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庄回去的第二天,宋言知就主动去了摄政王府,宋云渺非常满意二哥的机极,于是在书房,宋云渺给宋言知长达一整天的培训开始了。
在山庄的时候,已经告诉了宋言知如何去选择土地了,重点是在哪里。
所以现在,她就把步骤简化成五个:
1、育苗
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撒一层稻壳灰,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后面配了一个宋云渺自己的画的卡通图,是一块四方的田地,有个小人在撒种子,后面小人就天天蹲在田埂上看着水田里面的种子一天天的长大,直到长成了约八公分的高度。宋言知可太喜欢这个配图了!
2、插秧
将秧苗仔细的插稻田中,间隔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农人会根据自己的感知去丢下间距,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例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后面配图:一个小人在插秧,秧苗排序非常的整齐,间隔也非常的有顺序,接着一个是下雨了,小人看着被打死的秧苗哭泣。
3、除草除虫
秧苗成长的时候,得时时照顾,并拔除杂草、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如福寿螺)。配图:一个小人,带着草帽,在太阳底下拔草,第二幅是小人手里抓了个虫子,在掐着腰得意的笑。
4、施肥
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蘗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健壮的成长,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配图:小人挖了个大坑,把腐烂的树叶,和农家的自然肥料一起搅拌,鼻子上捂着一个布条用来防臭,第二幅是小人挑着做好的肥料给稻苗施肥。
5、灌排水
水稻比较依赖这个程序,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分灌溉。配图:一个小人把水放进了插秧后的稻田里面,用尺子在测量水位,后面就是小人在水稻即将开花的时候,给稻田补充了水分。
学习了基础后,宋言知悄悄的把所有的画都偷偷藏在了自己袖子里面了,他自认为人不知鬼不觉的,其实都被宋云渺看在眼里了,拿个小画本来就是方便哥哥记忆,画给他的。
宋云渺又把农民是如何自己制造肥料的和宋言知说了一下:
一、绿肥法:利用绿色农作物来制作沤肥。他们会选择一些容易生长、发芽快的绿色植物,如豆类、苜蓿和黄豆等,并在收割时将其直接掩埋在土地中。这样,这些植物会在土壤中分解并为作物提供养分。此外,绿肥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地的肥力和保水性。
二、动物粪便法:利用动物粪便来制作沤肥。会收集牲畜(如牛、马、羊等)的粪便,将其堆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经过一段时间后,粪便会发酵变成肥料。在堆积粪便的过程中,会不断地翻动和覆盖,以加速发酵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后,粪便中的有机质分解并转化为可供作物吸收的养分,这样就产生了高质量的沤肥。
三、积肥法:会在田地周围堆积一些有机物,如树叶、植物秸秆以及收割庄稼时剩余的根茎等。这样的堆积被称为"积肥",通过积肥的方式,可以使这些有机物在沤肥的过程中逐渐分解,并形成优质的有机肥料。会定期翻动堆积物,以确保其充分腐烂和发酵。
宋言知详细的做了笔记!开心的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