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天下谋士 > 第55章 广纳义军

第55章 广纳义军

山东众绿林好汉在贾家楼结义并秘谋欲投翟让的瓦岗军,当然是要带上家属的,所以行动就并不是那么迅速。而唐壁对秦琼破案的催促甚急。为了便于掩护大家行动,秦琼留到最后,还日日回唐壁衙门点卯以应付唐壁,拖延时间。待得大家都走了,秦琼才骑着他那黄膘马赶来。

大家到了金堤关,果然看见关上已是竖着瓦岗军的旗帜了。翟让一到瓦岗山,按着徐茂公所提建议,首先就攻取了金堤关。当时金堤关守将仅有三千兵力,看见突然间出现在关前的翟让所率部众之多,吓得无心守关,自个儿偷着溜走了。余下部众,只得开城投降了。所以,翟让他们根本没费多少力气即得了金堤关。

单雄信与徐茂公来到关前,向守城的军士喊话,说是山东单雄信与徐茂公率绿林豪杰来投义军。守关军士报将上去,翟让在瓦岗寨内听闻后万分高兴,飞马而来把大家迎了进去。

当单雄信向翟让介绍到秦琼时,翟让更是惊喜,连忙上前握着秦琼的手说道:“小孟尚名贯山东,没想到今日得见了!”秦琼也连忙谦虚地还了礼。

由于单雄信他们这邦人中多是山东地面上叫得出名号来的英雄豪杰,故而翟让对他们甚是礼遇。

接风宴后,翟让即对他们都授以了比较高的职位。特别是秦琼,由于行伍出身,常年在军中任职,又兼武艺高强,在江湖中的声名也很显赫,当即被任命为了瓦岗军的大元帅。

徐茂公自然还是被任命为了军师,相当于参谋长。翟让对徐茂公的智谋能力肯定是深信不疑的!

单雄信为副帅兼正印先锋官,主管军队建设,但在军事上要听徐茂公与秦琼的安排。

其余众人,除魏征外,都是将官。

魏征是个文人,不会武功,也不会带兵,便做了个主薄。也就是个书记员,负责登记名册,查点军功等文案方面的工作。

当然,众人所带来的家眷,肯定也得到了比较好的安置的。

封职完后,翟让很是高兴。众英雄的加入,一下子让瓦岗军有了种兵雄将广的感觉。他平常老是找不到可用之人的烦恼一扫而空了。然后,他就趁兴向大家问起了瓦岗军的发展方向来。徐茂公认为,瓦岗军现在已经站稳脚根了,应该积极扩大影响,招兵买马,接纳其它义军,扩充阵容。

其时已是大业十二年了,在这之前,除了各地农民起义及山匪啸聚之外,隋朝内部也开始分崩离析起来。大业九年,上柱国杨素长子杨玄感起兵反隋,虽兵败自杀了,却引起了隋朝各地军阀的拥兵自立,包括唐国公李渊也在内。隋朝已到了风雨飘摇、天下大乱的境地了。

徐茂公对翟让说:“蒲山公李密与杨玄感交好,是个颇有智谋又有贤名之人,也参与了杨玄感的反隋起义。虽然兵败后被俘,但他有幸在押解过程中逃脱了。

他逃到了雍州,隐姓埋名地讲学了一段时间。

现在,外黄王当仁、济阳王伯当、韦城周文举、雍丘李公逸等皆拥众为盗。李密自雍州亡命以来,往来诸帅之间,说以取天下之策,开始呢大家并不大相信。但久了点后,稍稍地都以为然了。大家互相说道:“斯人公卿子弟,志气若是。今人人皆云杨氏将灭,李氏将兴。吾闻王者不死。斯人再三获济,岂非其人乎!”由是,都逐渐敬重起李密来了。且济阳王伯当为其弟子,待之如同尊长。我们若把李密接来,许以高位,其它义军岂不是就会随之而来了么?”

天下大乱之际,迅速扩充实力是谁都想的,翟让也不例外。翟让觉得徐茂公这主意不错!又不花钱又能迅速得到不少有战斗力的部队,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也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李密在王伯当那儿,也觉得王伯当的人马太少了,干不起大事儿。他听说瓦岗军有近两万人马,算最强大的农民起义军了,也决定来投靠瓦岗军。

有种说法是李密与王伯当还攻取了金堤关作为献礼来投瓦岗军的。但这种说法肯定站不住脚!他们那点儿人马,根本不可能攻打下金堤关来。顶多占几个小镇子还差不多!何况,瓦岗军需要的如此重要的金堤关,他们自己没有不打下来的道理。哪里会容他人来染指呢?

李密上了瓦岗山后,翟让按徐茂公之谋,对李密待之甚厚,后来更是使他成了魏国公。王伯当也自然成为瓦岗军的将领。然后,王伯当还自告奋勇地去游说招抚王当仁、周文举、李公逸等人的来投。这些人率众来投,翟让也让他们全部编入了李密的部下。

由此,瓦岗军逐渐形成了翟让旧部与李密部两大势力。

从道理上秦琼、徐茂公他们属于翟让旧部,但又略有不同的是,他们这些骨干将官来得比较晚,几乎与李密他们相差不久加入瓦岗军的。大家的能力都摆在那儿的,翟让相当器重贾家楼结义弟兄,李密也是尽力结交拉拢他们。

而徐茂公与秦琼也很是看得起李密的志向高远、气度不凡和睿智,认为他是个能做大事儿的人。李密这些素养显然大大有别于粗人出身的翟让。所以,他们又是亲近李密的。

后来,徐茂公甚至说通翟让,让他让位给李密,到李密上位后,才称魏国公的,瓦岗军改称魏军。当然,这是后话了。

瓦岗军在接纳了周边这些起义军后,声势就更大了。唐壁听说秦琼也跟着去造反了,本欲派兵来剿,但听说瓦岗军如今的实力后,就又怂了。他只能据实上报杨林及朝廷,希望朝廷派能征惯战的大将带兵来剿灭瓦岗军。

杨林看到唐壁上报的奏折后,也觉得事态严重。他一方面严词斥责了唐壁的治理不力,另一面就立马着手考虑派谁带兵来剿灭瓦岗军这回事了。

说实在的,在天下大乱之际,杨林就算作为隋朝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在派兵上也是捉襟见肘得很!哪儿都要军队去平叛,先打哪儿后打哪儿,派哪些人去打哪儿,派多少兵去,这些事儿也真够得他焦心的!

思来想去,他还是派出了名将张须陀来剿灭瓦岗军,所给的人马却只有两万人。他认为,以张须陀的能力,哪怕瓦岗军有三五万人,也不过是一帮匪寇乌合之众而已,应该可以轻松解决的。可是,这回他看走眼儿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