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谁家老太太要拯救世界啊 > 第 27 章

第 27 章

第 27 章

顾明宣:“……”

我不是我没有你别瞎说!

她强行道:“我……我是说我早就盼着我家婉歌得遇良缘, 早定终身,十年还算少得呢,从她出生起我就这么盼了。”

傅幸臣点头:“原来如此。”

“其实我们做长辈的都是这样的, 好比你吧, 虽然不是我孙子, 我心里也很惦记着你的终身大事。你长这么大, 可有心仪的姑娘呀?”

年轻人都不喜欢长辈问这个, 顾明宣偏要哪壶不开提哪壶,最好提到他想自动下楼。

就这时,荷池附近有人大喊:“快来人呐!有人落水啦!”

顾明宣猜想是杜婉晴安排的看客们要来了。

结果定睛一瞧,看客们尚未出场, 着急忙慌跑来的好像是几个家丁。

杜家的家丁一个个身手敏捷得很, 一个个飞身下水, 平日里安安静静的荷花池,今日不知倒了什么霉, 被搅成一锅乱粥。

然后看客们才姗姗来迟,安贵妃扶着杜婉晴的手,带着好些个贵妇并侍女们,浩浩荡荡来到荷池边。

“谁,谁掉池子里了?”安贵妃问。

“听说是七妹妹, 还有九殿下。”杜婉晴说。

然而从荷池里冒头的并不是杜婉晴期待的两个人, 家丁们接二连三爬上池边,扛着已然晕过去的赵承烈。

顾明宣忍不住把脑袋探了出去——咦?!

“杜婉歌呢?!”杜婉晴尖声问出来。

家丁们回:“没看见七姑娘,就只捞着九殿下。”

“肯定在!”杜婉晴焦急, “快, 通通下给我捞,捞不着不许上来!”

家丁们纷纷下水, 他们有的捞起了不知道丢了多久的鞋子,有的捞起了看不出形状布料,就是没有捞到杜婉歌。

顾明宣慌了,赶紧下楼。

刚走到荷花池,就听见杜婉晴的一声尖叫,紧跟着贵妇群纷纷混乱内避,惊恐之声不绝于耳。

走近顾明宣便看清了,有个家丁捞起了一根棍棒式的物件,仔细一瞧,似乎是人骨。

顾明宣眼前发晕,定了定神理智才发挥作用——杜婉歌当然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变成一具白骨。

前院的杜元聪与杜元明听到动静赶过来,两位倒是孝子,一看顾明宣脸色不对,忙双双扶住,要送顾明宣回房歇息。

“找丶找婉歌!”顾明宣道,“快去找婉歌!”

“祖母找我做什么?”

杜婉歌清脆的声音传来,她穿着一件粗布衣裳,戴着斗笠,手里还挎了个竹篮,装着半篮子花。

杜婉歌要做胭脂水粉,杜家的花们都糟了殃,有专门的下人为杜婉歌采摘鲜花。顾明宣看她斗笠下压着的头发还带着湿意,显然是匆匆上岸跟附近的采花妇人换了衣裳。

动作怎么这么快!

那这杜婉晴的眼珠子简直要滚到地上。

杜婉歌还向杜婉晴微笑:“真是对不住啊姐姐,今天及笄太忙了,那边刚开的蔷薇花都忘了摘,再不摘便用不上了,所以就没有赴姐姐的约。不过这里好热闹,姐姐没约到我,这是另去约了贵妃娘娘来赏花吗?”

杜婉晴快要吐血。

顾明宣暂时把心放回了肚子里,转过头去问杜家两兄弟:“那骨头是怎么回事?”

兄弟俩一愣:“儿子们不知,也许是哪个下人投的水……母亲不用害怕,回头就把这池子填了。”

“这里头死过人,不好好去查查看是怎么回事,填池子有什么用?!”

顾明宣怒,“我素日怎么跟你们说的?全拿我的话当耳旁风是吧?!”

为了把这一家子从绞刑架上弄下来,这十年来顾明宣除了好好教养杜婉歌之外,还经常告诫杜家兄弟子侄不要惹事生非,一旦发现一定严惩不贷。

接近末世的京城上流社会奢华到了接近糜烂的程度,贵族子弟为了寻开心找刺激,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但杜家人在顾明宣的约束下算得上老实本份,强抢民女丶逼淫侍人丶欺压百姓这一类的事情几乎没有。

但她没想到,他们只是在她面前乖顺,她一转头,荷花池里都有尸骨了!

杜家两兄弟的脸色变了又变,最后垂首小声道:“母亲教训的是。只是现在人多口杂,家丑不好外扬……”

顾明宣心说还家丑,再过几年你们连家都没有了!

“叫大理寺的来!叫刑部的来!”

杜元聪杜元明无法,只得开始清场,把闲杂人等都请开,拿步幛把荷池围起来,不一时大理寺卿便带着仵作等人手过来了。

*

“我又不是不会水,干嘛要等别人来救?”

房中t,杜婉歌洗过澡,换上干净衣裳,由丫环擦头发。

“杜婉晴想让我嫁个傻子,做梦去吧。”

还附带一个“哼”。

可把你能的。

“……”顾明宣头疼。

很想穿回去问问自己,为什么要教杜婉歌游泳呢?

现在原书真的要五百字完结了……男女主根本没碰上面!

老天爷,看看她都在干什么……

“祖母,不过骨那头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杜婉歌抱着顾明宣的胳膊问,“真的是人的骨头吗?”

顾明宣不想骗她,也不想吓她,道:“说不定。看看大理寺的人查得怎么样。”

杜家的门槛高,又当着安贵妃和七皇子的面,大理寺卿的效率高到飞起,不一时消息就送进来。

那是一具陈年旧骨,系为女子,不过距近该有近百年了,那时候还没有国公府,应该是前主人当家的时候留下的。

“母亲可以放心了,跟咱们家无关。”杜元聪道,“不过确实是晦气,也不好就那么放着。正好广昭在,他是行家,让他看看怎么填。或者起个阁楼,或者种上花木,母亲瞧着怎么好?”

顾明宣想了想:“把尸骨捞出来入殓,给人家做场法事,好好安葬吧。”

杜元聪应“是”,一起来回话的大理寺卿赞道:“老夫人真是菩萨心肠。”

*

顾明宣才不是菩萨。

她只是不想当傻子。

人的骨头在干燥的情况下最长可以保存三百年左右,但荷池里可全是水,真泡上一百年,早就连渣都不剩了。

骸骨被收敛在棺木中,停灵之地就选了旁边的畅风阁。

尸骨无名,因此没有灵位,白惨惨的蜡烛发着白惨惨的光。

顾明宣进去,赫然发现傅幸臣居然也在。

他盘膝坐在棺前,手执拂尘,在念经。

背脊挺拔,神清骨秀,眉心朱砂更是自带三分仙气,不知道的人还要以为是哪家请来的仙长。

顾明宣:“……”

“老夫人来了。”傅幸臣睁开眼睛,起身,退到一旁。

顾明宣:“你好像早知道我会来?”

傅幸臣:“毕竟老夫人是菩萨心肠。”

顾明宣:“……”

感觉这是讽刺。

“你怎么会在这里?”

听傅广昭说,傅幸臣离开灵山教,去到常州,苦读诗书,进京是为了赶秋闱大考。

这怎么又干上老本行了?

“只不过是看她可怜,所以超度一番。”傅幸臣叹息,“举手之劳而已。”

……好吧。也算是有一技之长,还挺方便使用。

“那什么……我想上炷香,幸臣,你去外面等我吧。”

“不用了老夫人,老夫人的验尸之术,晚辈小时候就见过,不会吓着的。”

顾明宣:“………………”

顾明宣已经不想问他为什么会知道了。

也许是看她没有带下人,也许是看她的神情,也许是因为她进门的时候先迈了左脚——总之这人简直是精怪变的。

“那你关好门,再帮我多点两根蜡烛。”

傅幸臣照做了。

他做事情的时候不徐不急,动作如行云流水,屋子里渐渐亮如白昼。

棺木还没有上钉,顾明宣一个人就推开了。

骨头算是顾明宣在上学时比较愿意接触的物件,一没有血,二没有味道。

大理寺的仵作不是吃干饭的,骸骨完整地归位,静静地躺在棺木中。

比较秀气的骨架,身量不会超过一米六。

骨架是人类死亡之后能留存最久的东西。

即使没有了皮肤,没有头发,看不出相貌,它却依然会说话,能告诉人们它曾经的性别和年龄。

仵作推断出骸骨性别为女,年龄却只说年岁旧远,无从分辨。不知道是因为古代技术落后,还是杜元聪不让他说。

现代法医用骨骼推断年龄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用锁骨丶胸骨丶肋骨……等等,不过最常用的还是耻骨联合面。

耻骨位于人体的髋骨的前下方,耻骨联合面是指两侧耻骨相对结合的骨质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耻骨联合面会呈现出规律的变化。

法医骨学上有专门的公式,根据骨质形态的数据来推算,结果相当准确,误差不会超过两岁。

顾明宣准备充分,自带白纸丶眉黛,结合教科书上所说的九处参考点,在稿纸上算起公式来。

傅幸臣就在旁边看着。

奇怪的文字……傅幸臣确定自己从来没有见过。

结果推算出来后,顾明宣有点愣住。

这具骸骨的联合面沟嵴已经由高而锐而变平坦,骨质也有些疏松,所以没有用公式之前,她就可以初步推断死者已经不年轻了。

但推出来的答案是四十六岁——古代的四十六岁是什么概念?已经可以当奶奶了。

顾明宣之前怀疑是“杜家好色子弟逼得人家跳水自尽”,现在看来不是了。

“老夫人这写的是什么?”

顾明宣随口敷衍:“唔,从前有个老仵作教我的,跟画符差不多吧。”

骨骼露天存放腐化最快,骨骼在干燥的土地中保存最久,水中则是一个谜一样的状态。如果直接泡在水面,接触的微生物多,腐化自然很快,但如果掩埋得深,并且多泥沙,隔绝空气,一样可以保存很久。

这一具……顾明宣只能大胆估计,在十年到二十之间。

那么二十年之内,杜家有过什么下落不明的失踪人员吗?

顾明宣不自觉念叨出口,傅幸臣忽然道:“晚辈倒是想起一个人,不过并非失踪。”

“谁?”

“七姑娘的祖母梅氏,似乎便是这等身量,十五年前病故。”

这是什么废话?那可是杜尚书的至爱,早就厚葬入祖坟,哪里会扔在这荷池里喂鱼?

“人家都说了病故了,死得明明白白,我是想查失踪的……”

顾明宣说着顿住。

等等。

白晃晃的烛光映在傅幸臣脸上,他的目光永远平静深邃,古井不波,里面仿佛沉淀着千万年的光阴。

傅幸臣……从来不说废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