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清朝不到三百年 > 第17章 熊廷弼

第17章 熊廷弼

在开原和铁岭相继被努尔哈赤以极为快速的时间占领以后,这个时候的后金军队真的算是打通了进攻辽东的道路,不出意外的话,努尔哈赤下一步进攻的地方一定是沈阳和辽阳。

但是,意外发生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熊廷弼接替了杨镐成为了辽东经略,有人可能会问一句,熊廷弼真的那么重要吗?

至少在第一次接替杨镐去辽东的时候很重要,硬生生的拖住了努尔哈赤一段时间,没有让努尔哈赤再继续向明朝扩张,而是转头收拾了叶赫部。

那么,熊廷弼有什么能力能够让努尔哈赤停下来?

算起来的话,熊廷弼和努尔哈赤也算是老熟人了,只不过努尔哈赤对这个人的印象非常不好,熊廷弼之前就在辽东待过,努尔哈赤也和熊廷弼打过交道,曾经给熊廷弼送过金银和酒肉,熊廷弼只留下了酒肉,没有收金银。

光是这一点,就让努尔哈赤很不舒服,觉得熊廷弼属于那种油盐不进的人,毕竟明朝官员工资比较低,熊大人还不收自已的银子。

在前面我们曾经说过,努尔哈赤在明军里面待过,对明军的制度很是熟悉,熊廷弼之所以让努尔哈赤觉得这人不好对付,不光是因为熊廷弼不收守贿赂,主要原因是熊廷弼到了辽东以后曾经大力治理军队,让辽东的明军很是振奋了一把,这才是努尔哈赤觉得熊廷弼难对付的主要原因。

对付这种人,努尔哈赤的方法是暂时不动,一动不如一静,这才是最优方法!

万历对熊廷弼也很是重视,在他出发的时候不仅给了他一把尚方宝剑,还对熊廷弼提出来的要求全部给予了满足,这也充分的说明了万历对辽东非常重视。

此时的熊廷弼才刚出山海关,就猛的发现辽东的局势已经坏到了不能再坏的地步了,铁岭刚刚被努尔哈赤打下,沈阳和辽阳也都是人心惶惶。

一路上,熊廷弼不敢再有任何耽搁,遇到了逃亡的明军就收拢起来,到任之后先让李如桢滚蛋,紧接着又杀了几个主动逃跑的明军将领,然后又亲自去祭拜那些阵亡的明军,经过这么一系列的操作之后,辽东局势瞬间就稳定了下来。

人心稳定了,不代表外部也没什么问题,如果熊廷弼只会稳定内部的话,也不会让努尔哈赤如此难受。

在熊廷弼到任辽东之后,同之前的杨镐不同的是,他不再主动开始出击,而是一边修墙,一边练兵,反正老子就不和你打了,准备长期防守。

这在当时的情况下,绝对是最优方案,前面我不止一次的说过,明军士兵的战斗力是不如后金军队的,依靠着城墙来固守是最优方案,就这样耗下去的话,努尔哈赤是绝对耗不过明朝的。

除了这些之外,熊廷弼也时不时的让努尔哈赤紧张一下,有好几次努尔哈赤都听说了熊廷弼打算派几十万人过来收拾他,自已又是部署又是准备,最后发现被熊廷弼给玩了,气的努尔哈赤是破口大骂,觉得熊廷弼这个人是相当不地道。

熊廷弼在辽东一年,不仅沈阳和辽阳恢复了以往的热闹,就连那些商人也是有事没事的往辽东跑去开始做生意了,说明这个时候在熊廷弼的治理下,辽东的安保情况是比较稳妥的。

然而,熊廷弼最后还是离开了辽东

熊廷弼有能力有本事,优点非常突出,可缺点比优点更突出。

在体制内待着,如果不会搞人际关系的话,那是比较惨的,熊廷弼不光人际关系搞不来,和同事关系极差之外,此人还很清高,非常刚愎自用。

明朝的言官们也不是吃干饭的,既然熊大人脾气如此不好,那就给熊大人一点教训,从头到尾一直有人在弹劾熊廷弼,气的熊廷弼都不想干了,最后还是被万历给劝住了。

有人说熊廷弼之所以后来被罢官是因为党争,这个说法根本就不靠谱,就熊廷弼这个臭脾气,别说东林党不要他,就是其他党派都不会要他,太能得罪人了。

据说熊廷弼在辽东的时候,动不动就说一句话,皇上还打算要辽东吗?大臣们还打算要辽东吗?

就这个性格,言官们不弹劾他那就是真的大白天活见鬼了!

万历还是属于那种看的比较透彻的人,甚至于后来生病的时候,还一直关注着辽东的局势,别人的奏折可以不看,熊廷弼的必须看,结果万历四十八年的时候,万历没有熬住就病死了,失去了最大的靠山之后,熊廷弼自然就在辽东待不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