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大明:我崇祯撒豆成兵 > 第15章 老朱:不可能,绝不可能!

第15章 老朱:不可能,绝不可能!

“让百姓多交税?”老朱继续问道。

朱由检微微一笑,他明白老朱的意思。

在老朱看来,那些朝中的文臣们总是提出削减开支的建议,却很少有人能够提出有效的开源之策。

能提出的不外乎就是开荒土地,给百姓加税。

毕竟,老朱定下的赋税并不高。

“太祖,开源并非只是增加税收那么简单。也并非只是解决供养宗室这个问题,对于国朝也有极大的好处。”

老朱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开源不能是简单的加赋税这么简单,虽然很多的

但是国朝刚立,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但很多大事也要做,营建应天城,疏通河道,训练军队,防备北元,救灾等等。

需要用银子的地方太多了。

就说这次给了朱由检这么多的粮食和银子,都要让这个时候的洪武朝伤筋动骨,要将几个大项目的延后了。

老朱甚至能够想到,等到明天,那些个朝臣就该有人上奏规劝他了。

“呵呵,太祖,你觉得如今的大明大不大,是不是富有天下?物产极丰,天下繁华尽在华夏?”

朱由检微微一笑,话语中带着一丝自信与豪迈,仿佛他已经看到了大明繁华盛世的景象。

老朱听了他的话,眼中也闪过了一丝期待和向往。

“自然如此,咱的大明,乃是天下之中,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老朱肯定地说道,对于自己的国家,他有着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那太祖觉得,这天下间,可还有比大明更富有,更繁华的地方?”朱由检继续问道。

老朱微微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有想过。

在他的认知中,大明已经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了,哪里还有比大明更富有的地方?

“先生此言何意?难道这天下间,还有比大明更富有的地方?”老朱疑惑地问道。

“自然是有的。”朱由检肯定地说道,“太祖可知,这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就在我们大明的东南方向,穿越大海,有一片广袤的土地,那里物产丰富,金银珠宝无数。而现在处地方,却并没有国家,只要一支军队,就能将那里征服!”

“哦?竟有此事?”老朱来了兴趣,但本能的还是有些不信,毕竟若真有如此地方,那么怎么可能无人占领呢。

“呵呵,自然。世界之大,包罗万有,大明之外,尚且还有更加广大的地方。”

朱由检微微一笑,话锋一转,转到了大明邻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来往,被当时汉帝封为汉倭奴国的小日子。

“就比如倭国,太祖对于此等小国,不知有何看法?”

老朱微微一愣,他没想到朱由检会突然提到倭国。

对于这个小国,老朱自然是不放在眼里的。

“不过是东海之上的一个撮尔小国,弹丸之地,据说民不聊生,百姓衣不蔽体,形如野兽,没有教化,乃是不毛之地。”

老朱语气中透露出对倭国的不屑一顾。

在他看来,倭国与大明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不值一提。

朱由检听了老朱的话,微微一笑,他知道老朱对于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意识到这个小国未来可能给大明带来的威胁。

更加想不到,这个弹丸小国当中,拥有着如何海量的金银财富。

开源,财政开源,在朱由检的第一步计划当中,就是在倭国当中开源,征服倭国,让倭国成为大明的一个布政使司。

同时,也将倭国的财富源源不断的输送回大明。

“太祖所言极是,现在的倭国确实贫弱不堪,但是他们的狼子野心却不可小觑。在未来会侵扰我大明疆域,更是在嘉靖年间做下了八十倭寇攻应天这等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朱由检严肃地说道。

他这番话,可不是在危言耸听。

要知道,历史上的倭寇可是给大明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虽然其中有很多原因是因为大明自己内部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倭寇的侵扰也确实让大明头疼不已。

老朱听了朱由检的话,陷入了沉思。

若是换个人来跟他说这些,他根本不可能相信,但是眼前之人能够穿越时空,并且知道大明未来,那么他所说的一定是真的。

八十个人就能攻应天,当然肯定不可能打下应天,但是也足以说明大明的未来军纪会废弛到何等地步。

军队的战斗力会衰弱到何等地步!

“若是如此,那么便要加强沿海防御,以抵御倭寇。”老朱说道。

在传统思想当中,倭国根本没有征伐的价值。

老朱自然不可能为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兴大军跨海征讨倭国。毕竟,大明现在的主要敌人还是北元。

而这个倭国,太过贫瘠,又和大明相隔重洋。跨海作战的难度太大,并且还有蒙元的前车之鉴,因此老朱也是顾虑重重。

“呵呵,太祖此言差异。我们一开始讲的是如何开源,而这倭国就是开源的第一步!若是我告诉太祖,在这个倭国当中,有着一座几乎取之不尽的银山,每年就能产出相当于大明四百年的白银产出,并且能够连续出产数百年!”

说到这里,朱由检目光一凝,看向老朱:“太祖以为如何?”

此时,在洪武十五年,大明一年的银课也才两三万两。

而倭国的石见银山,在未来发现后,每年能产白银八百万两。

更别说,在倭国还有丰富的金矿。

在美洲的黄金被发现之前,倭国一直都是世界的白银中心。

老朱听了朱由检的话,不禁瞪大了眼睛,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从未听说过倭国竟然有这样一座银山,每年产出的白银竟然相当于大明四百年的总和,而且还能连续产出数百年!

“此言当真?不可能,绝不可能!咱不相信,这世上还有这等地方!”老朱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若果真如此,那么他还发行什么宝钞,哪里还用为银子发愁。

大明当中许许多多的事情,都能够得到解决!

但,这是真的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