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变发生时李渊正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李世民让尉迟恭入宫担任警卫。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矛,径直来到李渊所在的船上。
李渊大惊,问道:“今日作乱的人是谁?爱卿到此做什么?”
尉迟恭回答道:“秦王因为太子和齐王作乱,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殿下担心惊动陛下,故派臣担任警卫。”
李渊大惊,痛心地对裴寂等人说:“不料今天竟然会出现这种事情,你们认为应当怎么办呢?”
萧瑀和陈叔达说:“建成与元吉本来就没有参与举义兵反抗隋朝的谋略,又没有为天下立下功劳。他们嫉妒秦王功劳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划奸邪的阴谋。现在,秦王已经声讨并诛杀了他们,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陛下如果能够决定立他为太子,将国家大事委托于他,就不会再生事端了。”
李渊只好顺势说道:“好吧!这正是我素来的心愿啊。”
当时,宿卫军和秦王府的兵马与东宫和齐王府的亲信交战还没有停止,尉迟恭请求(实则带有武力胁迫性质)李渊颁布亲笔敕令,命令各军一律接受秦王的处置,李渊听从了他的建议。
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从东上阁门出来宣布敕令,众人便这样安定下来了。
李渊又让黄门侍郎裴寂前往东宫开导原李建成麾下的诸将士,将士们便都弃职而散。
李渊又召李世民前来,抚慰他说:“近些日子以来,我几乎产生了投杼的疑惑。”李世民跪了下来,伏在李渊的胸前,号啕大哭良久,一再声称斩杀兄弟实非己愿,奈何他们真的在造反围攻玄武门啊。李渊并不清楚具体情况,但他也知道现在算是这个二儿子强势归来了,只是伤怀一下子死了两个儿子,只能黯然地对李世民说道:“事已至此,你料理好他们的后事吧!我已老了,以后要靠你来打理好这江山了!只望你不要像隋炀帝那样!”
结果,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等人均伏诛,并除宗籍。
秦王府诸将领准备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一百多名亲信全部诛杀,并将他们的家产没收官府。
李世勣对李世民杀红了眼也有所不忍,便向李世民劝阻道:“罪孽都是两个元凶所犯,而他们已经伏诛了,倘若还要牵连他们的党羽,就不是谋求安定的做法了!以后您治理天下,还是需要那些人才的呀!”李世民这才有所省悟,于是命令诸将领停止了追杀。
当天,李渊颁布诏书赦天下,叛逆的罪名只加给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对其余的党羽,一概不加追究。僧人、尼姑和男女道士都应当依照原先颁布的诏令处理。国家的各项事务,都交由秦王处置。
武德九年六月初五(626年7月3日),冯立和谢叔方都自动出来负罪。薛万彻躲起来以后,李世民多次让人明示他,于是他也出来了。李世民感慨地说:“这些人都能够忠于自己所事奉的人,是义士啊”!便赦免了他们。
武德九年(626年7月10日),李渊任命政变功臣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与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与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恭为左卫率,程咬金为右卫率,秦王府旧臣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太子冼马,论及政变的功劳,以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为第一,分别赐绢一万匹。高祖还特别嘉奖尉迟恭,慰劳他说:“爱卿对于国家来说有安定社稷的功劳。”于是把齐王国司的金银布帛器物全部赏赐给了尉迟恭。
政变之前,太子冼马魏征经常劝说太子李建成及早除去秦王。李建成败亡后,李世民传召魏征,问道:“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的关系呢?”大家都为魏征担惊受怕,魏征却举止如常地回答道:“如果已故的太子早些听从我的进言,肯定不会有今天的祸事。”
李世民原本接收瓦岗军时就认识魏征,知道他是个直臣,也素来器重他的才能。一方面卖给原瓦岗众人一个面子,还有就是为了更好地收伏太子李建成那些人,表示自己的宽宏大度,所以才故意这么样问魏征的。然后,他便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对魏征以礼相待,引荐他担任詹事主薄。
李世民还将王圭和韦挺从巂州(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召回,两人和魏徵一起都担任了谏议大夫。任命政变功臣屈突通为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镇守洛阳。
武德九年(626年7月31日),任命秦王府护军秦琼为左武卫大将军,程咬金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恭为右武候大将军。
武德九年(626年8月3日),任命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
武德九年(626年8月4日),任命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右仆射。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前任中书舍人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侯君集为左卫将军,左虞候段志玄为骁卫将军,副护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右内副率张公谨为左武候将军,右监门率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将军,右内副率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将军。
武德九年(626年7月5日),李渊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
武德九年(626年7月14日),高祖将亲笔诏书赐给裴寂等人说:“朕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尊号。”
武德九年(626年9月3日),李渊颁布制书,将皇帝位传给太子李世民,世民坚决推辞,李渊不许。
武德九年(626年9月4日),李渊传位于皇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在京师长安的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拜李世勣为并州都督,赐封邑九百户。李世勣为避李世民的讳,更名为李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