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刚重生,小姨子就逼我离婚 > 第23章 初遇周静宜

第23章 初遇周静宜

一路上,万常春一直念叨着养牛的趣事。李保平看他对牛感情特别深,试探地问他:“如果饲养室要换饲养员,你不会生气吧?”

万常春笑道:“怎么可能?我叔是队长,这么好的差事能让给别人?”

“那可不一定,好事不能让你一个人都占上。村里那么多人,哪一个不眼红你啊。”

“保平,以前我还担心,可现在我更放心了。”

“为啥?”

“现在你当了副队长,我这肥差更稳妥了,我是你的好朋友啊。”

操,这小子还净想好事。

“你去县上办年货?”

“农村人还办啥年货?我是看大华口呛有些溃烂,想去县兽医站找人咨询下。”

大华是头牛的名字。饲养室的年都有名字。

李保平说:“都大年三十了,人家还上班?”

“上不上我不得去看看吗?万一人家上班呢?”

养牛还真养出感情来了,大过年没说在家中置办过年的东西,对一头牛还这么上心。

李保平心里也没底,周书记在不在家他也不知道,毕竟都大年三十了,人人都沉浸在新年的欢喜气氛中了。

可是既然大伙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要是他不认真办岂不让他们小看他办事的能力。

两个人在县城的主干道分了手,约好中午一点在同一地点碰头。

李保平寻思着好歹是除夕,也不能空着手去人家家中吧?在附近买了一些苹果和梨,就来到县委家属大院。

进了大院,向一个看着象是领导干部模样的人打听周书记家,还好,那人和周书记住上下楼。

李保平敲了几下门,门开了。

开门的是周书记本人,看到李保平,他大吃一惊说:“小李,你怎么找到家中来了?”

李保平“嘿嘿”笑了两声说:“周书记,我受万队长委托来找你有正事。”

这时,从屋子走出来一漂亮女孩子,大约十八九岁的样子,好奇地问周书记:“爸,这位是谁啊?”

周书记一边让坐,一边说:“静宜,我和你讲过他,他就是那们立志要在农村扎根的省城知青。”

“李保平啊,久仰,久仰。”

李保平脸稍微一红说:“那里,过奖了。”然后扫视了下客厅,问:“嫂子没在家吗?”

周书记哈哈一笑道:“你是来找我的又不是找她的,她在不在无所谓。”

周静宜很快就把茶水端到他面前。

“谢谢,你真漂亮。”

李保平知道,适当的赞美会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今天要谈的是大事,他必须要讨得周书记父女高兴才行。

周静宜挺了挺胸说:“谢谢你的夸奖,李保平,我听我爸说你拿到了回城调令却不肯回城,你将来不后悔吗?”

李保平说:“不会,绝对不会。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我认为农村的天地比城市更广阔。”

“是吗?你倒是会说,既然农村这么好,为什么那些下乡知青都拼命要回城去?”

面对周静宜的问题,李保平的答案早有了。

“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一片树叶,人和人怎么能一样呢?在他们眼中农村的缺点,在我看来却是优势所在。”

周静宜还要继续提问,就被周书记给打断了:“学习去,我们有正事要谈。”

周静宜不情不愿地说:“我不就是好奇吗?今天就算了,以后有机会我可要好好讨教讨教。”

周书记慈爱地说:“行,等有机会吧。”

李保平看着她的背影问:“你女儿还是个学生吧?”

“是啊,今年高二,不好好学习,就喜欢看闲书。”

李保平说:“那可不行,我上高中那会功课不错,要是静宜有不懂的我可以辅导她的。”

“那敢情好啊,现在高考招生处于停滞状态,让人担心啊。”

“周书记,这不用担心,最晚明年国家就会恢复高考制度,作为应届生机会难得,等到了那时候再学习就晚了。”

周书记吃惊地问:“是吗?小李,你这消息是从哪儿来的?”

李保平一想,还真得找一个搪塞的理由,不然人家肯定会认为他是个不靠谱的人。

“前段时间我回了趟省城,听在教育厅工作的人说的。”

周书记欣慰地笑了说:“好,你带来的消息振奋人心啊,尽管我没有听到一点风声,但是无风不起浪嘛?小李,你这么郑重其事的来找我,到底有什么事?”

见周书记一点架子也没有,李保平紧张的心情稍微放松了,说:“我现在是第一生产队的副队长,我来找您代表的不是我自己,而是我们村干部的心声。”

周书记定定地看着他,眼神却充满了鼓励。

“书记,去年收成特别不好,社员们分到的粮食特别少,分到的余粮钱也少的可怜,我们石队长整天忧心忡忡。再加上去年发生的大地震,气候变化大,一年的收成不佳。”

周书记眉头紧皱着,没有说话。

“我想了个办法,我们必须打破这种大锅饭的模式,充分调动社员们的劳动积极性,人常说,富贵险中求,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则会出大事。”

周书记见他说不到点子上,催促他:“你能不能直接说重点,你说的这种现象是花园公社普通现象,我是书记,我比你清楚,你到底想干什么?直说!”

见周书记情绪不怎么好,李保平反而没勇气了,唏嚅了下说:“周书记,我的想法和当下政策不一致,你不会生气吧?”

“我生不生气,你得说出来啊?你不说,我咋知道行不可行?”

李保平这才下决心说:“周书记,我们想分田到户,破除大锅饭这种生产模式。”

周书记“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问:“这办法是你想出来的?”

李保平跟着站了起来,回道:“是的,我们村都快要成为光棍村了,在我当知青的这些年里,几乎很少有年青人结婚,没有人愿意嫁到村里来,我们想稳中求变,让社员们富起来,好改变现在的这种状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