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锦鲤祝我变球王 > 第29章 再遇恩师

第29章 再遇恩师

早春二月,家乡盐城还飘着皑皑的白雪,昆明的气温已经到了20度以上。

参加本次集训的50名小球员,绝大多数是沈大福指导在前两个月观看全国足球锦标赛时选拔的。

队员们来自全国各地,以上海,山东,湖北,北京球员为主,里面有我之前在上海队的四位队友。除了我之外,还有三位来自海外的球员。

本次集训,基本上没有来自恒大俱乐部的球员,据说是沈指导不欣赏他们青训以赛代练的做法,觉得他们的体能和基本功与自己的要求有差距。

集训第一天,沈大福指导把全体球员召集到足球场上,做开训前的讲话。

“虽然你们都是全国这个年龄段最顶尖的球员,但大家的路还很长。

你们也知道,这几年我们国家的足球成绩非常不好,各级国家梯队在外面败多胜少。

国家召集你们到这里来,就是要彻底的扭转这个局面,打造我们中国最强的青年禁卫军,为国家添光彩。

从现在开始,我不管你们来自哪里,原来怎么样?到了昆明海埂,你们就是一个新兵,所有的从零开始。

我之前看了你们的比赛,你们的基本功还是太薄弱,体能也不是太好,有的队员上半时就开始抽筋。

集训的第一阶段,我们以体能训练为主,体能是一切比赛的基础。这不仅是锻炼体能,也是锻炼你们的意志品质,凡是跟不上的可以退出。”

中国传统教练很多是田径出身,历来强调体能训练。以前参加中国职业联赛的队员,必须通过12分钟跑测试,才能获得比赛资格。

当时的十多分钟,运动员要达到3100米才能合格。而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成绩是李铁创造的3600米。

其实强调体能并没有错。国外优秀运动员甚至可以跑到3800米以上。

……

三百里滇池奔腾而来,激荡的浪花,吹响了这群少年逐梦2024年奥运会的号角。

重生前,也是在2017年2月,我被沈大福教练从江苏队选拔到国家青年队。在他精心的培养下,我一步步的打上了主力的位置。

有人质疑沈大福指导是一个失败的教练,但他的经验履历,他的技术,他的细节,都让我甘之如饴,一直是我心目中无比重要的恩师。

他曾经带领一穷二白的1981年龄段国青队,打进了阿根廷世青赛,并成功晋级16强。他率领的国青队被誉为那届赛事冠军,阿根廷遇到的最强对手。并培养出了曲波、杜威等一大批优秀的球员。

沈指导作为国家队中方教练组组长辅佐米卢率队打进2002年韩日世界杯,被米卢称作自己的“左膀右臂”,这也是我们国家队唯一一次世界杯的经历。

他先后执教北京国安、广州医药、上海申花,有丰富的中国顶级联赛职业队执教经验。

2024希望之星们是幸运的。年近60岁的老帅,能够全心全意不厌其烦立志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们磨练体能,打好基本功。

站在海埂基地的场地里,看见被紫外线照射成紫色面庞的沈大福,向所有渴望进步的少年们说:

“只要你们相信我,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你们一定会变得更加强大,一定会实现自己的足球梦。”

然后,随着他一声令下,16岁的少年们在场上的呐喊与滇池的涛声一起奏响了梦想的交响乐。

首先开始的是通过每天2万米跑解决体能、耐力和毅力问题。因为蒙太古杯期间,有的球员上场15分钟就抽筋,体能基础可见一斑。

现代足球,如果没有充沛的体能做保证,再好的技术也白费。

沈大福认为,过去的“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只要正确理解,没有什么错。

只有在保证最基本的体能前提下,才能讲究“科学训练”。如果连最基本的体能都不具备,“科学训练”也达不到目的。三重一大和科学训练要相辅相成。

于是,沈大福为这群少年制定了“魔鬼训练”计划:每天三练,上午和下午正常训练,晚上进行力量训练。

第一周分成两个阶段,每三天为一个阶段,中间那一天休整;头三天,每天的体能跑18400米,分为上下午两个阶段。

每个阶段分为两小节,每节4600米;第二个三天,每天的体能跑19600米,每个小节跑4900米。

这样做的目的有三:锻炼并培养球员的耐力、意志和毅力;通过有氧训练打开心肺功能;无氧训练时不再容易受伤等。

针对第一阶段的魔鬼训练,沈大福要求队医和技术人员为每个球员做好身体机能监控,如果出现不适应的情况,立即停止。

沈大福说:“他们从未进行过这样的训练,我最担心的是他们跟腱发炎。欣慰的是,这些孩子都咬牙停下来了。除了上量练后老伤复发的,没有一名球员因为魔鬼训练受伤而坚持不下来。”

恩师的谆谆教导,对于我,对于这群少年来说,这是一次了不起的经历。

这一次,我们这一批2001年龄段全国的足球精英,也将在昆明海埂迎来自己一次勇敢的蜕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