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上皇帝之前,朱怡焕其实对“特权”没有一个特别具象的概念。
虽然之前他已经贵为大明议政皇孙,但整个大明或者说整个封建王朝从上到下的设计都是为“皇上”服务。
哪怕是议政皇孙,也是服务皇帝的一环。
所以朱怡焕在当议政皇孙的日子里其实还没这么真真切切感受到这种封建王朝的顶级特权。
一种不用自己考虑就有别人帮你办好一切的顶级特权。
比如,朱和贵府附近,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住户了。
附近上上下下,明面上暗地里,全是护卫。
“我回来了。”
朱怡焕进门。
“汪!汪!汪!”
进门后第一个声音是高加索犬。
接着是高盈盈出来迎接。
“当皇上的人了,不在宫里呆着却在外面瞎晃。”
朱怡焕也笑道:“你都当皇后的人了不也不进宫吗?”
“我怎么不进宫?”
高盈盈笑呵呵的应道:“这不是我们朱怡焕皇上封我的‘走读式’皇后吗?”
“许我宫内宫外自有出行。”
高盈盈一边说着一边迎着朱怡焕进屋。
屋内的炭火已经升起,暖洋洋的空气让朱怡焕觉得颇为舒适。
朱怡焕进屋,屋内主位已经给他拾捣了出来。
他的便宜父亲朱和贵坐在一旁有些敬畏的看了朱怡焕一眼又有些不满的看了眼他。
然后傲娇般的:“哼”了一声。
朱怡焕知道,这是他的便宜老爹在跟他表达情绪。
这个情绪来源也很直白,老家伙觉得自己没有享受到太上皇的待遇。
按理讲,朱怡焕登基,朱和贵高低算个太上皇,应该迎进宫去好好伺候老头。
但朱怡焕没有这么做。
他觉得没什么必要。
没有必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养一个老头。
他甚至有种浪费纳税人钱的潜意识。
就像朱慈烜在位时不怎么在乎所谓皇室子弟一样。
朱怡焕同样不喜欢太过特殊的“皇室成员”。
有养皇室成员的钱,拿出去干点别的不好吗?
要不是因为朱怡焕刚登基朝堂改革还没完成,他早就停了皇室子弟的特殊待遇。
就像那句著名的“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才是好猫”一样。
在朱怡焕心里,不管你是皇室子弟还是普通百姓,能够创造价值才是好大明子民。
对于自己这个老爹,好吃好喝的供着就行了,太上皇就没必要了。
大明都进步成这样了,都有人想着搞资本主义了,自己就不开历史的倒车了。
“我们皇上和先皇确实很像,都不太喜欢祖宗的规矩,连太上皇都不要。”
“愧我那他担心的差点死过去。”
便宜老爹朱和贵幽幽的抱怨着。
但抱怨的他也在观察着朱怡焕的表情。
见朱怡焕似乎没有意思接这个话题,朱和贵也知趣的闭上了嘴。
朱怡焕这次来朱和贵府不是想家了。
最近的朝堂改革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但是越到尾声事情越多。
其中有些事情是鱼奇办不到的,需要朱怡焕亲自出马。
所以朱怡焕才回到了朱和贵府。
“马良在府上吗?”
朱怡焕问。
“在的。”高盈盈回答。
“叫他过来吧。”
这次,朱怡焕回来是为了朝堂机构改革里最重要的成立“科技部”而来。
在本次的机构改革中,旧的朝堂体系完全打碎,朱怡焕成立了诸多部门。
有“农业部”“民政部”“国防部”“基础建设部”“商务部”“财政部”“教育部”“大明法律部”“人事与组织部”……等等等等
这些部门几乎涵盖了朱怡焕能想到的方方面面。
所有部门目前都按进度组建,各部也组建的较为顺利。
当朝堂利益的蛋糕开始切下,前面吵吵闹闹的官员们很快便安静了下来,他们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往热门部门钻。
其中“财政”与“人组”两部更是被抢疯了头。
但他们都不知道,“科技部”才是朱怡焕心中的重头戏。
对于科技部,朱怡焕有往大里说的宏观想法和往小里说的现实想法。
往大里说。
朱怡焕不是来大明当吃喝玩乐的土皇帝的。
如果只是为了吃喝玩乐,他当个王爷更自在潇洒。
老皇帝的理念很对,避免民族磨难。
朱怡焕觉得老皇帝事实上已经把这事办的差不多了。
朱怡焕有更好的想法,他想“世界进步。”
朱怡焕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从使用功能机转到智能机的震撼感。
当他滑动解锁后看着巨大的手机屏幕,他的内心只有一句话:
“科技就她妈该这样!”
接着又是一句话:
“能够体验上这样的科技真的太幸运了。”
在穿越前,朱怡焕无数次从半夜惊醒,并且遗憾于自己终将会死去。
他觉得人类的生命刻度太短,他无法再去见证下一个震撼他内心的“科技”。
现在朱怡焕来到几百年前的大明,他希望,推动世界进步。
让那些震撼人类的科技提现出现,去帮助世界更快的进步。
往小里说
除了这个宏伟的愿望之外,朱怡焕更实际的目的是“自保”
这个世界太奇怪了,提前出生的美国,知道穿越者的秦毅还有那些巨变的各洲国家。
朱怡焕可还记得那个提前出现的珍妮纺纱机。
甚至蒸汽机也提前出现了。
这说明,这个世界的科技线本来就提前了。
“落后就要挨打”。
所以朱怡焕必须重视科技研发。
朱怡焕总觉得,如果不重视科技,没准哪天他一睁眼,头顶上便可能盘旋着一架不知道哪个国家飞来的飞机。
“皇上。”
片刻后,高盈盈带来马良。
马良来到朱怡焕面前跪下。
高盈盈则站在一旁牵着冒着鼻涕的张福霖。
“现在手头的工作做的怎么样了?”
马良回道:“皇上之前给了我们许多蒸汽机应用的构想让我们大开眼界。”
“臣从不曾想过,蒸汽机能运用到这么多方面。”
“现在,天工所已经完成了皇上所说的百分之七十的要求,北方六县已经有商户开始试用我们的产品。”
“但是……”
“但是皇上所提到的火车、轮船这些我们实在束手无策。”
朱怡焕很满意的点头:“其实朕已经听说了,天工所做的产品很好。”
“朕当赏你。”
马良低头:“皇上,臣还没完成皇上所有的任务,无脸接受皇上的赏赐。”
朱怡焕哈哈笑道:“已经可以了,剩下的那些你当然做不到。”
“不是说你马良做不到而是天工所做不到。”
“火车、轮船还有朕记得朕还提过汽车?”
“这些东西不是天工所单打独斗能解决的。”
“这些东西需要大明朝廷,各部委、全国上下相关配套产业,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
“所以朕今天来找你,朕也要赏你。”
朱怡焕说道:“朕赏你做大明科技部部长,科技部将联合财政部、基础建设部、国防部、教育部等诸多部门,进行大明重大项目研发。”
“全力攻克现阶段未完成的项目。”
“我任科技部部长?”马良颇为意外。
他早就知道朝堂在进行改革,百官们为各部部长争的头破血流。
他也心动过,毕竟他也算是很早就来到了朱怡焕身边。
但他又想起他是搞科研的。
老皇帝的血泪教训就是把科研和政治混在了一起。
他自己也很久无心政治。
他没想到皇上要让他当科技部长。
马良短暂的兴奋后又冷静了下来:“皇上……臣只想专心研究。”
“朕知道你在想什么。”
“放心吧,朕也不喜欢先帝时研究所参政议政的样子。”
“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是为了科研。”
“这次让你任科技部部长,除了要你攻克之前的项目,朕还有个课题要给你。”
“什么课题?”
“电。”
……
“电?”
欧洲某处,全知教总教会,圆桌会议。
一头金发的大主教宣布了最新的神意。
“神说,需要电。”
圆桌上除了大主教以外,不少政要、科学家、大商人等各界人士围坐在一起。
他们面前是神最新的旨意。
旨意之后则是神给他们的“造电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