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将军也且先到府外稍后片刻,待我和叔父交待完事情后,再随二位离开!”
待曹操离开之后,王仁也对着张郃高览二人嘱咐道。
“这…”
张郃闻言还待再劝,却被高览一把拉住,并向王仁说道:“既如此,我等便在府外等候公子!”
王仁见状这才面色转缓道:“有劳二位将军了!”
见王仁语气转缓后,高览也是微微松了口气,再次向王仁和张邈拱了拱手后,这才携着张郃缓缓退出院外。
刚一出府,张郃便甩开高览的手,喝问道:“元伯,此前刺史交待我等片刻不得离开公子身边,你方才为何要劝住我!”
高览见状也不见怪,只是苦笑一声道:
“儁义之言,吾又何尝不知,只是当初我等深受公子知遇之恩,方才有今日之位。
此前之举已对公子多有冲撞,眼下左右不过是片刻功夫罢了,不妨卖公子几分薄面,日后私下也好与公子相见!”
“可是刺史那边……”
张颌闻言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刺史那边,只要你我不说,又有何人知道,至于公子那边就更不用担心了!”
高览继续劝道。
“也罢,眼下只能如此了,只望公子那边不要再出什么变故了!”
张颌不禁苦笑一声道。
“放心,左右不过片刻功夫,公子就算要跑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高览下意识的说道。
可是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在高览看来片刻的功夫,已然足够王仁完成自己的计划了。
院内,见左右再无他人后,只见王仁“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向张邈求救道:
“叔父救我!”
张邈见状大惊失色,连忙扶住王仁道:“贤侄…贤侄这是何故?速速请起,速速请起!”
王仁闻言却是依旧跪在地上,高声哭诉道:“我父为人所胁,欲陷我王氏上下于不义,眼下能救我王氏者,唯叔父一人尔!还请叔父施以援手,仁日后必将以性命相报!”
见王仁将事情说的如此严重,反应过来的张邈也逐渐冷静了下来,当即出言道:
“究竟何事竟会牵涉到你王氏一门,还请贤侄详细道来,若有老夫能够做到的,老夫自当会全力相助!眼下贤侄还是先起来说话,可否?”
王仁闻言,也不好过多逼迫,只好缓缓起身,面带愁容道:“侄儿方才孟浪,还请叔父不要见怪!”
“事关汝王氏一门安危,情急之下有所失礼在所难免,老夫还不至于因此事就怪罪于你,还是先说说,此番汝父那边究竟发生了何事?”
张邈摆了摆手,毫不在意道。
王仁见张邈是真的不在意此事后,这才松了口气,将事情经过娓娓道来:
“叔父有所不知,半月前南阳名士许攸与平原襄楷相携而来,欲劝说我父与其一起举兵,废当今天子,另立合肥侯为帝!
我虽提前发觉,打乱了许攸等人的计划,可是不知其后许攸两人又给我父灌了什么迷魂汤,竟真的答应了此事,并派人押送我回东平老家避祸!
眼下我不在冀州,恐其行事更加猖狂,若为朝廷所知,必会殃及冀州上下!
还请叔父看在冀州无辜百姓,看在你我两家世交的份上,救一救我父亲吧!”
张邈闻言大吃一惊,不敢置信道: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子远糊涂,文祖公怎么也和他一起胡闹!”
王仁闻言心知张邈尚未接到许攸等人的邀请,这才终于松了口气。
毕竟关于此事,史书上记载的只有聊聊片语,究竟还有多少人参与其中尚未可知,而向与许攸、袁绍等人为奔走之友的张邈或许就是其中的一员。
只是眼下王仁别无选择,只能冒险一搏,不过看样子老天爷似乎还是颇为眷顾自己。
接下来能否顺利跳出此局。
就要看自己能否成功说服张邈助自己脱身了。
王仁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后,再次一拜道:
“我父当年的经历,想来叔父也十分清楚,想当初我父受党禁之锢牵连,不得不于各地流亡藏匿,其前后竟被禁锢长达十九年之久,我母亲更是因此积郁成疾,崩逝于途中。
黄巾之乱后,冀州百废待兴,诸郡之间乱兵流匪不断,天子应皇甫公所求解除党锢,复调我父前往冀州赴任,却又不给一兵一卒。
至于钱粮之类,更是一点也无,只是空口白言的免了冀州一年赋税。
要知道那年冀州作为黄巾之乱的重灾区,本就全年颗粒无收,就算是要收取赋税也根本就无处收起。
在如此内外交困的条件下,让我父前往冀州担任刺史一职,摆明了就是想借刀杀人罢了!
要不是我父勉强还有点声望,舔着脸向冀州诸个大族挨家挨户的借贷了些许钱粮人马,这才勉强一点一滴的将整个冀州梳理回来。
所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世人只看到了我父亲表面的名士风采,其鲜明的背后又隐藏了多少的辛酸与无奈!
我更是曾不止一次看到父亲拿起母亲的遗物而暗自垂泪!
我父历经艰辛,这才好不容易让冀州从黄巾之乱的阴影下走出,走到如今的的这一步。
身为人子,又怎忍心其多年努力再次毁于一旦呢!”
“贤侄…唉!”
张邈闻言忍不住长叹一声,走过来将王仁轻轻托起道:
“罢了,罢了,文祖公走到如今的这一步,说到底终归是我等关东士人有负于他,当年若不是……”
说到这里,张邈似乎意识到自己触及了当年的隐秘,见王仁面露好奇之色,连忙改口道:
“唉,当年之事太过复杂,老夫也不好过多透露给你,对于眼下这个局面,不知贤侄你有何对策,若有需要之处,不妨直言,老夫定竭力相助!”
王仁闻言,虽略有些遗憾张邈未能继续透露当初的隐秘,但眼下的当务之急,乃是如何令自家老父从此事中抽身,故也只能将好奇心压下,继续道: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当下冀州之局已成骑虎难下之势,故其关键不在局内,而在局外,而局外关键…则在洛阳!”
“贤侄的意思是…天子?”
张邈若有所悟,用手指了指天上道。
“正如叔父所料,我欲入京向陛下告密,并以钱财赎罪,或能保我父一命!”
王仁咬牙道。
“这…”
张邈闻言不由有些迟疑,劝说道:
“贤侄你可想好了,所谓帝心难测,而我们这位陛下又向来心思多奇,其结果如何,尚未可知,一旦事有不谐,汝或有杀身之祸!
既然汝父特意派人提前护送你离开冀州这处漩涡之地,想来是已做好了杀身成仁的准备,而你则是日后东平王氏血脉绵延的关键所在,你是否真的想好了?”
王仁闻言却是神色不变,再次叩首道:
“身为人子,眼见父亲深陷险境而视若不见,那与禽兽何异!晚辈心意已决,还请叔父怜我一片救父之心,助我一臂之力!”
“唉…痴儿!文祖公有子若此,死复何怨?罢了,罢了,老夫便帮你这一次吧!”
张邈长叹一声,无奈道。
王仁闻言大喜,再次一拜道:
“多谢叔父!”
张邈点了点头,接着问道:
“却不知贤侄要老夫如何助你?”
王仁想了想后,说道:
“张、高二人,忠诚之将也!
此行我父以军令约束二将护我南下,想要说服二人放弃军令放我西行,困难太大,难免多生变故。
而我座下骕骦,千里马也!
我意一会儿连夜骑马奔行西去,凭借骕骦神速,一夜功夫当可到达洛阳,张高二人绝难觉察!
故而尚须叔父寻由,替我遮掩一二,待得明日天亮,即便二人有所觉察,也已木已成舟!不知叔父以为如何?”
“善!然此行虽距洛阳不过百里,途中盗贼宵小之辈却是不少,深夜行路,尚须多加小心!
一会儿我会命人传讯张高二人,言将留你于府中过夜,一叙叔侄之情,想来一夜功夫,当不致被其发现!”
张邈轻捋了捋颌下短须,细心叮嘱道。
“侄儿明白,叔父今日相助之情,侄儿必将铭记于心!
若是此番不死,日后必以性命相报!
接下来的一切就拜托叔父了!”
王仁再次拜谢道。
“好了,你我叔侄之间不必多言,但愿汝与汝父此番皆能转危为安!
一会儿我会命人给你一道手令,你接到后,可自后门出发,到城门时向守卫出示手令,自可安然出城!”
张邈接着说道。
“多谢叔父!事不宜迟,侄儿就先到后门等候!”
王仁连忙感谢道。
“去吧!”
张邈摆了摆手道。
王仁见状不再逗留,忙至院中寻得宝马,便往后门而去。
望着王仁离去的背影,张邈还是忍不住发出一声长叹:
“文祖公啊文祖公,你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看样子你似乎还是没能下定决心将那个秘密告诉他吧,只是可怜此子一片赤忱之心,但愿一切皆能顺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