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七十九章
“老三家的, 我没听错吧,你是说老三也要去公社厂里当工人了?”
眼见着婆婆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宋青瓷语气轻快地回复道:
“您没听错, 是真的。不过, 暂时只能先去干临时工, 往后承礼表现好了,且厂子里效益一直好才能转正呢。”
临时工咋啦,临时工也是工人, 都是乡下泥腿子出身,谁还敢瞧不上临时工?
刘东芝激动得不行, 一巴掌就拍上三儿子的背,扬声唬道:“听见了没,你去了厂子里给我好好干, 要敢给你媳妇掉链子,看我不叫你爸抽你。”
素来温声的人这么个表现, 可见是多高兴了。
周宜文乐呵呵的,本就不大的眼睛这会儿眯成了一条缝, 也不说别的, 只一个劲儿地夸道:
“不愧是我老周家的儿子, 就是出息,明儿去给你爷烧香磕头去。”
当爹妈的都是纯纯高兴, 剩下的哥嫂弟妹们高兴之馀又多了几分小心思。
当工人,谁不想?
饭桌上, 大家筷子动的频率都不高了,仿佛连肉的吸引力都没了。
宋青瓷左右瞧瞧, 笑着说:“要么说付出才有回报呢,也是前段时间承礼日日去厂子里帮忙, 又不惜力气,这才入了公社领导的眼。刚好这段时间厂子里又忙,这才有这个临时工的名额。也是巧了。”
这话一说,老大的脸刷的就红了。
无它,全因当初他媳妇还因为这个事儿背地里笑话过老三。自己倒是没笑,可心里想法也跟媳妇差不多,觉得老三是个傻的。
赵银花明显也想到了这茬,到嘴边的话就又咽了回去。她心里难免有些后悔,要知道有这好事,当初她说什么也要撵自家男人跟着小叔子一块去帮着干活。
难得连周承萍也安安静静的,没多说什么,饭桌上只馀周承智一个人“吧唧”不停的声音。
都晓得宋青瓷的脾气,想叫她帮忙再将旁人弄进去当工人的事儿明显没戏儿。只是,不能占到便宜,心里总归不太好受。
赵银花碰碰宋青瓷胳膊,“这二弟要去公社当工人,队里可就没工分给他了,咱这一大家子吃喝都在一块儿,可不能叫我们吃亏呀。”
老两口相互对视一眼,没插话。
宋青瓷客气地笑,“自然不会。原来是每月交三块钱,往后,我们每月往家里交六块钱。妈,你看成吗?”
“成,这已经不少了。”刘东芝一叠声地应和。
宋青瓷又看向赵银花,“大嫂咋说?”
赵银花心里对这个数当然是不满意的,可她晓得见好就收的道理,便点点头:“也行吧。”
行不行的,反正就这样了。
宋青瓷搁下碗,扭头回了房间。
刘东芝的饭就吃不下去了。
家里的孩子多,小时候生出来一溜的淘小子倒是高兴了,谁知道长大了能这么愁人?
下面小的还没成家,上面大的孩子一个接着一个地生,从前的得意劲儿早没了,说后悔倒不至于,但总归愁得慌。
下头还有两个孩子没结婚,手里不捏紧一些怎么办呢?老大没本事,只能在地里刨食,饿不死,就是没钱。老二倒是出息,偏偏有过过继这一出,后来结了婚又常常靠着岳家帮衬,家里也不能过分了。
眼看着老三起来了,她这心里才松快呢,得,人家媳妇在边上守着呢,又是个不能委屈的。
儿女都是债。
刘东芝心里憋着气,等着儿子媳妇吃完饭碗筷一推,她噼里啪啦往盆里一收,将几个碗洗得叮当作响。
明摆着是存了气。
一家子住一块儿,磕磕碰碰难免,宋青瓷只当没听见,却定了心思要在厂子那边收拾几间宿舍出来。
第二日天蒙蒙亮,两口子就悄咪咪起身上班去了,一路上零星碰见几个人,都当周承礼这是又送媳妇上班去呢,都见怪不怪的,笑着打趣一两句就过了。
因而,愣是没闹成一点儿动静。
直过了三四天,众人发现周承礼一直没去上工,好奇地问了几句,这才从周家人口中知道这件事。
震惊丶羡慕丶嫉妒……
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就说嘛,都说老周家的三儿媳妇在公社里面管事儿呢,许多人先还不咋信,觉得真有能耐咋她家男人还在地头苦哈哈地干。
原来,这是蒙声干事儿呢。
不得不说,这周家老三可真是走了狗屎运了,能娶到这么好的一个媳妇儿。
一时间,啓明大队的男人们个个化身柠檬精,对着周承礼又羡又妒,要不是周承礼从前的赫赫战绩,少不得要被人拉着比划比划。
周承礼忙着加班,倒是没咋受影响。他日子也没大家想象中那样好过,最近厂里本就忙得很,他又不是正式工还在考察期,加之跟宋青瓷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只有更拼的,日日下班都是最后一个走,吃饭都是跑着的。
当然,辛苦都是有回报的,工人们对他几乎都是竖大拇指的,算是真正地跟大家混成了一片儿。
只要厂子不缺活儿干,那么转正只是时间问题。
宋青瓷手中拿一沓蓝色的劳动布,心中琢磨着收拾宿舍还有给工人做工作服的事情。
家具厂最近收到了好几笔款,账上有钱了嘛,除了必要的预付材料费外,宋青瓷便跟何书记打申请拨出一部分钱来给厂里的职工盖宿舍。
大家都很辛苦,厂里的福利待遇也要跟上才行,否则,时间长了,谁还肯为厂子尽心尽力呢。
还有,因着计划给厂子的职工们各做两套工装,她跟蒋天赐还特地跑了一趟县棉织厂,奔着试试看的念头倒是真的谈下来一笔订单,预付款便是用一批布料抵的。
如今布料都备好了,她正琢磨着找谁给做呢,蒋天赐过来说宿舍差不多都建好了。
宋青瓷就很惊喜。
当初过来时候,这片儿是真破败荒凉,草长得有半人高,优点也有,就是地方足够大。想着后面厂子要是壮大了,工人能有地方盖宿舍住。
果然,这就用上了。
宋青瓷跟着蒋天赐去看新鲜出炉的宿舍,越看越满意。这一排宿舍就是在原来工人住宿的房间后面新盖的,一共八个单间,找的人多,十来天就好了。
不过,宋青瓷倒是没打算住新房间。最初厂房修建时将原有的构造动了下,整了四个套间出来,先前师傅们便是住了靠西边的两个套间。
如今有了单间,她便将宿舍区重新做了规划,让工人们搬去了新建的单间。
工人们倒是也乐意,原来住的套间面积倒是大,可房间里面住的人多啊,一屋子住四五个人,都是糙老爷们,晚上呼噜震天响的,吵闹得很。
单间新就不说了,安排住里头的人也少,两人住一屋就行。里面的配套家具也全都是新打的,自家厂子就是干这个的嘛,装饰起来又漂亮又舒服,哪有不愿意的?
搬宿舍时个个都是乐呵呵的,唐师傅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宋青瓷心里头也很高兴,帮着大家夥搬完东西,瞧着蒋天赐满头大汗却又满脸笑容的样子,便打趣道:
“前面那四个套间是夫妻宿舍,我过几日打算搬到最东边那一间,剩下还有三间呢,先到先得,你可要努努力呀。”
蒋天赐的脸蹭地一下就红了,赶紧转移话题,”宋姐,你哪天搬家,提前说一声,到时候有什么需要的叫我跑腿就行。”
不知什么时候,蒋天赐对宋青瓷的称呼变了,如今整日都是一口一个“宋姐”。
难得见他讨饶,宋青瓷心下好笑,便也不再难为他。倒是其它人听了蒋天赐的话,纷纷应和,“记得也要叫我们。”
“对对对,咱啥都不多就是力气多。”
宋青瓷听了就很感动,越发想着早点儿搬才好。
随着夫妻两个都在厂子里上班,早出晚归的,家里人渐渐习惯这样的生活,晚饭留一点在锅里等着小两口回来热热吃。回得早就坐一块儿说说话,回得晚能两三日面都不见一下。
这日,一家子冷不丁听周承礼说两口子打算搬到宿舍住,晚上不回来了,一时都觉得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当然,要是夫妻两个借此不打算往家中交钱了那就另说。
宋青瓷瞧着大嫂的手掩在大哥腰后,眼睛狠狠地瞪得男人,她心下有些好笑,倒是没等人问,主动说道:
“我们夫妻不在家里住,爸妈就仰仗兄长弟妹们多照顾了,往后我们每月照旧给爸妈六块钱,略尽我们的一点心意。”
这话一出口,众人便一点儿一点意见都没了,只亲妈晚上回屋后心里头有些不是滋味。儿子没成家她犯愁,儿子成家了一心奔着小家去,她又心里泛酸,躺在床上一声声地叹气。
当爹的心里就没这些道道,晚上叫老婆子给伺候着烫了脚后,点上一根香烟享受地抽了起来。
美美地吐出几个眼圈后,满足地不行:“……果然还是这城里人抽的香烟得劲儿,要不都盼着儿孙出息呢,有老二和老三,老子往后的好日子还多着呢。”
老二一个月给五块钱孝敬钱,再有老三一个月给的六块,加起来就是十一块钱,就算是要攒钱将来给老四盖屋娶媳妇也还能剩不少呢。
往后,再有想吃的想喝的自己就能拿钱去买,不用听老婆子烦人的念叨了。
刘东芝哪里看不出男人的心思,听了两句,就撇撇嘴,搁心里暗骂:一辈子自私的老东西。
甭管乐意不乐意的,反正小夫妻两个挑了个不上班的日子彻底搬去了厂子里住。
两室的套间,面积大得很,里头那间当卧室,外头的屋子用衣柜又隔了个小两间出来,夫妻两个住来绰绰有馀。
等布置好,宋青瓷立时便请了老太太来玩,老太太这才知晓两人竟悄然无声地干了这么一件大事儿。
老太太瞪眼:“跟你公婆商量了没?”
周承礼见老人家变脸,赶紧喊了一声“奶,您老人家说我媳妇干啥,是我的主意,有宿舍住干啥还要天天大老远去跑。而且我爸妈那边我都说过了,家里还有大哥照看着,我爸妈都乐意着呢。”
老太太”哼“了一声,这才不说什么。
心里头却是满意的很。她当然是盼着孙女能在外头跟孙女婿过清静日子的,两口子都有工资,又暂时没孩子负担,现在不享受,以后可再没这般好的时光了。
当然,在孙女婿跟前,还是要做做表面功夫的。
老太太过来待了半天就回去了。住是不肯住的,小夫妻正蜜里调油的,她可不能没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