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开异姓封王之路,并非不可,在女帝的设想中。今后的大乾领土会不断的扩张,大国之间的博弈中,臣子的忠诚极为重要。
所以封秦桧为王,也算是给底下的臣子们,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了。再者就是,现在的秦桧的确不好赏赐,实际的赏赐女帝也给不起,所以虽然封秦桧为王有利有弊,但却不用付出一些实际的东西。
秦桧就算封王也不会有封地,这样一来秦桧也只是顶了王爷的爵位而已。
看着下方全部反对的官员,早有打算的女帝开口了:“诸位爱卿所言,本宫自然知晓,但忠义公秦桧屡建奇功,若无赏赐我大乾威严何在?若是日后那位爱卿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本宫却不能给予相应的封赏,到了那时,本宫心难安啊。”
女帝的这番话极有水准,下面跪着的百官,绝大多数都被女帝说动了。不给百官反应的机会女帝继续说道:“本宫也知道众卿的忠心,这样吧,耀升忠义公为郡王。开府仪同三司暂且押后,众卿以为如何?”
女帝的这番话后,大多数官员也都默认了。因为现在秦桧封王是对他们有利的,女帝可是立下诺言了,在场之人今后皆可封王。而秦桧封王也算是为他们起一个头了,大多数官员谁不想搏一个王爵荫及子孙。
但有一人却不这么想,那就李庚。这个老头固执认死理。
李庚再次进言:“陛下!祖制不可违啊,陛下大开异姓封王之路不妥啊。臣恳请陛下三思,望陛下收回成命。臣!死谏!”
大殿内回荡着李庚慷慨激昂的声音,但这一次却只有寥寥几人附和。其他人包括秦桧都默不作声,纷纷当起了吃瓜群众。
对于这个倔强的老臣,女帝有些棘手的同时也感到欣慰。李庚的表现也从侧面证明了他的忠诚,今后的大乾就是需要这种,能言敢言的谏臣!
这种情况也在女帝的预想之中,女帝反问李庚:“那爱卿以为,本宫该如何封赏忠义公?”
被女帝反问,李庚也是一时语塞。跪着的李庚大脑在疯狂的思考,可不管他如何思考,都找不得该如何解决的方法。
想不到办法的李庚,索性耍起了无赖:“陛下!臣以为,身为臣子,为了社稷所付出,皆乃臣子之本分。臣子之功劳皆为应当,既然这一切都是臣子的分内之事。那么陛下赏与不赏皆是君恩。”
李庚的这番话,直接得罪了一票大臣。虽然李庚只是以此为由,来断绝异姓封王之路。但他的话确实有些过分了,他的一番话,直接将功劳说成了本分。平白无故的就把别人的功劳抹杀了,断人前路如杀人父母,李庚只是一番话,就让绝大多数官员对他感到不爽,也是个人才。
女帝自然不会听李庚的,理虽然是这么个理。但要真这样干的话,那大乾就会失去活力,官员不思进取没有动力。
虽然不赞同李庚的话,但女帝自己还真不好反驳,反驳了李庚,不就是在反驳自己吗?
但也不用女帝开口,就有官员对李庚群起而攻。
“李大夫!此言不妥,若是朝堂之上,赏罚不明何以服众?”
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以李大夫所言,那么在武威城战死的定西候独孤尽将军,何以自处?定西候为国捐躯,难道只是一句分内之事,就能抹去他的功劳吗?”
李庚也是不服输的反驳:“为将者,保家卫国,为国捐躯,难道不是本分吗?”
李庚的这番反驳,那是彻底激怒了武官一方。身为军方的大佬,董卓自然站出怒怼:“我辈将士征战于沙场,保家卫国的确是本分。但李大夫一句话,就把我等用鲜血换来的功勋抹去,真是让人心寒。”
怼完李庚后,董卓直接对女帝说道:“臣董卓!弹劾李庚,妖言惑众,图谋不轨。欲断大乾百官将士之志,欲使百官与陛下离心离德。臣恳请陛下,严惩李庚以儆效尤。”
董卓一带头,其他的官员也纷纷弹劾李庚。而秦桧依旧闭目不言。
看到自己居然犯了众怒,李庚也有些不知所措。但他依旧不服软:“陛下!老臣字字忠心,日月可鉴,老臣恳请陛下明鉴啊!”
见局势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女帝知道该自己出手了。
女帝的语气充满威严:“李大夫的忠心,本宫深感欣慰。既然李大夫反对,那秦桧封王之事暂且作罢。”
女帝话音落下后,百官露出了疑惑的神色。而李庚则是露出了微笑,高喊道:“陛下圣明!圣明啊!”
其他百官虽然不甘,但也只能附和,只是他们有些疑惑,女帝怎么话风突然一转不封秦桧了呢?
今天的百官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上一下的。
等下方众人再次没了声响,女帝再次口出惊人:“既然秦桧封王之事暂且作罢,那本宫也不能寒了诸位的心。本宫决定!册封秦桧为圣夫,今日起入主后宫协同朝政。”
“???”
册封秦桧为圣夫?百官还没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时。女帝后面的一句入主后宫,百官们就明白了。
明白了圣夫是什么意思的百官,一个个被震惊的哑口无言。就连秦桧自己也是万万没想到,女帝会说出这样的话。
待众臣反应过来,几乎都没有犹豫,纷纷开始反对:“陛下!不可啊!万万不可啊!”
开玩笑,册封秦桧为圣夫,那不就相当于皇后吗!这怎么能行,这个结果是百官不能接受的,绝对不可能接受。
如果秦桧只是封王,到了日后最多就是麻烦些。但要是秦桧入主后宫,以秦桧的权势,朝夕间改朝换代也不无可能。这种隐患在场的众人是绝不能接受的,在场的人除了个别哪个不是忠于大乾的。
李庚更是扯着嗓子大喊:“陛下不可啊!臣死谏!陛下万万不可啊!”
“臣等!死谏!望陛下收回成命!”
秦桧倒是看得明白,这次女帝真的只是说说而已了。看透了的秦桧也出来反对:“陛下隆恩!臣惶恐,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看着局势尽在掌握,女帝语气有些怒道:“这也不行,那也不准。你们要本宫如何?”
“这!”
百官沉默了一会,也都反应了过来。都是聪明人自然猜到了女帝的打算,不约而同的,众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了李庚身上。
不理会呆滞的李庚,其他官员在司马懿与董卓的率领下说道:“陛下!臣等以为,忠义公耀升郡王,此举合情合理,臣等没有异议。恳请陛下恩准!”
在场的官员都表示同意秦桧封王,只有李庚久久不语。
李庚的内心也很纠结,秦桧封王不行,册封为圣夫更不行。难以抉择的李庚面露苦笑,两害取轻,李庚也知道自己该怎么说了。
“陛下!老臣.....附议.....”
现在李庚的表情,就像斗败的公鸡焉掉的菜叶。
见大局已定,女帝下达了最后的封赏:“忠义公秦桧,功勋卓著。着!耀升为忠义王,郡王爵。赏布千匹,黄金十万两。”
女帝说完后,魏忠贤就端着一个托盘来到秦桧面前。托盘内有蟒袍一件,金牌一枚。
秦桧跪下双手接过魏忠贤手里的托盘:“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后面还有四道圣旨,两道是给林平之与岳不群的。一道是给已死的独孤尽的,最后一道是给独孤云的。
要送到凉州的圣旨,已经有天使快马加鞭前去。
今天的朝会结束后,大乾注定要发生大地震。大乾立国以来的第一位异姓王诞生了,这一则消息快速的传遍大江南北。
听到这则消息,最震惊莫过于还在京城的内的诸多王爷。
不理会外面的喧嚣,下朝后的秦桧,早早的就来到锦衣卫。坐在指挥使的位置上,秦桧换上了女帝刚赐下的蟒袍。
女帝赐给秦桧的蟒袍,与其他的蟒袍不同。一般王爷的蟒袍,都是紫色的。
而秦桧的蟒袍,则是纯黑色,上面绣着九条四爪蟒龙。而蟒龙却又是金丝所绣,黑色与金色皆是尊贵的颜色,两者结合在一起,更是贵上加贵了。
这件华丽的蟒袍,将秦桧的气质衬托的威仪无比。而秦桧的腰间挂着的则是刻有“忠义王”的金牌。
但秦桧的注意力都不在这些上面,秦桧的心神早已在和系统扯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