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三国:开局诛杀十常侍 > 第16章

第16章

取一个大大的沙盘出来,铺上密密的细沙,用长树枝在上面随意划动,何毕就开始授课了。

“我知道,你们中肯定有人已经识字了,我现在要讲的是三字经,这是专门用于启蒙幼童的经学,已经识字的弟兄可以不必学,去隔壁练会儿箭法。”

然而这些义从一个起身离开的都没有,包括文聘娄圭等人在内,全都聚精会神的等着何毕上课,就连荀攸也饶有兴致的听着。

“那好吧,你们跟着我来读,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性相近,习相远。”

“行了,今天就先记这六个字吧,谁要是学不会怎么写字,今天晚上就没有饭吃。”

然后他自己用一个空白的竹简,开始背写三字经全文,一边写还一边道:“公达兄你要不要?你要的话这三字经我可以借你誊抄一份。”

荀攸苦笑着道:“虽不知此启蒙经学是何方高人所书,但仅凭第一句便可知,其主张与我们荀家并不相同。”

“哦对,你们家是荀子的后人,主张人性本恶的,那行吧,等我教完三字经教千字文的时候再给你誊抄吧。”

荀攸微笑着点了点头,算是应下了何毕的情,可心里却忍不住就在想,何进不是杀猪的么?何父早亡,这何毕应该是被何进一手养大才是,可这两个人的性子、能耐、处世之道,怎么会相差的如此悬殊?

要知道,荀攸此前可是何进非常信赖的幕僚,何进什么德行,他再清楚不过了。

可这个何毕,你说他是个武夫吧,可是他学识谈吐全都极为不凡,一手数术之道,自己连他的侍妾都比不过,可你要说他是士族吧,却没有一丁点士族的派头,而且听说他还是天生神力,有万夫不当之勇。

同是一个父亲生出来的两个崽,这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何毕自然不知道荀攸在心里已经对他琢磨上了,写完三字经的全文,何毕将它教给了娄圭,道:“我知道你学识不浅,这东西你可以先看看,我再练习一会儿骑术。”说罢便翻身上马,“仲业,你来教我。”

说着,何毕哈哈大笑着与文聘并骑而行,明明这两个人应该认识时间不长,但看他们相处,却已经跟多年老友了似的,反而没看出什么上下尊卑,但荀攸毫不怀疑,就是这个刚刚加冠的少年,只用了几天的时间里,就已经稳稳地将这文司马的忠心给赚了去了。

何毕一边骑着马,一边笑着对那些义从道:“都给我好好学习,将来有了学问老子给你们做媒娶大户人家的小姐作媳妇”

不知怎的,荀攸想到一个人,那个人同样也是贵可上青云之间,轻可入田舍烂泥塘。

这何毕,还真有几分汉光武帝的风采。

忍不住好奇,荀攸还是凑了过去,想看看娄圭手里的三字经全文。

娄圭白了他一眼,像小孩子似的转过身,不给他看,嘴里还讥讽道:“怎么?颍川荀氏也要看别人的经学么?”

“哼!”

荀攸冷哼一声,甩手便走,嘴里还小声嘀咕道:“粗鄙之人。”

娄圭冷笑的声音比他要大得多:“沽名钓誉之辈,也不知何德何能,成天在主公的面前摆谱,要我说就是给你惯的。”

………………

何毕自然不知道自家手下与荀攸这么快就已经显现出不和的征兆,黄昏时分,他与文聘学习了骑术归来,然后认认真真的检查他的这些义从们,是否已经学会了写字,有几个写错了的,何毕毫不犹豫的就怒斥了一顿,让他们赶紧练去,正式吃饭之前考试不及格的话真的不给饭吃。

再之后,趁着太阳还没落山,何毕又连忙安排人烧水做饭,理所当然的,饭做好了之后何毕与众人一同,毫无架子的随意蹲在地上吃了,又让那几个补考也没能及格的倒霉蛋负责刷锅刷碗。

这时候天色都已经黑了,学习是肯定学不了了,何毕却让义从们纷纷上马,点了几堆篝火之后排练阵型,进行简单的军训,称这样可以锻炼他们夜袭的适应能力,说不定将来打仗的时候用得上。

就这么练了一会儿之后,何毕又让所有人都坐下来唠嗑唱歌,何毕来了兴致之后,还教授大家一起合唱了一首《精忠报国》,他这人不会带兵,但好歹上辈子参加过军训,想到什么就安排什么,也不知道具体效果会怎么样。

反正,他是尽力了,折腾到大半夜接近亥时才让大伙散去睡觉。

“大人,床褥我都已经铺好了,您看,这些都是太后的赏赐,这是玉枕,蜀锦的被子,绫罗的褥子,我再给您点一束熏香吧。”

何毕摆了摆手,道:“这些东西统统都拿走,对了,你去找荀攸,跟他的家眷睡吧。”

“为什么?”

“说好了和将士们同食同寝,我自搂着侍妾睡算是怎么回事儿?”

小蝶嘀咕道:“知道您是在收买人心,可您堂堂太守之尊,放着豪华舒适的牛车不坐不睡,已经和他们一同睡帐篷了,还要您怎么样?何必为了他们做到这个地步呢?”

何毕郑重地呵斥道:“我不许你这么去想,我不与他们同食同寝,如何能了解将士们真正的疾苦和需求?他们将来是要为了我的野望去上战场厮杀的,难道我连同甘共苦都做不到么?这种话以后再也不许说了,听到没有?”

小蝶撅起嘴,道了声知道了,带着情绪的抱起了绫罗锦被,头也不回的就出去了,何毕在里面喊道:“锦被可以给公达盖,他身子娇贵,别再着了凉。”

“哼!”

帐篷外小蝶娇滴滴地哼了一声,居然也没有回复他的话。

嘿,这丫头,是不是有点恃宠而骄啊,还真敢跟你家大人我闹情绪啊。

一夜无话。

何毕的队伍就这样,上午慢悠悠的走,下午就进入学习状态,晚上的时候再军训,以至于从洛阳出发之后,一连走了十一天,才终于过了轩辕关,正式来到了颍川地界。

轩辕关的位置大概是后世的龙潭大峡谷附近,后世已经变成旅游景区了,上辈子去旅游的时候只觉得山水壮丽,啧啧称奇,这辈子过关的时候,何毕去那高耸入云的奇山,和那湍流不息的激流,这峡谷,最窄的地方只有三四百米,当真是天下奇险,那董卓只需命千余名士兵在此一守,关东联军便是有十万兵马又能奈他何?

然而翻过轩辕关走了没多远,何毕却更加震惊了,只因这司隶之外的景象,对他来说简直比轩辕关还要震撼!只见,入目处皆是弃地,偶尔甚至还能在路边看到森森白骨就那么曝露着,要知道他们可是行走在官道上啊!

这里……不是大汉朝最最富裕的大郡之一的颍川么?!

如何会残破到这般境地啊!

“公达,这……堂堂天下文气之中的颍川郡,怎会如此残破?这……这与司隶地区明明只有一山之隔啊!”

荀攸的状态也不是很好,毕竟这是他的家乡,闻言不由叹息道:“还不是黄巾闹的,兵乱之后又赶上了地震和旱灾,自然也就残破了。”

“为何不救?天下精华之地,世家大族云集,难道就任由这地方就这么破败下去么?”

“连年的天灾人祸,豪强家也没有余粮了啊,况且贼兵既起,颍川这地方向东就是司隶重地,司隶有山河之险,颍川却是一马平川,只要稍有见识的人,都知道此处必然会成为贼兵肆虐的要害之地,或是西进京尹,或是南下荆州,逃还来不及呢,如何还会去收拢灾民?灾民既不得收拢,自然要沦为盗匪,反过来又加速了颍川的残破和世家大族的外逃,实不相瞒,就连我们荀家,现在基本上也已经全族西迁了。”

“…………”

何毕闻言彻底的无语了。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仅仅隔着个嵩山山脉,一山之隔的颍川居然已残破到了这般地步。第一次,穿越以来第一次如此直观的感受到,天下确确实实是要大乱了,甚至与董卓进京可能都并不相关,纯粹是,一个先天就有些畸形的王朝,自然衰老的必然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