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完成对九龙仓和和记黄埔的收购后,听着下属们各自的汇报。
来的人不多,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汇报收购后的整理进度,包括递交退市申请以和股权更改信息及人员安排。
负责整理进度的下属率先开口:“李总,退市申请已经按照规定流程递交,目前正在等待审批。股权更改的相关手续也在有序推进,预计很快就能完成。人员方面,我们已经初步拟定了新的组织架构和岗位安排,正在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
李博微微点头,目光专注地看着汇报的下属,问道:“在人员沟通上有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下属迟疑了一下,回答道:“有部分老员工对新的岗位安排存在一些疑虑,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但我们正在努力解释和安抚,争取达成共识。”
李博皱了皱眉,说道:“一定要处理好人员的问题,不能让内部出现混乱。对于那些确实有能力但对安排不满的员工,可以适当调整,但原则是要保证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
面对大大小小的问题,李博逐一认真回答并安排,等安排完,已是临近中午,恰好,这个时间段也正好是另外一波人的汇报时间。
李博看着眼前这两个人,年轻而朝气蓬勃。他们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坚定和渴望,仿佛有无尽的能量等待释放。虽然他们是当时临时招募进来的,但在工作中展现出的对安排的高效执行以及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捕捉能力,让他们从众多人员中脱颖而出。
而对面的两人,则充满着崇敬的目光看着李博。从声名不显,到现在的盛名远播,如此短的时间,如此高的成就,真的是难见前人后者。在他们心中,李博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令人敬仰又难以企及。
其中一人忍不住开口说道:“老板,您的每一个决策都如同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能在您的麾下工作,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另一人也紧接着说道:“是啊,老板。您的商业智慧和果断魄力,让我们深感佩服。我们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您的期望。”
李博微微一笑,说道:“你们的表现也很出色,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们,一起努力。”
说完,李博关心地问道:“你们中午吃饭了没?我这边提前安排人送餐了。香港的美食,种类太多了,怕你们跟我一样有些吃不惯,就没有考虑你们两人。”
两人对视一眼,连忙说道:“老板,已经吃过了,不过您不用这么费心的。”
可就在这时,其中一人的肚子却不争气地叫了起来,“咕噜咕噜”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两人顿时尴尬不已,红着脸讪讪地笑了。
李博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别逞强啦,肚子都叫啦。工作再忙也不能饿着肚子。我初来香港时,面对这五花八门的美食,还真有些不适应。就怕没照顾到你们的口味。”
其中一人赶忙应道:“老板,您太体贴了,其实我们没那么讲究的。”
李博爽朗地笑了起来:“哈哈,那可不行,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嘛。”
另一人也笑着说:“谢谢老板关心,能跟着您做事,真是我们的福气。”
李博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说道:“别这么说,大家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可不能亏待了自己的身体。这样,你们先去楼下好好吃顿饭,再回来汇报工作。”
两人感激地点点头,转身离开。半个多小时后,两人再次回到李博的眼前。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情,精神也显得更加饱满。
李博微笑着说道:“你们俩,谁先汇报?”
其中一人看起来很斯文,他身材修长,穿着一身整洁的西装,白净的面庞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眼神清澈而明亮。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额前的几缕碎发更增添了几分儒雅的气质。
李博看着他,记得小军提起过,是个地地道道的香港本地人,上过学,读过大学,毕业于香港大学。鉴于当时形势,后来安排做个负责人,当时完全是临时性的,至于后面的事怎么发展,谁也不好说。
李博说道:“好,那你先来。”
这人应声道:“谢谢老板,我叫龚宇,主要负责在远东交易所和九龙交易所交易的事务。”
龚宇说道:“老板,按照您这边的指示,我们后续安排人陆续开了大概接近 1000个个人账户。而且也招募了一部分人,这部分人员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也都签署过保密协议。之后我们向花旗银行和渣打银行这类大型外资银行,通过现金存取的方式,我这边成功融资了 5 - 10倍,融资总规模接近 180亿港元。不过,由于前面一段时间股市活跃,加之有海外资金流入,据我们部分人员反映,去融资和办理业务时,附近有美林证券和巴克莱银行的业务员,推荐我们去那边开户,并有优惠。另外,瑞士银行那边也有情况,出现了很多豪车进出。”
听到这话,李博瞬间警惕起来。他眉头紧锁,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思索。心中暗想:“难道是因为我的动作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还是对面的中国大陆,有了什么大动作?亦或是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
心中盘算着:“看来以后还是得与香港上流社会多交流交流,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另外,也确实得建立一个完善的情报系统,不能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
龚宇接着说道:“拿了这些融资后我们,便根据形势提前大量买入。加上媒体的报道,当时还有大机构大量卖出,并有立法局官员说会出具相关法律,避免再次出现 73年的股灾,更有专家发言,后面有人跟随大量卖出,从恒指 1625.5点,一路跌到 1441.87点时,这时开始传出九龙仓和和记黄埔即将被收购的消息。当时探听到是一位华人,大家都不相信。”说道这时龚宇带着崇拜的目光,加上激动的神情,说道:“老板,你不知道香港虽然是被割让出去的,但我们这些华人,都不认这个,即使出去带着个英国国籍,但我们内心里还是认自己是个中国人。”
李博听到这里,心里感慨到,中国认祖归根是真的,对统一的认同感也很高。
龚宇接着说道:“没过多久从汇丰那边传出这事可能是真的,当时九龙仓和和记黄埔,不知道什么原因暂停了交易,但这也彻底震惊了整个香港。随后直到发出收购邀约时,整个香港彻底沸腾了。交易所内虽然买不到这两支股,但其他英资股像感觉到什么,整个股票市场上涨速度简直超出惊人。”
龚宇越说越激动,额头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老板,您想想,那场面,简直是人山人海。交易所里挤满了人,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最新的消息。那些英资股,就像是被点燃的火箭,一路飙升。投资者们疯狂地抢购,生怕错过了这难得的赚钱机会。”
他喘了口气,继续说道:“那段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件事。茶餐厅里,出租车里,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在议论。有人兴奋地欢呼,有人懊恼地叹息。而我们,就在这股浪潮的中心,引领着风向。”
龚宇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仿佛又回到了那惊心动魄的时刻。“老板,这不仅仅是一场商业上的收购,更是一种象征,一种华人在香港金融界崛起的象征。它让那些一直高高在上的英资企业感受到了压力,也让我们华人扬眉吐气。”
他挥舞着手臂,声音也提高了几分:“那些日子,整个香港都沉浸在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氛围中。每一个数字的跳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而我们,就是这场风暴的制造者。”
龚宇停下来,喝了口水,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老板,这一切都像是一场梦,但又如此真实。我们创造了历史,也让世界看到了华人的力量。”
李博静静地听着,心中也是波澜起伏。他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龚宇接着说道:“直到在交易所看到电视台上您的画面,后面没过多久,就证实正式对九龙仓完成了收购,并有相关证人拿出了实质证明。那一刻,整个香港股票交易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热之中。”
龚宇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那段激情时刻的回忆。“老板,您能想象那场景吗?交易所里人头攒动,每个人的眼睛都紧紧盯着大屏幕,那上面滚动着的数字仿佛有了生命,跳跃着、奔腾着。当收购成功的消息确凿无疑地传来,整个交易所瞬间被点燃了。”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描述道:“人们欢呼雀跃,声音震耳欲聋。那一刻,所有的疑虑、所有的担忧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兴奋和狂热。只见买没见卖的,那汹涌的买盘如潮水一般,势不可挡。”
龚宇的双手在空中比划着,试图更生动地描绘出当时的情景。“恒指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飙。它直接瞬间超过了 1973年的 1700多点,达到了 1900多点。那数字的跳动,不再仅仅是数字,而是人们心中希望的火焰在熊熊燃烧。”
“交易大厅里,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狂喜。有的紧紧拥抱在一起,有的激动得泪流满面,还有的兴奋地大声呼喊。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一个属于我们的时刻。”龚宇的声音充满了自豪。
当时“电话铃声响个不停,接线员们忙得不可开交。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紧张而又喜悦的气氛。那些平日里冷静沉着的交易员们,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跟着人群一起欢呼。”
“老板,那场面真的是太震撼了。每一个人都被这股强大的力量所席卷,仿佛置身于一场狂欢的盛宴。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您的英明决策。”龚宇的目光中充满了对李博的敬佩。
然而,龚宇紧接着说道:“然而这不是最壮观,最激动的。当天下午,大量的人提前收到消息完成了对和记黄埔的收购。整个香港四大股票交易所,完全直接无法处理那庞大的交易量。”龚宇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有些急促,他的双手在空中不停地比划着,试图更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的场景。
“老板,您能想象吗?那简直是一片混乱而又狂热的景象。交易所里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人们的呼喊声、叫嚷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将屋顶都掀翻。每一个交易窗口前都挤满了人,工作人员忙得焦头烂额,却依然无法满足人们的交易需求。”龚宇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满是兴奋的红晕。
“那段时间,整个香港都陷入了一种疯狂的状态。大街小巷里,人们谈论的都是股票。不管是上班族、老人还是孩子,似乎每个人都变成了股票专家。餐厅里、公交车上,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在讨论着买入和卖出的策略。”龚宇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成就感。
“我们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一刻也不停歇。同事们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地处理着交易。电子行情表上的数字不断跳动,让人眼花缭乱。”龚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摇了摇头。
后面“恒指突破 2000点,到达 3425.41点,可大家也不怎么关注指数的变化,关注的只是如何买入。场内买不了,大量的人开始场外交易。那时按照您的指示,我们开始大量的卖出。因为量太大,直到今天上午依然还在处理中,今天大家冷静了点,所辛不过交易所那边依然处于火热中,我过来的那会大概已经快要卖完了。”龚宇喘了口气,继续说道。
经过初步计算,扣除手续费和佣金,此次盈利数额达到了 147.45亿港元。加上刚开始买入的部分,后面卖出了 30%。而后按照您的指示,用 5%的市值练手,现在我负责的那部分在高位卖出了 20%。目前持有市值接近300亿。具体数据按照您的要求,只能口述,因担心出现意外就没有带过来。
“老板,那几天真的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在这股金融浪潮中拼搏,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好在有您的指挥,我们才能在这混乱中保持清醒,抓住机会,实现了巨大的收益。”龚宇的目光中充满了对李博的感激和钦佩。
龚宇停顿了一下,看着李博,仿佛在等待他的回应。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龚宇略显急促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
李博听完龚宇声情并茂的述说,心中盘算了一下。恒指突破了 2000点,按照历史,重回 1700点那是几年后的事了,1980年后才有可能。至于现在到达3425.41点,那个是虚数,不是实数。正常情况下有卖有买才是正常的,一直买不卖这风险很大,很容易形成股灾。
李博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街景,思绪万千。他想到,一直买而不卖,这种极端的市场行为所隐藏的巨大风险。一旦市场风向转变,恐慌情绪蔓延,那将是一场无法收拾的灾难。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深邃地看着龚宇,说道:“龚宇啊,这次的情况看似一片繁荣,但实则危机四伏。恒指少了九龙仓和和记黄埔,指数上涨压力更小。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也算是把英资和其他外资上市公司给吓到了,害怕自己手里的公司给收购下去了,只能是加大力度买入了,借高利贷都得买。”
李博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但以后再想这样搞,怕是很难了。上市融资可以,上市卖公司不行。这种模式难以持续,市场不会一直如此疯狂。我们这次算是幸运,但不能总是依赖这种极端的方式。”
李博走到办公桌前,坐了下来,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表情凝重。“这次的成功,让我们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警惕。未来的市场监管可能会更加严格,竞争对手也会对我们更加防备。我们必须要调整策略,寻找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他苦笑了一下,说道:“这算是有好有坏吧!好的是我们在这次浪潮中赚得盆满钵满,坏的是未来的路可能会更加艰难。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要保持清醒,居安思危。”
李博抬起头,看着龚宇,目光坚定地说:“龚宇,我们要从这次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长久立足。”
龚宇认真地听着李博的话,频频点头,他深知李博的担忧不无道理,也明白未来的挑战将会更加艰巨。
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沉重起来,两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思考着未来的方向和应对之策。
李博转过头,说道:“张强,你说说你那边。”
张强身材高大,肩膀宽阔,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他的面庞轮廓分明,一双浓眉下是深邃而锐利的眼睛,仿佛能够洞悉一切。此刻,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严肃,整个人显得格外专注。
张强说道:“老板,我负责在金银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证券交易所那边,我这边的情况,与龚宇差不多。前期用 5%的市值金额练手,情况并不是很好。当时我心里也很着急,后来与龚宇联系,我们决定共同协同操作。后面的操作稍微胆大了一些,不过还好,最终盈利了 150.12亿港元。”张强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
李博看着张强,心中暗自思忖:张强看起来稳重,这次前期的不佳表现倒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不过能及时与龚宇协同合作,扭转局面,也足见其应变能力。与龚宇相比,龚宇更为灵活激进,而张强则更注重稳健。
李博开口问道:“张强,为何你前期的操作不太理想?而后边盈利还比龚宇那边多了接近 3亿港元?”
张强微微低下头,沉思片刻后说道:“老板,前期我主要是对市场的某些变化估计不足,导致操作上有些保守,错过了一些机会。但后来与龚宇交流后,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市场趋势和潜在机会,所以在后续的操作中果断加大了投入,并且更加精准地把握了时机,这才实现了更高的盈利。”
李博点了点头,说道:“嗯,看来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至关重要。那你们后续对于资金的运用和业务的拓展有什么新的想法?”
龚宇和张强对视一眼,龚宇率先说道:“按照老板您的说法,目前指数偏高,我们可以大量卖出,留部分仓位就行。待后面市场恢复理性了,股价回归实际价值时,我们再大量买入。另外,近段时间由于香港股市大涨,吸引了很多大量的外资流入,造成港元升值,我们可以短时间内在汇市里大量买入港元。”
张强接着补充道:“没错,老板。现在的市场过热,风险在不断积聚。及时卖出能够锁定利润,降低风险。而且港元的升值趋势明显,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李博细想了一下,觉得这想法不错。不管股市是什么情况,实际价值是很重要的一点。虽然未来恒指会超过 3万点,但那是经过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现在嘛!情况可不一样。
李博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心中权衡着利弊。他深知这次的决策至关重要,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和资金安全。
“目前港股市值超过了 3000亿港元,我们持有 34%的份额,有 1020亿港元。要是前段时间不卖,40%多的份额,那便是极为很容易超过千亿港元。但那只是假设,当时不卖的话,也得归还巨额融资,毕竟金额太大了。留个 10%的仓位,现在大概有 100亿港元的规模,到时大量卖出了,这个 10%的份额,能保留 50亿港元市值都算不错了。”李博缓缓说道。
龚宇和张强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
李博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着他们:“所以,我们要控制节奏大量卖出,只留 10%的仓位。”
龚宇说道:“老板,您考虑得周全。我们会按照您的指示,稳步推进。”
张强也表态:“是啊,老板。我们会谨慎操作,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运用。”
李博坐回椅子上,松了一口气:“好,那你们就行动起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随时调整策略。”
讨论结束,龚宇和张强走后,办公室里只剩下李博一人。他靠在椅背上,轻轻闭上眼睛,脑海中思绪如潮。这次的决策无疑是大胆的,但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在心中默默复盘着整个计划,思考着是否还有遗漏的地方。
之前的剩下的71亿多港元,分别给了龚宇和张强各自30亿港元,也是看看他们各自的能力,现在短期看来,都还行,60亿港元加杠杆,接近500亿港元的天量买入,扣除手续费盈利了297.37亿港元,盈利率超过70%,想到这里,李博的嘴角微微上扬,可这喜悦只是短暂的,他深知投资市场的风云变幻。
至于收购的 25亿港元资金,现在都还没有给汇丰,汇丰那边也不怕,毕竟这收购信息已经人尽皆知了,早给晚给都会给。李博心里清楚,汇丰作为金融巨头,有着自己的考量和耐心。但这也让他不得不时刻关注着与汇丰的这笔交易,确保一切顺利进行。
至于持有34%香港股市份额1020亿港元,卖出了40%的份额,大概加起来接近408亿港元,龚宇和张强没怎么说卖出了接近千亿港元,市场是什么情况,但足以说明市场是疯狂的,香港昨年的gdp也才突破128.76亿美元没多久,今年可能会突破150亿美元,历史上1981年香港gdp是突破到了310.6亿美元,而1970年的香港gdp才38亿美元。
李博不禁感叹,香港经济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而如今大量的外部资金涌入,推动着股市的繁荣,可这繁荣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危机呢?他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缓缓踱步,眉头紧锁。
李博深知,这些外来资金的涌入并非毫无目的。它们追逐着高回报,一旦市场的风向转变,这些资金可能会迅速撤离,引发股市的暴跌和港元的贬值。而香港经济的高度外向型特点,使得其在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时,往往更加脆弱。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都市景象,心中却充满了忧虑。街道上的人们行色匆匆,车辆川流不息,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但李博知道,这表面的繁荣之下,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李博回到办公桌前,拿起一支笔,在纸上随意地划着。
这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李博接起电话,听着对方的汇报,脸色愈发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