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城内稍显动荡的局势,在双方仿佛心有灵犀的血腥杀戮下,似乎很快得以平息。
不过桑宁深居总管府不出,与坐镇镇守府的拓跋祁山如两头凶兽一般遥遥对峙,斧钺悬颈带来痉挛般的紧张感,让稍稍了解内情的人心惊胆战、惴惴不安。
桑宁如一个老谋深算的猎人,乱局中果断抓住了永安城安危这个筹码,用一根带刺的锁链,牢牢锁住了拓跋宗这头猛虎的咽喉。
猛虎要是挣扎的话,铁刺会深深扎入咽喉,马上就会死;不挣扎的话,铁链便会一点一点收紧,直至慢慢把它绞死。
通过各方一鳞半爪的讯息,桑宁敏锐并迅速察觉到了拓跋宗面临的生死危机。昨晚密会众人时,公然放出的即将起事消息,就是要敲山震虎。
宛如在棋盘上激烈对弈时,向对方的命门遥遥落下一子,然后把接下来的选择权交给拓跋宗,借机察其反应,后发制人。
拓跋宗不是需要时间撤退前线大军吗?
好,我给你时间,但是我要永安城所有附庸兵来换,拓跋宗换不换?
前线本部精锐重要,还是眼前这些附庸兵重要?
结果不言而喻,拓跋祁山选择了前线本部精锐,他也只能选择前线精锐。
今天的杀戮,其实就是双方心照不宣的交易。
桑宁现在起事胜算极小,永安城除了拓跋宗本部人马外,相当多的附庸兵还是听镇守府命令的。
拓跋宗作为主家,这些年的恩威并施、分化拉拢不是没有效果,一盘散沙的附庸兵大部分人绝不敢反抗。
可现在形势改变了,杀戮之下,最起码永安城的附庸兵,是绝不敢再相信拓跋宗分毫了。
以桑宁的手腕,让他们保持中立,甚至拉拢到自己的麾下绝不成问题。
加之拓跋宗前线危机逐渐为人所得知,不久后怕是敢直接兵锋相向了。
桑宁现在用不立刻起事造反,换取自身实力的壮大。
拓跋宗用永安城附庸兵控制权,换取撤兵时间。
这对拓跋宗来说是饮鸩止渴,但又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不过,经此一事,套在拓跋宗这头猛虎脖子上的铁链更紧了。
拓跋宗附庸兵两大精华主体,半石山防线部分由余知行统领,定远城部分现在被桑宁拿捏。
维系拓跋宗不倒的支柱之一,附庸兵精锐们算是落在了外人手中。
就算拓跋宗有幸躲过这次灭门之灾,怕也是要元气大伤,摇摇欲坠了。
其实细细想来,当拓跋宗任命余知行为北营统帅,单独掌管半石山前线大部分附庸兵时,拓跋宗的这根支柱已经塌了。
余知行修为高绝,加之与普通士卒同甘共苦,对修行高手有惑必解,之前在附庸兵中就颇受敬重。
现在被任命为北营主帅,名实相符,统帅大军后必然尾大不掉。
倘若敌军退走,拓跋宗与余知行之间怕立刻就兵戎相见了。拓跋宗不敢、也不会让余知行一个人统领这么多附庸军;余知行也不敢随意放弃兵权,怕拓跋宗卸磨杀驴。
这是个囚徒困境的死结,两方不火并一场,事情是没办法解决的。
说来也是天不予拓跋。拓跋宗今日之衰,非人祸也,实属天命。
短短几年前的拓跋宗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人才济济。
当代宗主拓跋连山年富力强,绝代宗师修为通天彻地,一手裂日穿云拳冠绝天下,被称天人之境下第一人。
其为人豪迈爽朗、雍容有度、礼贤下士,无数英雄豪杰肝脑涂地甘愿为之驱驰。
余知行与桑宁便是被其简拔于微末之间,两人也不负重托,为拓跋宗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现在更是并称为“拓跋双刃”。
更绝的是拓跋连山亲弟拓跋横山也已入宗师境地多年,同样是天下赫赫有名的高手。于是便有“一门双豪雄,兄弟两宗师”的美誉,真是羡煞世人。
虽未得确认,但世人忖度,拓跋宗宗师高手应该不下七八人,端得强横无匹,尽显千年世家大宗风采。
不仅如此,拓跋宗年轻一辈也颇多英才。
宗主之女拓跋若天资绝世,智谋、修为、才情、容貌皆是世间第一等。
其代父总管宗门庶务多年,创黄金台招揽天下英才,极大充实了拓跋宗势力,备受赞誉,千便是被其引入之拓跋宗附庸军高层。
资深长老拓跋祁山三子拓跋远年少成名,为人沉稳且机敏过人,风姿洒脱修为不俗,几乎算是拓跋宗年轻一辈第一人了。
如无意外,拓跋宗下一代宗主定是来自两人之一。
其余拓跋宁、拓跋烈、拓跋月、拓跋夜等也是一时翘楚。
拓跋连山继任宗主没多久,拓跋宗便接连征战,横扫各方,各宗门世家闻风降服,一统北之境成就拓跋宗千年梦想指日可待。
但是命运却给拓跋宗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南方的天宇山出了莫东篱这个超世之英杰。
文交武攻之下,竟然成功整合不知混乱了多少年的碧落穹,然后把触角伸向了北境,让拓跋宗扩张的势头为之一顿。
导致形势急转直下的便是五年前的红水河谷之战。
彼时,天宇山与海魂殿争夺清秋原,拓跋宗趁势举全宗精锐近五十万进攻碧落穹,准备攻其不备断其后路,让天宇山首尾不能相顾,彻底打破莫东篱雄起的势头。
但谁知道天宇山与海魂殿相争是假,莫东篱早以一整个清秋原为筹码,换取双方结盟以及海魂殿主陆放舟出手一次。
陆放舟也是天人高手,成名其实比莫东篱更早,两大天人高手结盟带来的恐怖难以想象。
结果自然不出所料。
拓跋宗与天宇山在红水河谷决战,战况胶着的第三日,莫东篱率部分高手赶到战场支援。
拓跋宗对此早有预料,并针对性做好了准备,宗主拓跋连山、老牌宗师高手太上大长老拓跋覆海,携带宗门至宝成功压制住了对方。
谁知第五日,海魂殿主陆放舟出现在战场,连同潜行而至的海魂殿长老高手,及精锐门人弟子,呈海潮汹涌之势黑虎掏心,直插拓跋宗中军。
天人高手神威难测,加之有多名宗师高手配合,拓跋军中再无人能阻其锋锐。
无数领兵大将被其打伤击毙,以点破面,不过两三日便整个打穿了拓跋军防线,接下来便是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此战,拓跋宗五十万精锐,最终逃离战场的不过十余万残兵败将。
高手们损失惨重,太上大长老拓跋覆海留下断后死于莫东篱之手,当代大长老拓跋岩山则在陆放舟出现的当天便身死当场,宗主拓跋连山重伤仅以身免。
宗门其余中坚高手的损失更是难以计数,与拓跋连山宗主少年时便相识相交多年的附庸兵领袖们,更是几乎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