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我在仙界当庸兵 > 第14章 拓跋往事(下)

第14章 拓跋往事(下)

幸好天下宗门之首大光明境出面调停,才没让莫东篱直捣拓跋宗老巢离忧城。

大光明境也被两个天人高手、两大绝世宗门的结盟给惊到了,自然强势止战。

求和的代价自然十分沉重,拓跋宗割让小半个北境,府涢河中下游拓跋宗不得部署一兵一卒,只能在半石山设防。

这一战几乎打断了拓跋宗的脊梁,一下子让蒸蒸日上的宗门几乎支离破碎。

府涢河中下游丢失,拓跋宗面对天宇山时再无缓冲空间,不得不时刻直面莫东篱的兵峰。

这一次甫一开战,天宇山便直指拓跋宗咽喉便是后果。

两位大长老身死,造成拓跋宗绝顶高手缺失,面对天宇山这样的绝世宗门再也无力主动出击,只能被动防守苟延残喘。

宗门精锐中坚子弟战死众多,人才断层,拓跋宗又不得不更多倚重附庸兵力量,渐渐的一些关键岗位、重点城池越来越被附庸兵控制。

此外,由于老一辈附庸兵领袖们丧生,新崛起的余知行与桑宁便一步步成为新的领袖。

余知行不久前晋位宗师,据传目前桑宁修为也已经摸到宗师门槛,前途不可限量。

问题在于余知行与桑宁是入拓跋宗不过十余年的外来者,他们各有部属、自成一体,并不是完全依附拓跋宗。

拓跋宗对他们既用也防,迫不得已分别扶持两人,一为都统,一为总管,并不时做些针对性的安排让两家无法合流做大。

既如此,他们对拓跋宗也自然心有疑虑,不像之前的附庸兵那样如臂使指。

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拓跋宗毕竟是主家,是传承千年的绝世大宗,有足够的权位、功法、灵宝、豪宅、金银、庄园、土地、美女来分化拉拢两人的下属。

大家求的不就是这些吗?

你们两位心怀大志,清高看不上,其他人呢?

只要你有欲望,拓跋宗有足够的东西来笼络。

驾驭附庸兵本就是世家大宗们的拿手好戏与必备技能,早就练习的炉火纯青了。

就算是余知行与桑宁两位本人,拓跋宗高层相信,迟早有一天会找到一条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道路。

他们两个都是聪明人,当今乱世,龙蛇起陆,与拓跋宗精诚合作才是最优解,他们会找准自己的位置。

可惜时间太短了,莫东篱虽然顾忌大光明境暂时没有对拓跋宗出手,但私下里的小动作却接连不断。

分化拉拢下属附庸兵,斩断商贸交往道路,资助被灭世家宗门余孽,致使北境各地反拓跋氏叛乱此起彼伏,商业获利逐渐萎缩,这便是其疲敝之策。

谁都知道,待到时机成熟,莫东篱定然会挥军北上,发动雷霆一击,彻底终结这个传承千年的拓跋宗。

虽然这些小型叛乱并没有造成重大动荡,却也让拓跋宗疲于奔命,难以有效休养生息,同时也让余知行与桑宁两位新贵战功不断,在附庸兵中威望日足。

红水河谷之败,加上这些年的叛变不定,让附庸兵对拓跋宗前景产生了怀疑,不少人为自保自发抱团簇拥在那两位周边,就像两颗毒瘤生长在拓跋宗体内。

拓跋宗不敢,也无法在莫东篱虎视眈眈下清除两人,只能不断怀柔安抚,生怕一不小心祸起萧墙,那就真万劫不复了。

好在两位一直都算恭敬,特别对于宗主拓跋连山的命令无不遵从。

据传,拓跋宗主有意将其女拓跋若嫁给余知行,同时让桑宁总管入位长老院,给予两位分封建制的实权,以图将附庸兵势力真正整合进拓跋家,挽回宗门颓势。

但此举遭到了拓跋宗核心实权派的反对,因为余知行一旦娶了拓跋若,桑宁如果入了长老院,那么拓跋宗将来还属不属于拓跋氏可就两说了。

拓跋若修天资卓绝、智谋超群,本身就是下任宗主的热门人选,有了余知行的协助,登顶宗主之位几无意外。

虽说拓跋宗历史上也出现过女宗主,但其丈夫却都是平庸之辈,为的就是防止拓跋氏大权旁落。

余知行可不同,其本身修为极为深厚,又是附庸兵领袖,爪牙众多,不是没有跟脚的,可不会成为任人摆布的玩偶。

接下来的戏码傻子都能够想到,余知行与桑宁两位外姓实权派长老联手,拓跋宗下一任宗主给余知行与拓跋若的孩子,桑宁晋为大长老。

两人联手直接分了拓跋宗不好吗?

难道拓跋若还会反对自己的孩子接任宗主?

这种外姓夺宗的事拓跋氏见得多了。

所以,拓跋宗核心实权派几乎用逼宫的手段,断了拓跋宗主这个疯狂的念想。

拓跋祁山有时会想,拓跋宗今日之衰,虽然源自天宇山、海魂殿联手带来的红水河谷之败,但有没有自身内里的原因呢?

当然是有的。

拓跋氏拓跋宗,以姓氏为宗门之名,兴盛千年确实无上荣耀,但家族式宗门是不是把自身发展道路走窄了?

拓跋宗关键岗位几乎都是拓跋氏弟子,他们对宗门忠诚毋庸置疑。

拓跋宗本部军确以百战不退、坚韧顽强闻名天下,红水河谷之战就是明证。

两大天人高手联手领军突击,拓跋军败而不溃,始终维持阵线,断后弟子死战不降,最终给宗主带领核心弟子逃离战场争取到了时间。

这等表现着实震惊了整个天下,其他任何一支军队面临此种困境,怕早就整体溃散,进而全军覆没了。

可拓跋氏子弟并不都才华出众啊,不少人尸位素餐,是碍于情面、血缘或者交易才在那个位置上的。

千年家族式宗门关系复杂,这是免不了。

就连素以铁面清廉著称的他拓跋祁山自己,也出于各种原因,给不少不成器子弟安排肥差,更何况他人。

余知行与桑宁这样的人,就算在天宇山、海魂殿这样较拓跋宗更胜一筹的绝世大宗,也有极大的可能直接登台入阁成为长老,称雄建制一方,掌握无上权柄。

但在拓跋宗这样的家族式宗门,外姓想要再进一步却是极为困难,宗主拓跋连山有心却无力。

拓跋宗是整个拓跋氏的,可不是他拓跋连山自己的,他首先是拓跋氏的家主,然后才能是拓跋宗的宗主。

似乎全天下家族式宗门慢慢变少了。

放眼望去世间顶尖宗门中,貌似只有拓跋宗一家了。

想到这里,拓跋祁山变得忧心忡忡起来,难道拓跋宗确实已经不合时宜了?

门外亲卫们换岗的脚步声铿铿作响,夜深了,这难熬的一天即将过去。

坐在镇守府大堂中的拓跋祁山微闭双眼,在听三子做情报汇总。

他走神了。

想了许许多多的事情,甚至有时在思考要不要直接动手宰了桑宁,然后率军冲到半石山前线,合兵一处与莫东篱一决生死,再也不要忍受这种煎熬了。

拓跋氏生如烈日般绚烂,死应该如同晚霞般多彩!

绝不窝窝囊囊的被家奴们逼死!

不过桑宁确实是个懂得控制节奏的好猎手,虽然私底下串联不断,却没有大规模调动部众。

甚至对一些于自身关碍不大的命令也会遵从,特别是对事关保障前线撤军的任务执行的非常彻底,这让拓跋祁山迟迟难以下定决心与之翻脸动手。

风暴前的宁静、杀戮前的肃寂,压的人发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