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穿到三国,丞相大人请用膳 > 第七十八章 伤寒

第七十八章 伤寒

第七十八章 伤寒

“我有什么可后悔的?”简兮不以为意, 笑得洒脱。

陈晔往一品阁里走,简兮跟在他旁边,不住地追问, “我最讨厌欲言又止了, 陈老板有话直说。”

陈老板被缠得烦了, 加上他本就是不会拐弯的直肠子,於是在她狗皮膏药般的追问下,他停下脚步,上下打量她几番,叹口气,摇摇头:“你和他……差得有点远啊!”

简兮楞了一下, 过后哈哈一笑, 并未生气, 反而和陈晔打趣道:“我又不是先生的谋士,更不是能在仕途上给他打辅助的料,干嘛和先生比谁头脑精明丶深谋远虑啊?不过, 还是多谢陈老板能如此高看我。”说完, 她像模像样对陈晔行了一礼。

陈晔原本心情覆杂, 见她这没心没肺的样子,倒也被逗笑了。

他真心希望简兮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白头偕老,於是秋猎那日故意驾车先行, 把她一人留在围场,让她和诸葛先生有机会碰面。

可通过这几日观察和接触, 陈晔察觉, 这位儒雅男子外表温柔谦和,内心清冷凌厉, 冷静得令人畏惧。

阿七与他,终究不是一路人。

不过,看到简兮如此心无杂念丶笑容明媚,他又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馀的。

* *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

曹操大军如一把尖刀,山呼海啸般声势滔天,加上后方负责粮草押运的后勤兵,号称百万军队浩浩荡荡向江东杀了过来。

周瑜率精锐的水军,联合刘备军队溯长江西进。车马丶士兵丶船只日夜兼程,粮草丶物资丶人力,源源不断运向东吴大营。江东已是避无可避,退无可退。

两军对峙於赤壁,一场旷世之战,即将展开。

* *

气温骤降,连日西风呼啸,天地阴冷,明明是晴天的正午,却感受不到几分暖意。

此时,江东正沈浸在首战告捷的喜悦中。

据说曹操派蔡瑁丶张允两位将军率水军正面出击,诱敌迎战,实则暗中遣夏侯隽丶魏贲领两千骑兵从后偷袭,企图打周瑜个措手不及。

谁知东吴早有防备,孙刘合兵布阵,让来势汹汹的曹军吃了一败仗。

初战告捷,江东士气高涨,拖慢曹操进军的步伐,正给了东吴喘息时间。

一品阁收到三江口初战告捷的消息时,简兮正在厨房忙着做馅饼。

陈晔拿着捷报走进厨房,简兮看见,立马把沾满油和面粉的手擦干净,上前拿过捷报来看。

她前后看了好几遍,翻过来连背面都看了,确实只写了战况。

“没了?”简兮眉毛郁闷成一团。

陈晔微嗤:“本来就不是给你的,是东家派人给一品阁递的消息。”

简兮闷闷点头。见她如此在意,陈晔也不逗她了,从袖子里掏出另一封信。

寄信人担心信件丢失或损坏,小心仔细把信放进一个细长竹筒。简兮快速展信来看,上面只有六个字:一切安好,勿念。

笔迹工整,苍劲有力,见字如见其人,简兮能想象出诸葛亮坐在案前一笔一划认真写信的样子。

百里加急就为六个字?

“送信人呢?”简兮迫不及待要回信。

陈晔直接打破她的幻想:“早走了。他是东家的护卫,送完信就赶回大营了。这场仗虽然是江东主导,可孙刘联合出兵,双方战法不同需要磨合,各种利益纠纷需诸葛先生从中斡旋,他承受的压力并不比冲锋陷阵的将军少,有时间想起来给你写几个字已是难得。”

“说得也对。”简兮拍拍手,继续和面。

战时酒楼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前来吃饭的不是来去匆匆的路人,就是急着赶路的百姓,没人会花钱慢慢坐下来品菜,因此这段时间,馅饼丶煎饺丶烤馍等简餐卖得最好。

陈晔数落简兮好几日,觉得她做这些路边摊的吃食拉低一品阁的档次。可达官贵人是客,赶路的百姓也是客,哪有把客人拒之门外的道理。

没过两天,绿倚也加入简兮的行列。她本以为简兮另辟蹊径,想到赚钱的法子,没想到她真的只是闲不住在打发时间。

站在柜台前,绿倚有一搭没一搭拨弄着算珠,越算心越虚,她愁眉苦脸叹气:“再这样下去,老本都不够吃。”

简兮掀开竹帘出来,手里端着一盘热腾腾的香菇肉馅饼。反正大堂里无人,她把盘子随手放在柜台上,自己先拿起一块馅饼吃,边吃边调侃绿倚:“嘿,还没成婚呢,就把自己当老板娘了,说话都和陈老板一样。放心,等到时候江东太平了,酒楼生意会再次好起来,忙得你焦头烂额。”

绿倚微微瞋她一眼,倒是对她大战当前依然泰然处之的样子十分佩服。她忍不住问简兮:“战场风云变幻,你不担心诸葛先生吗?”

“担心啊,但我相信此战必赢,必胜。不只是三江口,后面的大战我们都会赢。”

绿倚疑惑:“明眼人都看出曹操这次兵多,势如破竹,你为何好像提前知道他会败一样,如此泰然处之?”

简兮说:“曹操之前连胜好几场,成了骄兵。有道是骄兵必败,再加上大都督和诸葛军师坐镇,这一场关乎江东生死,肯定能拿下。”

虽然她知道赤壁之战孙刘一定会胜利,可各种细节她并不清楚。况且她这个变数已经存在这么久,改变过一些事,她暗暗期望赤壁之战结果不变,她认识在意人也不要受伤。

简兮正准备收拾东西出摊,门外有个夥计慌慌张张跑进来,差点儿撞到墙边的置物架。

“何事慌张?”绿倚皱起眉头,声音不悦。

店夥计指着大门外,脸色苍白呼哧带喘,好像看到什么可怕的东西,“我早上出门找高屠户取货,路过江边,见江边围了好多人。我走过去一看,发现江边停着三艘船,船上都是穿曹军衣服的死人。”

渡口围了越来越多的人,简兮和陈晔他们过去时,远远闻到一股不寻常的恶臭。

几人很谨慎没有冒然靠近。

简兮对陈晔说:“先回一品阁吧,这段时间闭店不做生意了。”

陈晔脸色一变,压低声音问:“你怀疑这些尸体有问题?”

“我只是担心。这些曹军尸体忽然出现在柴桑,实在反常。”

一品阁闭店歇业的第五日,陈晔收到乞丐递来的消息,江东大营瘟疫肆虐。

曹操大军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加上北方士兵不适应南方气候,伤寒在曹营爆发,大量士兵感染而死。

他们将死去的士兵放置装满粮草的船上,沿江漂至江东,引得吴军内也爆发了传染疾病。原本周瑜已下令将曹军尸体焚烧,阻止传染蔓延,没想到漏了一只船漂到柴桑渡口。

没过多久,伤寒在柴桑蔓延开了。

於福是大夫,在柴桑有家小医馆。他心善,给贫苦百姓看病诊金比其他医馆低。

简兮刚拐进通往於福医馆的小路,路口处已经被排队的百姓堵上了。

前来医馆求药的大多数老弱妇孺,有的妇人抱着高热的孩子哭泣,有的老人站不住靠在墙边似乎昏厥,有的人弯腰呕吐,周围人像躲却又不敢离开队伍太远。

简兮掩住口鼻避开人群,她知道一条小路可直通於福医馆的后门,楚时曾带她走过一次。

她抄小路从后门走进医馆,原本就不大的地方几乎人挨人,除了於福看诊的桌子有一点空位,其他地方到处是哀嚎哭喊的百姓。

医馆里两个药童像陀螺一样打转,根本忙不过来。其中一位十几岁的少年行至后门看到简兮,小心地后退一步说:“阿七姑娘你怎么来了?於大夫再三叮嘱你们,近期别外出走动。”说话的少年以厚纱布遮面,只露出一双焦急的眼睛。

简兮心里也很着急,语速不由得加快几分:“一品阁有夥计染病,传染了几个人,我来医馆求几副汤药。”

“草药不够了,於大夫已经派人上山去采。可汤药无法根治,只能缓解病痛,於大夫还在研究新药方。”

简兮探头往里面张望:“於先生呢?”

“病人太多了,先生焦头烂额无暇他顾。”药童看着不大的院子里挤满颓然的百姓,直摇头叹气:“前来看诊的大多是目不识丁的百姓,加上病痛折磨,很多人连话都说不清楚,於大夫想从他们口中问清发病症状,困难重重。”

大夫看病需望闻问切,古代没有医疗技术检查,全靠大夫的经验和病人自己描述病症。若病人自己话都说不清,确实增加看诊难度。

药童给简兮写了个方子,是於大夫前两天写下来缓解病痛的药方。

“阿七姑娘若是着急,可按方子上写的去别家药铺抓药,再晚估计药铺也没有药了。”

“多谢你,也替我谢谢於先生。”

简兮跑了三家药铺才买齐方子上的药材,她提着药包回到一品阁,一进门就闻到院子里苍术丶艾叶点燃熏香的味道。

最先染病的是前来一品阁递消息的乞丐,留宿当晚出现发热之症。如今后院库房已成病人隔离区,每日有人定时定点把水和食物放在门口,让他们自行领取。用过的碗筷没人收,后续直接焚烧填埋处理。

夥计正在厨房处理腐坏的食材,简兮在院子里垫几块石头支了个简易炉子,架起药罐在室外煎药。

自伤寒在江东爆发,从大营到一品阁的书信全断。伤寒传播得很快,柴桑染病百姓数量持续增长,更别说千万人聚集的军营,简兮不用想便知东吴大营现在是何等紧张和混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