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人之常情!
或者说应该叫做认知局限,单论聪明程度,朱由检前世就算是本科生,但是也绝对比不过杨士奇这种名留青史的大牛人的。
现在完全就是靠着超越时代的认知,来碾压对方的。
朱由检自然看出了杨士奇的疑惑和不信任,但他并没有解释,只是淡淡一笑。
有些事情,说再多也没有用,只有真正看到了结果,才会相信。
“杨大人,你回去告诉太子,让他安心养病,朕很快就会班师回朝,以后就不让他那么劳累了。”朱棣沉声说道。
他虽然也不知道朱由检的底气从哪里来,但他选择相信朱由检。
因为朱由检的神奇他是见识过的,所以,他选择的无条件相信朱由检。
杨士奇见朱棣如此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躬身应诺,退出了大帐。
“呵呵,我知道你想问什么。就在大明的东边,经过三天便能够到达倭国,在倭国的这里,岛根县,靠近大海的地方,有一座名为石见的大山。在这山当中,有一座巨大的银矿,每年可产白银八百万两!”朱由检说道。
听到这里,朱棣的瞳孔不禁一缩,呼吸都急促了起来,露出震惊的神色。
他知道,朱由检既然这么说了,那就肯定不会有假。
但是,他实在无法想象,一个银矿竟然能够年产八百万两白银!
要知道,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几百万两银子而已。
如果有了这座银矿,那大明岂不是真的不用再为银子发愁了?
那他想要干的事情,就都能够办成了?
但这世界上真的大有这样一个银矿吗?
那倭奴国不就是个弹丸之地,穷乡僻壤,国民还衣不蔽体,穷的不能再穷。
在他看来,那里是一点都没有征伐的价值。
这样一个地方怎么会这么一座银矿!
朱棣的震惊持续了片刻,然后他渐渐回过神来,目光变得深邃而明亮。
他深深地看着朱由检,仿佛想要将这个神秘莫测的军师看透。
“先生,你所说的这座银矿,是否可靠?”朱棣沉声问道。
朱由检微微一笑,说道:“成祖,我既然敢这么说,自然是有十足的把握。这座银矿的产量之丰富,足以支撑起大明的财政需求。
甚至,除了这倭奴国,远跨重洋,还能到达另一片大小不能逊色于我大明的大陆,那里同样金银无数,但偏偏没有强大的国度,只要能够跨越大海,便能够轻易征服。”
朱棣闻言,心中不禁一阵激动。
听到朱由检的描述,朱棣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向他招手。
他从未想过,除了大明这片土地之外,还有如此广阔的世界等待着他们去征服。
并且朱棣还想到,征服倭国之后,就能将一部分宗室分封过去,比如他的二子,去倭国组建一个小朝廷,当个皇帝也未尝不可。
“那先生,我们该如何跨越大海,征服那片倭国呢?毕竟,蒙元时候两次征伐倭国,都遭遇了神风,致使惨败!”
朱棣很快就想到了蒙元征讨倭国时遭遇的困境,不禁皱起了眉头。
他担心大明也会重蹈覆辙,毕竟跨海作战并非易事,更何况还要面对神秘莫测的“神风”。
古人都对这种神而明之的东西比较迷信,更别说朱棣在靖难最危险的时候,就是一股神风帮助他扭转乾坤的。
因此,对于征伐倭国,对于那传说当中‘神风’就更加的在意了。
朱由检看出了朱棣的担忧,微微一笑道:
“成祖,您放心,所谓的神风,其实不过是海上的台风而已。只要我们掌握了台风的规律,选择合适的时间出征,就能够避免台风的影响。”
朱棣闻言,顿时心中一块大石头就落地了。
虽然,他听不懂什么叫台风,但是不影响他对于白银的渴望。
“好,既然如此,那等此次战争结束,朕就筹备征伐倭国事宜!”
~~~~~~
却说这个时候,已经回到各自军中的朱高煦和朱高燧聚到了一起。
“二哥,老头子是不是知道什么了?”朱高燧神色有些紧张地问道。
他回想起在大帐中朱棣锐利的目光和威严的语气,心中不禁有些打鼓。
朱高煦沉着脸,眼中闪烁着阴鸷的光芒。
他思索了片刻,才缓缓开口道:“这还用问,老头子肯定是知道了。”
朱高燧闻言,心中一惊,脸色顿时变得苍白起来。他颤抖着声音问道:“那,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当然是将卖了马哈木啊!”
朱高燧一听朱高煦的话,脸色更加苍白了。
他有些结巴地问道:“二、二哥,你是说我们要把马哈木卖掉?可是,这样做的话,我们之前的谋划不就全都白费了吗?”
“哼,都现在这个时候,难道你还想真的谋反不成。老头子既然已经知道了,那么肯定早有防范,就算是联合马哈木,我们也成不了事的。”
朱高煦虽勇,但实际到了抉择的时候,却容易首鼠两端。
否则,在未来他就不会刚刚骑兵谋反,还没有和朱瞻基交战,就自己投降了。
所以,在见到朱棣生龙活虎的时候。
朱高煦心里头就已经彻底怂了。
朱高燧听到朱高煦这么说,心中虽然不甘,但也知道朱高煦说的是实话。
他们现在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按照朱高煦说的去做。
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商量完毕后,便决定按照计划行动,将马哈木的行踪泄露给朱棣。
然而,他们心中都清楚,马哈木此人狡猾异常,想要真正将他擒杀并非易事。
朱棣几次北征,都未能将马哈木彻底消灭,每次都让他逃脱了。
如今,虽然他们将马哈木的行踪泄露出去,但也不能保证朱棣就一定能够抓住马哈木。
更何况,现在的天气随时都有可能下雪。一旦下雪,明军和马哈木的攻守形势就会瞬间逆转。
明军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战斗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马哈木的蒙古骑兵则擅长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作战,他们可以利用天气优势,对明军发动猛烈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