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救了三次的美男子竟是太子殿下 > ☆44.送木簪

☆44.送木簪

送木簪

弦月高升,玉兰宫。

张贤妃见圣上心情不错,依偎在他怀中柔声道: “圣上,盛儿最近又长大不少,臣妾想着该给他寻一贴心王妃。”

圣上并未睁眼, “随你。”

知道圣上并不重视康王,张贤妃还是柔声道: “盛儿一直以太子殿下为榜样,但太子殿下在毁掉与孟家婚约一事上却是做得有欠考虑。”

圣上声音低沈缓慢道: “太子的事,你别管。”

张贤妃似没感受到圣上的不耐烦,还是继续说: “是,臣妾会继续暗中照顾太子。但孟家掌管着北疆军,为了不让孟家生了异心,倒是可以让盛儿娶了……”

不等张贤妃说完,圣上就推开怀中美人,头也不回地起身离开, “贤妃禁足玉兰宫一年,不准见任何人。”

捂着火辣辣的脸颊,张贤妃紧抿双唇,瞪红了眼,心中冷笑,不见任何人不出明日,圣上就会亲自登门,谁叫她的脸是他的最爱,这可是他第一次打她,而且还是打脸。

张贤妃并没有立即处理脸上的红痕,而是任它红肿,变得触目惊心,她要看看到时候伤心悔痛的人到底是谁。

可是,让张贤妃没想到的是圣上一连十日都未踏足玉兰宫,这时张贤妃才慌了,可她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不该如此啊,圣上怎会不来看她

没过多久,经钦天监推演,太子迎娶镇北大将军之女的婚期定了下来,举国同庆。

一些曾风闻圣上下旨废掉太子与孟钰婚约的人都不经吓出冷汗来,看来是他们想多了,北疆军那么重要的砝码,圣上怎会让它旁落

曾打算迎娶孟钰的吴王反而异常淡定,一点惊讶愤怒也不见。

康王曾得张贤妃提点,知道迎娶孟钰将让他在圣上心中占据更重的位置,但母妃一提此事就被圣上禁足,他到现在都没能见到母妃。

多次到吴家求助,康王都没能敲开吴家的大门,即使是吴嘉悦也没见他。他就不信太子来求助,吴家也会这般无情。

张家的人都是一群废物,都指望着母妃为他们捞好处而不出力,一个站出来帮衬他的人都没有。

康王更不敢去找圣上求情,圣上历来对他冷淡,他常常笑着在圣上面前撒娇装憨,但他知道,圣上并不喜他。

借着恭贺太子的机会,康王向太子提起张贤妃的事, “太子哥哥的婚事如此重要,定不想让芙蓉宫里的那位操办,我母妃早为哥哥准备了许多。”

太子笑笑,没有接话。

康王继续讲张贤妃如何贤惠,如何用心,如何亲自为太子绣贴身衣物……

收起卷轴,太子揉了揉额间,嗓音清冷, “你还有什么事”

“太子哥哥,求您让母妃为您操办婚事吧!”康王已经开始用袖头拭泪。

太子依旧面无表情, “李盛,你该知道子不言父之过。”

拭泪的胳膊僵在半空,康王带泪的脸僵在那里,一时未作反应。

“孤的婚事自由礼部操办。”太子说完,就挥手让他离开。

明内侍监上前架起康王就往外走,在康王想挣脱再去吵扰太子时,他低声止住不安分的康王, “太子要静休。”

康王被拖着离开,他回头眼巴巴看到的就是太子以手撑额,靠在桌案上休憩。

太子想不通素来宠爱张贤妃的圣上为何会突然禁足张贤妃一年之久,不过他也不愿去想通,只不过一张相似的皮囊而已,他早不会被张贤妃的脸迷惑,他的母后是不可取代的唯一,不是张贤妃学得来的。

明内侍监再回来时,手里已端来一碗雪梨川贝羹。

已经喝烦这个,太子瞧都未瞧一眼, “不喝。”

“殿下,这雪梨和川贝都出自北疆,是太子妃娘娘专程命人送来的。”明内侍监直接使出了杀手鐧。

太子无法抵抗这一绝招,唯有弃械投降,乖乖拿起玉碗喝光孟钰滚烫的心意。

亏她还记挂他的身体,虽然他身体没事,但喝完她的心意,太子浑身都立马变得有劲,刚刚因康王的聒噪而疲乏的身体都变得精神奕奕。

明内侍监见太子露出甜蜜幸福的表情,心中感触极了,皇后娘娘在天有灵,看到太子和太子妃心意相通,定会宽慰放心。

*

吴王府,书房。

转动着手中做工精致的木簪,吴王: “把这木簪还有信送去东宫。”

“王爷,这能成吗”说着,张甲就将木簪和信揣入怀中。

吴王见张甲畏首畏尾的样子就来气, “哼,当初不是你提的这主意”

“王爷,这周靖就如此可信吗”张甲倒不是不信自己提的主意,而是不信任周靖这个外人。

在吴王眼中,张甲和周靖没什么不同,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要他真是个有本事的,用了又何妨”

既然周靖都千里迢迢地送来了木簪,他不用就真是傻子了,即使木簪无用,他也可以用来试探太子,吴王早思量好了如何利用这木簪。

张甲见王爷如此自信,忙行礼, “王爷就等着好消息传来,属下告退。”

但在即将出门时,张甲又转回说起一事, “王爷,宫中传来消息,贤妃被禁足是因为她求圣上让康王娶孟家女。”

吴王点头, “本王知道。”

“听说康王也想娶孟家女。”张甲担心吴王的如意算盘打不响。

“哼,那是他们母子在痴人做梦。”吴王是一直都看不上那一对墙头草似的母子,孟钰是他们想娶就娶的首先圣上就不会答应。吴王根本就瞧不上李盛的野心。

虽不知吴王为何这般自信康王没有威胁,张甲还是接受任务就告退了。

还不等吴王畅想太子被威胁后会作何反应,就见高内侍闯进了书房。

看到素来平稳的高内侍如此火急火燎,吴王皱眉, “何事”

高内侍胖胖的身体止不住地轻颤,喘了几口气后, “王……爷……不好了……”

吴王不耐听这些多馀的话, “说重点。”

赶紧把话讲连贯,高内侍回道: “青菱娘子被王妃……抓走了……”

吴王从椅上直坐起身来,紧盯着高内侍, “什么”

终於恢覆平静呼吸,高内侍急忙解释: “王妃身边的刘嬷嬷持带人闯进东阁。”

“东阁里的人都是死人吗”吴王很是生气。

这可真不能怪东阁的守卫,高内侍如实以告, “青菱娘子本待在东阁里未出,可刘嬷嬷压着红绡娘子出现后,青菱娘子就主动站出来跟刘嬷嬷走了。”

“她怎么还真成了小傻子。”吴王叹气, “什么时候的事”

“半个时辰前。”

吴王双眸喷火地看向高内侍, “你怎么现在才来报”

高内侍也是心中有苦说不出, “您一回府就进了书房,不准任何人靠近。”

“把熙和院给本王围了。”吴王冷静了下来。

“王爷,不可啊!”

“想活命,就乖乖照做。”说完,吴王就甩袖而去。

*

东宫,书房。

太子每日必到静室为先皇后念一遍祈福经,木簪和信已被夹在佛经中。

李益并未翻那佛经,而是打扫静室的明内侍监见佛经鼓囊囊的,才找出木簪和信。

看完信,李益紧捏着木簪,心想给他送信之人真是又蠢又坏。

送信的背后人知道孟钰曾在桃源救了他,连他冒用“吴启希”身份的事情,那人也一清二楚,甚至那人还拿到了他亲手雕刻送给孟钰的木簪,那么这人是到过桃源并且和孟钰认识的人。

但那人不知的是孟钰是以“赵金玉”的名字认识的他,而且孟钰以“赵金玉”的名字来过京城并进了东宫做他的贴身侍卫。

此信告诉李益,孟钰是孟将军府上管家的女儿,孟钰在写信人手上,如果李益不乖乖听话的,写信人就会伤害孟钰。

为了知晓那人的背后目的,李益假意受到了威胁。

*

北疆,镇北大将军府。

自从知晓自己与李益的婚约并未取消,孟钰就开始安心备嫁,收拾自己的东西,结果她翻遍了房间也没找到李益送给她的木簪。

小蛮看见向来爱洁的小姐把房间翻乱还不收拾,忙拉住还在翻找首饰盒的孟钰, “小姐,你在翻什么呢”

“木簪。”孟钰抽回手,又开始翻找,她明明记得自己从京城回来后就将木簪放在首饰盒底层,怎么会不见。

好在孟钰背对着她,小蛮的脸色有一瞬间的不自然,待调整好后,嘟囔道: “小姐怎么也丢三落四了。”

“还有谁丢三落四”孟钰头也没擡地问。

小蛮却跺脚,娇蛮道: “小姐真坏,明知故问。”说完,她就又跑出了房间。

孟钰回头看了一眼,有些莫名其妙,然后才想起二哥就经常丢三落四,小蛮为二哥绣过许多汗巾,只是二嫂本分温柔,是个好妻子,也不知最后,二哥会怎么对小蛮。

苦寻许久而不得,孟钰几乎将房间翻了个底朝天,为遗失的簪子头痛不已,想着以李益那股子小心眼和霸道,他要是知道她弄丢了他亲手做的簪子,定会暴跳如雷,最终她决定自己覆刻一枚簪子。

簪子的模样,孟钰记得一清二楚,但她不似做过木鸟的李益,一动起手来做木簪,她还是手忙脚乱,作废许多簪子后,她终於得到一枚相似的木簪。

这回,孟钰没有把新木簪放入妆匣里,而是揣入怀中随身带着,她可不想再为了做簪子而手磨出血泡。

————————

阿益:娘子真爱我。

阿钰:这个木簪……

阿哲:木簪嘛……

青菱:王爷,你在干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