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穿到三国,丞相大人请用膳 > 第七十九章 连环计

第七十九章 连环计

第七十九章 连环计

绿倚因近距离接触过前来递消息的乞丐, 已经出现发热之症。陈晔暂时无碍,可为了照顾绿倚,一品阁的琐事暂时交给简兮处理。

除了每日做饭的夥计, 其他人都在自己房间足不出户, 原本门庭若市的一品阁忽然间成了一座空楼。

三日后, 医馆药童来一品阁送了两个新药方。

“这是?”简兮疑惑。

药童感慨,语气充满敬佩:“於大夫为治疗百姓感染了疫症,后以身试药,终於寻到治病的药方。第

一个是预防疾病的药方,第二个可疗愈伤寒。於大夫让我转交给你,请姑娘尽快把药方送到江东大营。”

以身试药?这得冒多大风险!

简兮内心颇为感动。她把药方收好, 朝药童行了一礼, “替我谢谢於先生。”

药童又说:“於大夫说江东大营情况更危急, 待他病情好转,柴桑百姓基本稳定,就会前往大营照顾染病的将士。”

简兮深深鞠了一躬。

无论於福将来做了什么事, 他现在真的是位悬壶济世的好大夫。

简兮安排一品阁的夥计按药方买药, 同时找人把药方送到侯府。

侯府的人当即下令将药方抄写上百份, 张贴在柴桑各个巷口,供老百姓传阅。担心有人不识字,太夫人在柴桑各大药铺都安排了人,如遇前来抓药治疗伤寒的百姓, 一律以治病救人优先,诊金可后补。

待绿倚病情稍微好转, 简兮连夜骑马奔赴江东大营。她知道药方送到侯府不到一炷香时间, 就有人骑快马将药方送抵大营,根本无需她担心。

她真正担心的, 只有一个人而已。

简兮骑马行至渡口,连夜乘船过江。

没有提前写信告诉任何人,她下船后正愁如何进入大营,忽然看到岸边一抹熟悉的身影。

朝思暮想的人负手立於江边,眺望远方。

清晨江上薄雾弥漫,他的身影笼罩了在清冷之中。

他并不知她会来,也并非在岸边等她。可见他一切平安,简兮仍欣喜若狂。

“先生!”她高喊一声。

诸葛亮猛然回头,看见她,心中一动。

简兮朝江边的人挥手,而后向他奔去。

入夜。

十几名士兵白布遮面,清理岸边的尸体,如金字塔般堆成了尸堆,竟有一丈多高,远远望去令人胆寒。紧接着,他们往尸身上扔干柴丶泼火油,再从四面八方投掷点燃的火把。

浓烟升起,烈焰宛如腾空而起的火龙,瞬间映红了半边天。可炽热的火光照在人身上,却没有丝毫暖意。

片刻间,尸体哔哔啵啵的烧焦,刺鼻的酸腐丶腥臭顺风扑来。

望着堆积如山的尸体烧成灰烬,简兮胃里一阵翻绞抽搐。她知道战争是残酷的,可她毕竟是在和平年代生长的人,无法硬下心肠,直视眼前的惨烈景象。

她艰难地转头,望向诸葛亮。他面色平缓看着眼前的一切,眉宇间冷静沈着。他才是这乱世的强者。

简兮再次望向尸体焚烧的黑烟,眸光一暗。

照顾病人的将士忙了一整天,累得斜倚着帐篷,东倒西歪的睡下。

诸葛亮蹲在药炉前认真的熬药,趁他没留神,简兮接过他手中的白羽扇,蹲下身来对着炉火轻轻扇着。她仔细控制着火候,好奇又惊讶,“想不到,诸葛军师还会做这个?”

诸葛亮在她身旁席地而坐:“我又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公子哥,这点事还是会做的。”他偏头看她,望着她清丽的侧脸道,“你无需留在这里。虽然有药方,可每日还是有很多来不及救治的人死去,此地依然危险。”

“说好要风雨同路的,先生莫要反悔。”简兮眨眨眼睛,滚烫的炉火照得她脸颊微红。

诸葛亮心一暖,望着她的目光温和而柔软。

曾经他独自一人在漫无边际的暗夜里穿行,忍受孤寂。而阿七的出现仿佛黑夜里的一道光,让他冰冷已久的心感受到了温暖。

沈默了一会儿,诸葛亮缓缓道:“治疗伤寒的药方,听说是你最先送到侯府上的。”

简兮摇摇头:“於大夫以身试药治疗百姓的伤寒,我只是跑腿帮忙。”

诸葛亮感慨:“於名一高义,令人钦佩。”

简兮低头沈默了。若她早知今日於福以身犯险救了这么多人,当日在祁山大营,也许她会为他求情。

“怎么了?”察觉她神态有异,诸葛亮凝视着她。

简兮斟酌一下措辞,别过头掩盖自己不自然的神色:“如果有一天,有个人做出对先生不利的事,甚至要取你性命,可这个人曾经救过许多人,本性纯良,先生会如何做?”

诸葛亮疑惑,不明白简兮为何突然问这么奇怪的问题,然还是认真想了下,回答她:“他既然要取我性命,可见我的存在威胁到他或他的主上。如果因为阵营不同,敌我较量,不是他死就是我亡,我必不会手软。当然,若他能为我主公所用,效忠汉室,就另当别论了。”

“若是与公事无关,只是私仇呢?”简兮追问。

她依稀记得於福在死前说的是“为我家公子报仇”,应该是私人恩怨吧。

诸葛亮笑容坦荡,目光清明,“我一向光明磊落,公平公正,不与人交恶。若真是寻私仇,恐怕与公事也是分不开的。”

“哪怕这个人是位善良的人?”

“他曾经救过许多人,我十分敬佩,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会放过他的原因。试想一下,若我和他立场互换,他会放过我么?”

简兮闷不做声,许久才低语,“好像……确实不会。”

诸葛亮望着简兮,不由收紧眉头。他奇怪为何简兮的神情忽然变得凝重,好像她不是随口问他问题一这么简单,而是预感会发生什么事一样,深思熟虑后紧张担忧什么。

他不明原因,可还是声音放缓,开口劝她说,“别想这些自寻烦恼了,你长途跋涉而来,先安排个住处歇息。孙郡主与你关系交好,知道你来大营她很高兴,已经叫人收拾出一间帐子给你,待会儿会有人领你过去。”

简兮点下头,这种莫须有的讨论多说无益。何况於福将来所做的事,诸葛亮就算真有心放他,他也是故意激怒诸葛亮一心求死。

哎,着实可惜了。

* *

营中的伤寒慢慢过去,被传染的士兵逐渐好转。东吴大军实力受创,士气却大不如前。

据传曹操打官渡之战,为挫袁军士气,对一千个俘虏施劓刑,使得袁绍大军士气崩溃,一发不可收拾。如今,他不顾道义,将染病的士兵送至东吴,为的就是打击江东的士气。

可孙权不是袁绍,周瑜也断断不会认输,眼下的困境定会被一一打破。

曹军三江口虽败了一阵,实力仍强过江东数倍,后面的仗只会越来越难打。面对三军将士,周瑜报喜不报忧。可面对军师统帅,他毫不避讳讲出吴军面临的困境,亟待商议出下一步对策。

诸葛亮被周瑜请入帐中,与众位将领一起研究破敌之策。他忙得无暇他顾,又担心简兮安全,便劝她尽快回柴桑。

可孙小妹不乐意了,好不容易来了个有空陪她说话的人,郡主才不放过。伤寒过去没几天,孙小妹就把简兮带到她现在“奋战”的主场……夥房。

这反差有点大啊!

孙小妹说完东吴将士如何勇战敌军丶奋勇杀敌,然后眉毛一挑开始抱怨,“瞧瞧公瑾大哥给我安排的好差事,我是来上阵打仗的,他却把我安排到夥房。”

简兮哭笑不得。周瑜肯定希望孙郡主乖乖回侯府,奈何劝不动她,又不敢动粗,只能软处理,把她安排在夥房让她“知难而退”。

“战场上刀剑无眼,大都督是一片好心,怕郡主伤着碰着。”

“三江口一战不带我上场就算了,现在倒好,你看看他们一个个的,连锅碗也不让我碰。”孙小妹指着忙得跟陀螺一样的后勤兵,气得小脸涨红。

简兮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她可是吴侯之妹啊,谁敢指使她干活。

跟着孙小妹往夥房走,简兮习惯性的数了一下火竈数量,顿时一楞:“出征前周都督号称十几万大军,可眼下按五人一夥,十夥一竈来算,我方实际只有三四万人。”

“阿七厉害啊,第一次来大营,一眼就能算出来。”孙小妹转了转眼珠,狡黠一笑:“公瑾大哥若不说十几万大军,以张子布为首的那帮老顽固又怎会相信这仗能打赢?怎会全心全力在后方助战?”

简兮点头,深以为然。老臣张昭若知道江东只有不到五万人,估计就算跪死殿外也不会同意孙权出兵与曹操决战。

只听孙郡主继续说,“曹操的百万大军也是虚数。兵虽多,但大部分是降兵不够忠心。原来的青州部队是骑兵不善水战,且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实际上可用的兵马不过二十万。”

“郡主英名,佩服之至。”简兮冲她竖起大拇指。孙小妹不明白她这奇怪的手势,好奇地学着做。

这时,郡主的侍女前来通报:“郡主,周都督的故友蒋干渡江而来。”

孙小妹诧异:“他来做什么?”

简兮也做出一副捉摸不透的样子,心里却在想:这位大都督要出手了。

赤壁大战,曹操走背字,便是从听信蒋干这个腐儒派他做说客开始。

此时他还在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殊不知他的这位说客从踏上江东开始,便中了周公瑾的圈套,且越陷越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