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官家小姐穿六零 >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日头西沉时分, 天际就开起红霞。

乡村小道无遮无挡,放眼望去,火红地, 橙黄的丶金光灿烂的霞光, 瑰丽丶绚烂。

土宝穿着一身工装回家, 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雄赳赳气昂昂地往家走。

人口密集的村道上,随便走走都能碰见熟人, 邻里热情,寒暄时见他提着个篮子, 免不得好奇心升起,便问了起来。

土宝乐呵呵地跟人说,是厂里给发的过节福利, 人人都有。

这一说,又围过来几人。

有好事者直接将篮子上覆的那层白布揭开, “盖着做什么,叫我们开开眼呗。”

同不同意的不重要, 就是说一声。

几瓶黄澄澄的罐头先显露了出来, 边上是两包泛着甜香的月饼, 闻着香得人流口水。

还想再看旁的,土宝一溜烟跑了。

拖着圆滚滚的身体, 消失在大家的视线中。

“土宝是真出息了呀。”

“这娃是走了狗屎运,跟周老三混得好, 人家有好事儿肯带着他。”

“运气不运气的先不说,咋觉得这孩子长开了?气派, 周正。”

……

啧,什么长开了, 变好看了?

好看的恐怕是身上穿的丶手里拿的吧。

周承礼骑着自行车从县里回来,在水井边停下,拿一块布细致地擦车。

屋里头,宋青瓷在收拾回家要带的东西。

过节嘛,该儿孙孝顺长辈的时候,公婆那边不用说,只把公社给发的拿一半回去就成。

宋青瓷主要是在给老太太收拾呢。

月饼只拿了一斤,老太太牙口不好嘛,不好嚼用。

倒是红枣丶小枣丶核桃丶柿饼,还有山楂糖糕什么的给收拾了一箩筐,周承礼推车到院子里,就冲屋里喊,“那几瓶水果罐头别忘了给奶奶带上,那个开胃,奶准爱吃。”

“暧。”宋青瓷心中欢喜,于是,给婆婆带的包袱里面暗暗又添了两样。

周承礼倒不晓得这些官司,他擦好车,将媳妇收拾好的篮子挂在车把手上,一边挂一只,两条大长腿往后一蹬,车子跐溜地走了。

视线之中,草木飞快倒退,宋青瓷回回心中都不由生出感叹:真的,体力太好了些!

到了星光大队,正赶上老太太吃饭,小桌上一碗稀饭,巴掌大一小块的二合面干饼子,菜都没炒,只就着咸菜。

宋青瓷哪见得了她这样?

眼泪“唰”一下就下来了。

把老太太唬了一跳,连忙解释,“前几日小病了一回,这两日才好转,胃口还没开,吃不下,干脆就不折腾了,随便对付着吃点。哪晓得你这回来就误会了……”

也不怪宋青瓷反应这么大,今儿不是中秋嘛,谁家不是好菜好饭地弄着?

闻着一路香味过来,再见老太太这样,哪能看得下去。

老太太拿帕子给她擦泪,哭笑不得道:“今儿咋回来了,我想着今儿过节你跟女婿肯定是得去老宅那边过节的。”

要知道孙女回来,说啥都不能这么干。

宋青瓷都听笑了,不软不硬地顶了一句,“感情您吃饭是吃给我看的?”

老太太:……

这小脾气,都谁给惯出来的?

没好气地白了孙女一眼,转而又摆上一副笑脸冲着孙女婿轻声道:

“奶知道你们孝顺,好了,既来看过也就成了,赶紧领着你媳妇家去吧,别叫你爸妈等久了。”

乡下地方,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都是旁人家的人了,哪里有团圆节在娘家过的?

这都是有说头的,真要在这边陪着老太太过节,等着吧,明天保管满大队的人都知道了,然后短期内老太太就甭想有消停日子了。

周承礼求救般地看向自家媳妇。

宋青瓷知道老太太的心思,也不想闹腾她,只是陪着老太太去竈房好歹又炒了个肉菜出来。

走之前,又将橘子味的罐头开了一瓶,“您孙女婿孝敬您的,千万交代一定给您带上,喏,给您开好了,可别辜负他一片孝心……”

孙女婿交代的又有不同,老太太瞧着欢喜得很,语气都轻快了些,“不辜负,肯定不辜负,这么好的孙女婿,奶惜福着呢!”

一千一万个答应,才算是将小两口送走。

桂花婶子将隔壁的动静听得清清楚楚的,于是,等宋青瓷走了,就冲老太太竖大拇指,“您这孙女真真没白养。”

老太太含笑听着,身板都不自觉挺直了些。

小两口赶回家的时候,天将将才黑。

刘东芝正要喊大儿子出去迎一迎呢,见小两口回来了就拉了儿媳妇的手,特别亲热,“饿坏了吧,赶紧的,饭菜都做好了,就等你们回来吃了。”

宋青瓷都懵了,悄悄看向周承礼,眼睛眨呀眨的:啥意思呀?

忽然这么热情,又不知道缘由,她有点儿吃不消呀。

周承礼比她还懵呢,好在这是亲儿子,哪怕不清楚咋回事,也能直接张口问。

“妈,家里今儿有人过来吗?”

要么是亲儿子呢,果然了解他妈。

可不就是有人来了嘛,还不是一两个,陆续不少人找来。

“是土宝那孩子,拿节礼回家时让不少人看见了。这不,队里人就说来咱家凑个热闹,玩一玩。”

何止是凑个热闹,这不是想着宋青瓷都能把周承礼跟土宝弄进去,他们咋就不可能呢?

多来晃晃,攀个交情,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想到他们来……

刘东芝听了好几个小时的好听话,都是夸她家老三和老三媳妇的,捎带着夸她们老两口有福气,会教养小辈,这要是心情不好就怪了。

她也清楚人家这多半还是奔着老三媳妇来的,老三就是个干活儿的,他媳妇手里才捏着权呢,这么一寻思,可不就对儿媳妇亲亲热热的嘛。

“咱家青瓷有福气呢,打进了门,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大嫂对婆婆的欢喜看不上眼,自顾自去竈上盛饭,嘴上却跟男人小声嘀咕,“就知道巴结那有权有钱的儿媳妇,瞧着吧,等老了就知道难了。”

看我能不能伺候她。

“那是我妈,你这婆娘是想造反啊。”周承仁剜她一眼,端起碗就走。

势力不势力的谁知道呢,但宋青瓷是觉出跟老人分开单独住的好处了。

遇上不高兴的时候,擡脚就能走,不必凑在一块儿相互堵心。

好比现在,刚落了碗筷,婆婆将宋青瓷叫到边上,便开始小声问起她的身体状况,“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啊?小日子正常不?”

前一句问得宋青瓷疑惑不解,一听后面一句,好家夥,这是隐晦地在催生呢。

是吧?是吧?

宋青瓷平淡地回了一句,“没不舒服的地方,小日子也都正常。”

刘东芝心底不由浮现出一抹失望。

这个儿媳哪哪都好,就是子嗣缘上一般。

她记得,老大家的当初是进门喜,当月就有了,老二家的也争气,三个月怀上的。只老三媳妇这儿不大顺。

原本,她还不怎么着急,左右有老大家喜胜这个大孙子在,够老两口稀罕的。

可儿媳这般出息,她不免就心急了,孩子是女人的根,没个孩子拴着儿媳,她总不能安生。

才要念叨儿媳抓紧怀个小子呢,就听老三隔着老远喊,“妈,我明儿早上还有事儿,今晚就不在家住了。我想吃您腌的糖蒜了,您给我装一碟子,我们这就回了。”

宋青瓷悄悄给男人点了个赞。

“暧。”刘东芝立时就把儿媳抛到了脑后,忘记要说啥了,只朝着儿子走过去,“咋这么着急,才回来就要走。”

抱怨了两声,又慌慌张张去坛子里把腌的糖蒜倒了好几碗出来,还有园子里薅了一把小葱,摘了一个瓜。

还想割点儿韭菜来着,儿子着急要走,就没弄。

将菜打包好让儿媳在怀里抱着,两口子推着车要走,喜胜小跑着到跟前拉着车不让走,“三叔,我要吃月饼,给我月饼吃。”

“臭小子,就知道吃。”周承礼拍拍他的头,“东西我都放你爷奶那屋里了,你想吃就去找奶奶给你拿。”

喜胜看了眼奶奶,确定三叔没骗自己后,这才松开手,欢快地朝屋里跑,边跑边喊:

“吃月饼喽,吃月饼喽……”

刘东芝含笑骂了句,“浑小子,鬼精鬼精的。”

俗话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宋青瓷顺从婆婆心意,夸了句,“孩子聪明呢。”

哄得老太太眉开眼笑,二人这才走了。

***

中秋后,桃源家具厂的业务算是正式走上了正轨。

县里不少单位都知晓了桃源家具厂这个招牌,宋青瓷再去跟人家谈业务心中底气便足了很多。

从前“查无此人”的状态没了,相反,家具厂渐渐闯出了一丝名气。

不少人都晓得桃源家具厂出厂的家具物美价廉不说,关键是服务态度特别好。

厂里的订单开始稳步增长,工人们“随时随地可能被下岗”的忧惧逐渐散去。

周承礼跟土宝也顺利转正,成了家具厂的正式职工。

他俩运气不错,刚转正,薪资又涨了一截。

原本,家具厂职工的工资都是一个月十五。不过,厂里效益高了,宋青瓷跟何书记请示之后便把工资又往上提了提。

现在厂里如周承礼这般的普通职工,一个月二十块,有两个大师傅特殊,他们手艺高超,特别突出,给厂里创造的效益多,一个月有三十。

如今是才起步,往后只要不走下坡路,他们的工资还会再慢慢涨的。

还有蒋天赐,拿的是办事员的工资,如今一个月是二十五。说起来,比宋青瓷的工资还高。宋青瓷的工资是从公社走的,一个月只有二十一块。

公社跟家具厂不一样,家具厂可以创收,而公社那边工资是上面拨下来的,宋青瓷毕竟年纪轻丶资历浅,暂时不方便提工资。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何书记提过,年前会解决这个问题的。

宋青瓷心里有数,便也不着急。

随着家具厂的蒸蒸日上,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起来,最明显的是土宝跟蒋天赐两个小夥子。

土宝的亲事是个老大难。

他还比周承礼大一岁,可人长得胖,偏又不是真的家底殷实吃得好养得壮那种胖,只是虚胖。

也因为胖,哪怕五官端正,可平白大了一圈,将之安在肿胀的馒头上,也是看不出美感的。

何况,他人还有些不开窍,用家里头的话讲便是脑袋一根筋,瞧着憨直,亲事一直没说定。

蒋天赐比他好点儿,他倒不是本人条件差,实际人家是个身长玉立的帅小夥儿,只是家庭背景上为人诟病。

他是父母领养的孩子,母亲是解放前的妓女,父亲是个哑巴,有这样的父母在,稍微疼女儿的好人家都看不上。

但是,若是小夥儿另有出息自然另算。

如今,两人便是这样的情况。

因着如今算是出息了,临近年关,家中招来了一堆媒人。

宋青瓷看热闹看得正起劲儿呢,然后,一不注意,这热闹就看到了自己身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