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应该是女的。
王征在心中判断。
斗笠上垂下的黑纱遮住了她的面容,但那如白玉般圆润的下颌却还是暴露了她的性别。
再加上先前落阳君的那一声十分亲近的称呼,王征认为她应该是落阳君的晚辈,并且关系非常之近。
至于修为……
王征无法确定,只能大致判断她不会比自己弱太多,也就是说这个站在落阳君背后的女子至少是个明神期的修士。
或许是落阳君想带她出来见见世面吧。
王征在心中揣摩了一番落阳君的用意,顺便准备告退。
他要下去好好研究一番这斩妖司的真题,为下个月的考核作准备。
等王征退下后,吴师与落阳君的争论也适时停止。看着王征离去的背影,吴江笑着问道:
“你看我这徒弟如何?”
“如何?跟你差不多。”落阳君没好气地说道。
但平心而论,王征今天的应对还算得体,落阳君便对着自己身后的那位年轻女子问道:
“芸儿,你觉得这个年轻人如何?”
“我认为,咳咳,妾身以为如今谈论这些还为时过早,待到斩妖司考核时,是龙是虫自然可见分晓。”
黑衣女子的声音清脆悦耳,年龄应该并不大,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作为落阳君的女儿,程芸今年才刚到十七,修为就已至明神,算得上是天赋异禀。
不过十七岁在大魏的普通人家中,早就已是结婚生子的年纪。像程家这样的修行世家虽然会稍晚一点,但也不会晚上太多。
落阳君这次带程芸前来,就是想让她多认识几名青年才俊,为以后做准备。
“部里面的那几个,你嫌太粗鲁,没诗书气;后来带你参加了几场诗会文会,你又嫌他们都是书呆子,加起来还不够你一只手打。
“我知道你心高气傲,不想太早成婚。但你要知道,如果不能在结丹之前生子,那……”
“好了爹爹,你别说了~”
程芸黑纱下的洁白脸颊上悄然浮现出两朵红晕,忍不住娇声哀求。
落阳君叹了口气,转头再看吴江,他正老神在在喝着自己的太苍茶,仿佛什么都没听见。
见落阳君看向自己,吴江才意有所指说道:“这茶啊有好茶坏茶,多品品总是好的嘛!”
“哼,你留着自己品吧。芸儿,我们走!”
落阳君脸色一黑,带着程芸起身离开了静室,只剩下吴江一个人在静室里摇着头,继续喝茶。
而另一边的王征则是带着自己的真题集回到了升科堂。
顾名思义,升科堂主要是培训那些有一定学力的学子,帮助他们在提升自己的学力评级,以求在朝廷每年举办的各类科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如今虽然还没到早课时间,学堂内就已经来了不少学子,埋头苦读。
这些人大多都是成绩压线过国试或者州试的,学力评级差上太多的基本都已经放弃。
不是安心去考州试县试,就是通过亲朋好友去走些门路,看能否混个还算好的差事。
王征自己由于国试无望,也是摸了好些时日,但为了下个月斩妖司的考核,他又得开始卷了。
大魏的国试、州试和县试的考核范围和形式其实都是一样,唯一的差别就是难度。
最有名的三大科试——国试,州试和县试的考察范围总计分为八门十一类,天上地下无所不包,举办至今能考出满分的寥寥无几。
文,又分为“诗文”和“公文”两大类,一般来说难度不会太高,想要通过国试此门几乎是必须拿到满分;
武,主要考察的是考生们对于各个阶段修行者们的实力特征、应对方法以及各种政策的掌握程度,在每年考核中都是重中之重。至于考生的具体实力,那是武试时才需要关注的东西,文试不会涉及;
道,在国试中被分为“天道”和“人道”。这一门的更类似于前世的公共基础知识,考察的是考生对天地万物的了解,博杂难精;
德,顾名思义,考察的就是考生的德行。县试和州试还好,国试的此类题目基本都是“电车难题”,鲜有尽善尽美之策,能拿多少分全看天意;
政,亦有“国政”和“行政”之分。前者最简单,考察的是考生对近两年朝廷颁发的各项政策的熟悉程度以及个人理解,能考国试的基本都不会在国政这一类丢分。后一项则考察的是在实际施政事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考生若为主官会如何解决。陷阱颇多,一不留神就要栽大跟头;
策,大魏最传统的考察区域,也是最关键的一门。摆出问题,让考生们根据这些问题写出策论,陈述利弊。回答优异者哪怕最终成绩不佳,也会被皇帝点名为“特进”,直接参加殿试,逆天改命;
思辨,前些年新出现的新型门类,考察的是考生的分析、判断、思考、辩论的综合能力。得益于大魏的数学的发展程度还不如前世,因此对数论的考察也是浅尝辄止。但按现在的发展速度,迟早有一天数论这一块要独立出来,成为诸多考生的又一梦魇;
妖志,也是前些年从“道”那一门划出来的新门类。原本妖魔鬼怪都由斩妖司负责,因此大魏正式的科试中对此的涉及都不算多。但前几年开始这一类的占比就开始急剧增多,后来还专门新增一类出来,强制让大魏这些未来的官员去熟悉和了解各类妖物。
然而大魏的科试考察的门类不仅数量众多,具体到每一门,其考察的深度和难度更是令人发指。
大魏的科试中没有选择和填空题,全是问答题。一门考试问答题的数量少则十道,多则二三十道。
一场考试考下来,写完的试纸少说也有七八张,多的甚至有上百张。
因此即便国试时每一门考试都给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来作答,但答不完的也大有人在。
这也是为什么国试报名时至少要求修为在锻体三阶往上——你能不能过武试我不管,但你至少不能在考我文试的时候直接暴毙。
最终经过这样的层层筛选,最终能够加入大魏朝廷的可以说都是天下最有天赋和才能的一批人。
也正是这些不断注入的新鲜血液,才让大魏在两百年间能一直力压天下,愈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