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带着地府系统发家致富 > 第136章 黄金头面

第136章 黄金头面

郑有爹不相信自己年纪轻轻的儿子就这么没了,在梦中差点晕厥过去,还是郑有好生安慰,人死不能复生,爹和娘趁着年轻再生一个。

气的郑有爹差点没脱鞋打他,这个不着四六的,都这个时候还说这些没边的话。

时间快到了,郑有郑重其事地给他爹磕了几个头,希望他们日后都要好好的,让他爹慢慢告诉他娘这个消息,不要直接说,怕他娘受不住,最好再搬个家,离开这个县。

郑有爹拉着自己儿子的手不想放开,这是自己辛辛苦苦培养了二十年的儿子啊,从他那么小的时候就抱在怀里的儿子,就这么没了,他心里难受啊。

郑有也不舍他爹娘,可是,可是他真的已经死了。

这次上岸后,商队就此换了陆路,如此到京只比原计划多了两天,没什么影响。

越靠近盛京城,空间里的王老头越焦虑,他想出来但是又不想出来,每日里十分纠结。

其实钱多多非要进京的原因还有这一个,就是她感觉王老头很值钱,一定是很多很多积分,眼下她的积分马上到了0,急需一大笔积分填充自己的系统,秉承着死道友不死贫道,钱多多就带着王老头进京了。

到了盛京城门口,钱多多望着那高大巍峨的城门,感叹一声:好庄严啊。

城门外边又有两位牵着马的人见到商队到了便牵着马走过来,这两人正是之前商队悄悄离开去打探消息的人,如今两人在城门口与大部队会合。

听完他们打听来的消息,商队头头点点点头,朝着队伍尾部这里过来,站到钱多多他们的驴车面前,“如今到了目的地,我们也该分开了,山高水长,日后有缘再见。”

林大海和钱老大朝着商队头头拱手,表达完感谢之情,还想掏银子,毕竟借了人家的势,安安全全到了盛京城。

那商队头头推拒:“你们给过报酬了,就是那个消息。”

林大海一听就明白了,他知道香菇干的利润大,便没再坚持。

分别后,一行人把路引给守门的官差查看之后,进了城。

东盛最繁华之地,一进城就迷了眼,街道干净整齐,还通铺了石板,商贩站在自家摊位后边叫卖着,路上的百姓穿着的布料都比他们那里好了不少。

“爹,舅舅,大哥,好多人呀,”钱多多感叹,看着只是最普通的一天,这个人流都快要赶得上他们那里大集时候的人数了。

“是呀,”都是第一次进京,看花了眼。

“兄弟,请问燕尾胡同怎么走?”林大海拦住一名路人,问道。

先前张真林他们租住的院子在胡家胡同,钱文昌置的小宅子在燕尾胡同。

“燕尾胡同?,没听说过,你问问别人,”那路人说自己不知。

“哦,谢谢兄弟。”

“请问...”

“请问...”

一连问了三个人,才打听到燕尾胡同在哪,看来确实不太好找。

七拐八拐,一行人终于到了这个燕尾胡同。

找到信里写的原木色门,钱老大上前敲门。

这个时间只有明泽在家,他听见有人敲门,隔着老远就回答:“谁呀。”

听见回应的声音有点远,钱老大提高嗓门:“请问这里是钱文昌家吗?我是他大哥。”

大人交代过,近期可能会有家人上门,明泽快走两步,打开家门:“是,这里是,请进。”

“你是明泽?”钱老大记得读信的时候听着老四买了一个小童叫明泽。

“是我,您是大人的大哥吧,大爷请进。”

大爷,大爷,听着这个称呼怪别扭的。

进了门,钱多多下了板车打量这个小院子,确实挺小的,还没家里的老宅子大。

“大人他还没下值,二位公子也没放学,您几位还请稍等,吃过饭没,我去做饭。”

林大海摆摆手,“不用,路上吃过了,眼下肚子里还都饱着。”

“那我去烧点水,给各位洗漱下。”

“麻烦你了。”

“应该的。”

钱多多盯着这个小哥哥,长得真好看。

明泽也看到了这个小女娃,她直勾勾的眼神看的自己怪不自在的。

林大海把板车从驴身上卸下来,把驴牵到角落绑起来,给它填了些草料和水,让驴休息去了。

几人也不乱走,就在院子里阴凉处待着。

明泽让他们进屋他们也不进去,说身上脏,等天黑了洗洗之后再进去。

没办法,他只能从屋里搬出来张躺椅,还有几个圈椅让他们休息。

过了约莫一个半时辰,钱文昌拎着一把菜回来了,“明泽,你买菜没,我看这菜叶新鲜...,大哥?多多啊,你们到了?”

他跨过门槛看见院子里的几个人,语调瞬间变了。

听见有人说话,院子里半睡半醒的几个人坐起身来,一看是钱文昌,都精神起来。

“老四啊”“四叔”“小叔 ”几个不同的声音。

“什么时候到的,路上还顺利吗?怎么不进屋,明泽,明泽。”

“下午到的,觉得身上脏,想洗洗再进屋。”

“不脏,走,进屋。”

“大人,”明泽从灶房里出来,手上还沾着面粉。

“别做了,去买点吃的,多买点,肉也多买点。”

“哦哦,我这就去。”

“不用麻烦了,随便吃点就行,”林大海喊住明泽,不用额外花费什么。

“林大哥,没事,本来就得多买点,还有永安和永康也得多补补。”

明泽还是出了门。

六月的天气,屋子里反而热,钱文昌没强拉着他们进去,干脆大家都在院子里坐。

正说着近况,小二和小三回来了。

进门看见大伯和大哥、妹妹和林家伯伯,两个人也很是高兴,放下书箱就朝妹妹奔去,想抱抱妹妹。

这么热情钱多多可受不住,一直往后躲。

“二哥,三哥,够了,够了,抱太紧了,”喘气有点费劲。

这种时候两人才露出自己的孩子气,接着转向自己大哥报了一下。

“什么时候到的?路上顺利吗?”

又是同样的问话,看的三个大人都笑了。

小二和小三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但是,笑,总不是坏事。

一家人用完晚饭后,钱老大从身上掏出那六千两银票说:“去年买蘑菇挣了不少,一家分了3200两,先前给你寄了五千两,是你那3500两和爹娘借你的1000两,这里是三个哥哥每家借给你的2000两,会用你今年的分红抵账,你先用着。”

钱文昌觉得愧疚,家里的蘑菇生意自己根本没参与,却能拿分红,先前那几千两置了这个宅子算是迫不得已用了,这次的银子不能拿。

“之前的银子因为要买这宅子用了,往后我会用我的俸禄还,这些我不能拿。”

“拿着吧,这最开始是家里出钱盖的蘑菇作坊,后边的银子都是那蘑菇作坊挣出来的,都是公中的,就有你的份。”

“可是我什么也没做,也没帮忙,这银子我不能拿。”

“都是兄弟怎么不能,家里的该有你一份,你一直在读书,每年少的那些地税都有不少银子,如今当了官,也是让我们家光耀门楣,往后一家子还指望你呢,”这个钱老大认知得很清楚,自己家就是农户,平头老百姓走不远的,士农工商,有当官的才能庇护全家。

“拿着吧,小叔,这是你应该的。”

“拿着吧小叔,这是借,要还的。”

“拿着吧,要成亲了,花银子的地方多着呢,”这是林大海。

全都在劝他拿着,钱文昌内心感动极了,这就是他的家人,他发誓要护好的家人,“那我就先拿着了,这是借的,往后肯定会还给哥哥们的。”

“爹娘年纪大了,老二还要顾着家里生意,所以这次我和你林伯伯来了,你不要怪爹娘,”说到这,钱老大把他来的原因说明白了,爹娘不来不是不重视他,是路途太远。

“大哥,我明白的。”

皆大欢喜,钱多多笑着问他:“小叔,小婶婶是什么样的人,美不美?”

提及婚事,钱文昌脸红了红,他脸皮也薄,第一次成婚,说起来还挺不好意思的,“回头让你见见,你就知道小婶婶好看不好看了。”

“哦哦哦,见小婶婶了,见小婶婶喽,小叔我什么时候能见小婶婶?”钱多多撒欢。

说起见姑娘家,钱老大问钱文昌:“这京里成亲规矩有啥不一样的吗,我也不懂,需要我做些什么?”

谈到正事,钱文昌说:“八字已经合过,该上门提亲了,提亲要带着长辈,正等着你们来呢。”

“没耽误吧,要带点什么去提亲,你别委屈人家姑娘,该买的咱都买上。”

“没耽误,这会正好,回头我去准备聘礼。”

“那就好,那就好,是哪家的姑娘?”

都说长嫂如母,如今钱老大完全进入父母长辈的角色,该问的都要过问,不知道他事先想过多少次了。

“大哥你不用急,日子还多着呢,咱们慢慢来。”

“对对对,不能急,不能急。”

......

明泽给他们烧了洗澡水,几人痛痛快快洗了澡,安心地睡了一整晚,这种安心是到了家的那种全身心的放松。

第二天,几人起床之后看见钱文昌还有小二小三都在家,问他们不忙吗。

原来三人都各自请了假,想先陪家人一天,带着他们去京中逛逛。

吃饱睡好几人的精神十分好,听说要出门逛街钱多多更是开心得一蹦三尺高。

只有她最小,还是女娃,全家都宠溺地看着她撒欢。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上了街。

一路买买吃吃看看,钱多多和几个哥哥手中拿满了吃食,盛京城就是好呀,连吃的花样都这么多,衣服的样式也好看。

给几个孩子一人买了两身衣服花了八两银子,老大心中暗暗感慨,盛京就是贵啊,就连衣服价钱也是家里的好几倍。

临近午饭,众人找了个饭馆吃饭,下午去了戏楼,回家前说要再去买点零嘴放在家里吃。

进了干货铺子,小童看见有女娃,穿着也不差,上来就推荐他们的干香菇片,说是京里小姐最喜欢吃的零嘴。

钱家人看见那香菇片眼神都亮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自家产的。

问过价格之后,更是呆住,一两银子一包,一两银子一包啊。

几人想问问产地,那小童说是从北边过来的,具体哪里不知道。

“要不要买包尝尝味道?”兴许不是自己家产的,别人家也有卖这个的呢。

小童见几人犹豫也不催促,这香菇干价格贵,提成高,卖出去一包顶卖好几包别的。

钱老大咬咬牙,买了一包,想看看这一两银子的香菇干是神是鬼。

小童笑盈盈地给他们包了一包,“呈惠一两银子,您还要看看别的不?”

付过银子走出店铺,钱多多迫不及待得拆包油纸包,想尝尝到底是什么味。

结果跟自家的香料味一模一样,或者说这根本就是自己家产的。

天爷,自己家卖八百文一斤,这个竟然是一两一包,这一包有没有半斤?

钱文昌看其他几人神色不对,问他们怎么了。

钱多多哭丧着脸说:“这是咱家产的香菇干,卖八百文一斤,这里还不够半斤,卖一两银子,赔大了。”

原来是这样,“人家这么远运过来,废了多大力气?贵些是应该的,而且这铺子租金贵着呢。”

买过宅子的钱文昌知道盛京城的地价有多贵,这铺子这么小一间,少了大几千两根本下不来。

被安慰到的几人心里平衡了些,是呀,这么远,香菇干又不好保存,稍微不注意就受潮,这里还是盛京城,贵些是应该的。

欢乐度过这一天,带着大包小包的一行人回了家。

这次出门钱文昌置办了不少东西当做聘礼,其中就有银楼里买的首饰。

说起首饰,几个大老爷们都是直男审美,全靠在场的唯一女性钱多多帮着掌眼。

她精挑细选了一套金头面,虽然不重,但是花样十分漂亮,做的还显大,足足花了两千五百两银子。

其他人虽然不赞成,但是钱多多振振有词,女孩子都喜欢漂亮的,而且这是金,不想戴了还能融了重新做,不亏。

逗得老板娘娇笑连连,说她小小年纪有审美还有头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