏惧秦桧,而不敢反对。那朝堂岂不是成了秦桧的一言之堂,至于还站着的袁彬女帝也不奇怪。要是秦桧连手底下的人都管不好,那他也没有再掌控锦衣卫的必要了。
女帝也苦恼怎么封赏秦桧,所以才搞了这出,就是等着百官反对。
而百官对于秦桧封王无法接受,特别是开府仪同三司这个权限,更是绝对不能接受,要是真落实了。那秦桧就能有独属于他自己的属官了。到时就会出现,女帝臣子的臣子不是女帝的臣子。
大乾立国近万载,开府仪同三司的权限。只有个别亲王有过,但亲王好歹是皇族宗亲,百官还能接受,但秦桧可不是皇族宗亲。
女帝的套路秦桧自然也看得出来,此招其实也并不高明,但也的确无懈可击。
大势所趋,秦桧还不想和女帝闹翻,自然也是跪下反对道:“陛下!臣何德何能胆敢封王,陛下之器重,臣心领。还请陛下收回成命,断不可开异姓封王之路啊。臣死谏!”
秦桧跪下后,袁彬也当即跪下:“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百官见到连秦桧自己都站出来反对了,也松了一口气。要是秦桧硬要接受这个封赏,那么女帝与秦桧就会离心离德了,到时大乾又要动荡不安了。女帝的心思他们怎会不懂,说是给,但不会真的给。
但这一次!连秦桧也猜错了,女帝的心思并非完全如他们所想。开府仪同三司当然是不可能的,郡王嘛女帝是真打算封了。在女帝眼里,郡王爵位,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毕竟只是封秦桧一个郡王的爵位,又不给封地。
但异姓封王意义也非同小可,不单单是违背了祖制这么简单。女帝也是思考良久,才下定决心封秦桧为王,现在的女帝雄心壮志,她想要恢复大乾往日的荣光。自从凉州一战后,女帝与大乾的气运有了清晰的感应。
女帝从中知道了,只要大乾的气运越强盛,自己的修炼的速度就会越快。七日前女帝走着路都能突破,真的是震撼到女帝了。
所以现在的女帝,雄心一天比一天高,而对疆土的渴望更是望眼欲穿。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