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第二日
一缕阳光透过窗缝照进屋内。
简兮醒来, 披衣起身,发现书案前的人已不在。
屋子被人占着,诸葛亮后半夜肯定是去哪间厢房睡觉了。简兮无奈一笑, 自己还是去找李总管帮忙, 重新安排一间房吧。
她推开房门, 守在外面的小环立刻迎上来,朝她俯了下身说:“姑娘早。”
“你可别,以前在蜀中什么样现在就什么样。待会儿我就找李总管,请他帮我收拾一间屋子。”她算是知道府上的人为何突然对她客客气气丶恭恭敬敬,原来是把她当成丞相的枕边人。
小环微笑着说:“全听姑娘的。”
“丞相呢?”
“在西厢房,还未起身。”
简兮对小环说:“带我去厨房, 我做一碗热汤面送去。”
西安有很多出名的面食, 简兮埋头在竈台前忙活, 小环帮忙打下手。
和好面,调完汤,香味扑鼻。简兮刚准备把拉面下锅, 就听院子里传来一阵骚乱。
“姑娘稍等, 我去看看。”小环擦擦手跑出去, 过了一会儿转回来,对简兮说,“好像是丞相下令关闭府门,侍卫正在寻人。”
“什么情况?难道府上过贼了?”
小环摇摇头说:“不清楚, 只听说丞相起身后回房间,刚进屋不久, 立刻喊来侍卫。”
简兮有条不紊地加着调料, 边尝味道边说:“估计是丢了重要物品或者机密文件,放心吧, 这么多侍卫出动,肯定能抓到贼人。”
没想到话音落,那群侍卫就……把厨房围起来了?
侍卫头领楞了片刻,咳了下嗓子,高声说:“丞相,人找到了。”
简兮手里还拿着调料罐,诧异地看着诸葛亮大步迈进厨房。
不是说君子远庖厨么,何况还是一国丞相。难不成贼藏在厨房?她和小环一大早过来,哪看见什么可疑人?
“这里有贼?”简兮左顾右盼。
诸葛亮站在她面前,神色冷峻,不说话。
简兮怔了一瞬,微微睁大眼睛。难不成这些侍卫是来寻她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诸葛亮进屋没看见人,以为她跑路了?
简兮扯了扯嘴角。我去,都多少年前的烂事儿,他还没揭过去?
“呲……”
煮面的水沸腾开,锅盖被顶起来,有水哗哗溢出,溅在锅边上直冒气。
简兮赶忙揭锅盖,手被冒出的水汽烫了一下。
她吹吹手背,皱着眉头,故意装出一副很疼的样子分散他注意力:“唔,想煮碗面条讨好你一下,也太难了。”
诸葛亮牵过她的手一看,并未发现烫伤痕迹,便放开手。
门外的侍卫已经离开。
不安的心逐渐放下,他叹口气对她说:“你以后不必做这些活了。”
简兮认真道:“我不是做杂活,只是单独想做饭给你吃。”
看来自己昨晚说的话,并没有真正让他放心。
“你放心,小环跟着我呢,我不会跑的。”
诸葛亮身形一滞,刚要说话,这时候,李总管提着衣摆走进厨房,躬着身子上前,对他说:“丞相,司徒将军来了。”
诸葛亮略一点头,然后对简兮说:“我去去便回。”
“嗯,等你来用早饭。”
简兮坐马车进入长安起,系统示警已经响了三次。改变人物关系丶篡改剧本,她真是干了个遍。
她从最开始的紧张小心,变为坦然受之。毕竟只是警告,没有变天,没有天雷,也没有强制让她退出。
之前在木门道她已经改变剧情了,现在的情节恐怕是副本原先没有的,全靠她自己一点一点续写出来。
系统虽然报警,但没阻止,可能也是阻拦不住,任凭她自由发展。
可这毕竟有违现实,简兮还是有点担心。如果说之前的副本是开卷考试,那么现在她面前连试卷都没有,她成了出题人之一。她不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切只能跟着感觉走。
周围的人物关系也变得扑朔迷离。
比如这位司徒将军,是一个陌生的人,正史野史戏剧里都不曾有。
简兮见过他,就是当日在战俘营好心帮她把簪子带给诸葛亮的蒙面人。
诸葛亮离开后,简兮让小环帮忙完成收尾工作,自己跟着李总管出去了。
丞相在正厅见司徒将军,李总管关上门,候在院子里。简兮溜墙根,蹑手蹑脚走过去,吓了李总管一跳。
“你怎么来了?”
简兮说:“向李总管请教一些问题。”
李总管问:“何事?”
“您认识司徒将军吗?”简兮指了指正厅紧闭的大门。
李总管“啧”了一声道:“他名唤司徒风,其他的我不了解。姑娘太看得起我了,老奴怎会认识陛下面前的红人。”
“那丞相呢?”
“嗯?”李总管不解。
简兮压低声音问:“我想知道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丞相从前有位未婚的妻子,她因何而死?”
话音落,李总管脸色大变,立刻去堵她的嘴,半威胁半警告地说:“我不管你从哪里听来的,也不管丞相待你如何,这件事你万不可在丞相面前提及,听明白了么?”
简兮小鸡啄米似的点头。看来李总管并未见过之前的“阿七”,否则肯定会惊讶为何两人长得一样。
既然她已经确信自己就是“阿七”,现在就是绝佳的解惑机会。
隆中留书出走,不会给诸葛亮带来这么大心理阴影,肯定还发生了很多她不知道的事,这些事导致她“跳下城墙而死”。
“你问的这件事,其中细节我也不清楚。不过既然你已经跟了丞相,我把知道的告诉你也无妨。”李总管把她带远一点,尽管声音很低了,可他还是怕被别人听见。
“老奴是益州人,自先帝取代刘璋攻下成都起,我便到丞相府上当总管。”李总管回忆说,“那时候丞相还不是丞相,是先帝的军师。不知攻城那日发生了什么,丞相第一天到府上,就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关就是一整月。除了老奴每日送饭食进去,其他人他一概不见,连先帝都没办法。后来老奴听几个打扫后院的婆子说,先帝进城那日,有个姑娘从城楼上跳下来了。我一开始没把这件事和丞相联系在一起,直到有天先帝派人来,把府上原本从荆州带来的丫鬟都换掉,把知道那日城墙发生什么事的下人都遣散,我才察觉事情不对劲。”
简兮心里一阵疼痛,低头不敢看李总管,沈声问:“后来呢?”
李总管说:“一个月后,丞相终於打开房门走出来了。他平静的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老奴甚至怀疑自己先前猜测的错了。直到十年后,丞相让老奴寻来一个铜盆,亲自烧了很多东西。我手快,清理铜盆时把一些没完全烧掉的东西捡了出来,怕丞相哪日后悔。我发现烧掉的都是女子的东西,这才又想起那位跳下城墙的姑娘。我不敢提,府上也没人知道,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
简兮想到了那封带血的书信,原本也是要被烧掉的吧。
“十几年来,我从未见丞相真心实意的笑过,他身上除了责任和使命,其他一切好像都与他无关。直到你出现,老奴才从丞相身上发现一点情绪变化。尤其是那日你挨了板子从皇宫里回来,又被送出城养伤,我忽然发现原来丞相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
简兮惊讶。莫非诸葛亮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猜测她就是“阿七”?送她去一品阁养伤,后来又让她看到那封信,为的是唤醒她的记忆?
可惜她不是失忆,而是第一个副本打开错了,剧情没接上。
“这些年,您费心了。”简兮由衷感激李总管。尽管诸葛亮并不会听李总管的话,可府里总算有个知冷知热丶真正关心他的人。
李总管叹口气,言语带有劝说的意味:“阿七姑娘,我虽不知丞相为何对你另眼相待,也不管你留在相府是否有私心,但你既然选择留下,就请莫要辜负了丞相的好意。”
简兮闻之,莞尔一笑:“你说得对,我的确有私心。”
李总管面部一僵。
她接着说:“因为我喜欢他啊。”
“你……”李总管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心中百感交集,表面训斥道,“不知羞。”
简兮撇撇嘴。喂喂喂,您都把我塞进丞相房间里了,我只是动动嘴而已,咱俩到底谁胆子更大。
就在这时,正厅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