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光斗和二弟循声跑去,但见马车卡在两颗树中间动弹不得。
墨翟已经将马从车辕中解下来。
“你们来的正好,赶紧把车弄出来。”满头是汗的墨翟立刻招呼道。
墨光斗看到地上放着一把怪异的弩箭,纳闷地问墨翟:“弩箭从哪来的,是你用弩箭射倒的强盗?”
墨翟将弩箭拿起,“军器监的王监司,让我造一个能连续发射的弩箭。我废好多心思造的这把新弩可十连发,但是为了快速上弦,这弓的弹力小射不远。”
墨光斗试了试这把连弩,果然射击距离因弓背弹力小不及常用硬弩的一半。但可瞬间自动摆箭、上弦、击发,快速射光箭匣中的弩箭,近处敌手着实难以闪避。
二叔看了非常高兴,答应帮墨翟改进连弩力道。“仙来峰的紫杉木弹力足,最适合制弓,而鹿的脊背大筋微弹韧性极佳,做弦最优。过些日子,咱进山去找最好的材料。”
墨光斗和二弟费了好些气力,将车掀翻才抬出来,然后将马套上车。三人赶着马车转了好半天,回到大路上。
家人见到墨翟和车马安然返回都安了心。
母亲拉着墨翟身前身后摸了又摸,关切地问:“孩啊,伤着哪没?”
墨翟转圈蹦了蹦,笑道:“好着呢,没甚事。”
一家人合力将棺材抬上车,把散落在地上的东西重新装好,继续赶路。
墨家兄弟对刚发生的事情都心有余悸,他们都确信是母亲的魂魄显灵,及时解救了一家人。虽然谁也没看清魂魄什么形状,他们来不及细究,紧着扬鞭打马往家赶。
路上墨光斗小声询问墨翟,出现的鬼魂是否真上了他的身?
“你们看到的都是幻像。我要不施点邪术,如何镇住那些歹人!”墨翟晃下头说,“强盗们明显是商丘口音,不是咱这边人。一个个身强力壮,不像穷苦出身。”
墨光斗听此一怔,惊慌地问:“难道有人专程从商丘跟来,要害咱?”
“不好说,反正不像劫道的。”墨翟说。
“放着马车不要,确实看不出想劫啥。可咱在商丘没仇人啊!”墨光斗有些疑惑。
“也许是想探探我的本事,说不好那些世家大族不想,国君得能人异士相助。总之,咱以后得低调。”墨翟说。
墨光斗挠挠头说:“还真以为你奶奶显灵呢。你不是通御鬼术吗?”
“光天化日的,那玩意施展不了。”墨翟说。
墨家人经此一劫,虽安全脱险,但也被劫去了钱财,两个弟弟对回乡无钱办老母的丧事发愁,询问墨光斗如何是好?
墨光斗诡异一笑,拍拍棺材,“你们不必担忧,启程前我已想好了万全之策。”
原来墨光斗知道路上不安全,为防不测已提前有所防备。他将办丧事用的钱财,用木板封在棺材底的暗格里。
傍晚时分,墨家人终于在赶回目夷村。
墨家老宅地势高,在那次洪水时受损不大,后有修缮,扔是一处完整的大宅院。村里的亲戚还有周边的邻居,都闻讯赶来。
墨光斗老母的丧事依照当地简朴薄葬的习俗举办。墨家人在商丘的家中已行招魂、休浴、入殓等仪规。在目夷村停灵三日,接受亲朋乡邻吊唁后,便将棺木下葬在老父墨左车的坟茔侧异穴合葬。
彼时宋国已有为过世父母服丧守孝之礼俗,通常服丧期百日,期间衣着、饮食起居要遵照特定礼仪。但平民百姓要进行劳作为生计奔波,只着丧服余礼不守。
葬礼后过了半月,应墨翟改进弓弩的想法,墨光斗欲进山捕鹿伐紫杉木。
仙来峰草木丰茂山里野鹿常见,紫杉树却不多,但也不太难寻。伐木墨光斗在行,但捕猎梅花鹿得请村上的猎户帮忙。
几年没回来,一进山墨光斗感觉仙来峰下,似乎气韵有变。
陨铁坠地的山坡上,堆起许多大石堆,从旁经过时感觉冷飕飕的,似有阴风吹袭。
一位同行的邻居介绍,村中里正请人布的石阵,说总有人来挖宝,破坏了村里风水,期望用石阵驱离外边来人。
墨翟钻进石阵,捡了两条巨蟒的蜕皮出来。墨光斗觉着瘆人,让他仍掉。邻居却说这是上好的药材,能值几斤酒钱。
进山后灰蒙蒙的天竟透亮起来,日光抚慰着山峦,人们都觉身上暖和许多。
不久遇到一群飞鸟,墨翟询问它们可知何处有紫杉木?经他描述枝叶的样子,鸟群分别指引了两个方位,于是众人分头去找。
墨翟则独自离开,与鸟群一起沿着溪流往山崖而去,墨光斗并未多问。
当天傍晚,两根粗有一尺半的上等紫杉木,与一只健硕的公鹿摆在院中。
墨翟早已返回,看到杉木与鹿,他的情绪并不高,众人说笑他也懒得参与。
墨光斗做弓箭虽不多,但是各项工序也都驾轻就熟。制弓弦、修弓胎、熬胶粘望把、铺筋、拉弦等工序每一项都马虎不得,制成一张上等硬弓很费时日。
紫杉木的弓背弹力果然出众,再加上成年雄鹿脊背大筋做的弓弦,改进后的连弩可轻松射二十丈之远,墨翟试过甚是满意。
墨光斗又复制了两把,只是弩机都是铜把件,要去县城找人打造,费了些时间。墨家兄弟对新制的连弩,都爱不释手,笑称再遇到强盗拦路不用害怕了!
有几位周边村的师弟听到墨家兄弟,在国都商丘过得颇为如意,比在偏僻的目夷村好讨生活,投奔墨家兄弟的几位师兄弟也都过得不错,这几人也萌生去国都商丘做工的想法,墨光斗都痛快答应了几人的请求。
过年进入正月,墨家人才返回商丘。
墨光斗将一同来商丘的师弟、徒弟们,都安排进攻木司的作坊里做工。
墨翟将改进好的连弩交予军器监的监司,这把十连发的弩箭,令军器监的人赞叹不已。工师署很快将这款新武器,呈送给国君宋绍公。
路遇强盗之事,让墨翟谨慎低调许多。宋绍公宣他进宫听赏时,墨翟极力推脱,强调连弩乃军器监的工匠一起制成,不能独赏他一人。
在场的太学博士向绍公进言,如此聪慧之人,应该招入泮宫太学,修习经纶六艺,培养成治国安邦之臣,可比其在工师署作坊里对宋国的效用强太多。
宋绍公沉吟片刻,问墨翟可愿入太学,其实不必非往鲁国学儒。
墨翟立刻施礼回道:“小民与武城大儒曾先生已有约定,不好无端食言。将来学儒归来,再入泮宫太学不迟。”
宋绍公未再言语。反而太学博士为墨翟感到惋惜,说武城小地方,非宋都可比,太学里都是公卿大夫家的子弟。言下之意墨翟早结交这些人,对以后他的仕途有好处。
宋绍公听太学博士的话,心中不悦,他正是担心世家子弟在太学里拉拢墨翟。这可是他将来要重用的得力之臣,想削弱六卿三大族,缺不了这样的能人。
墨翟虽有推辞,宋绍公还是赏了他一些钱财。
墨光斗听墨翟到家说,推掉入泮宫太学的机会,十分不解,问他是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