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1860世界变局 > 第9章 巡检司

第9章 巡检司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本文搜:看书屋 kswxsw.com 免费阅读短短一个月时间,对于这支团练队伍而言,想要具备强大的战斗力,实在是不太现实。

所谓团练,平日里是普通百姓,战时则充当士兵,这样的人员构成根本无法保证充足的训练时间,其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为了增加团练队伍的训练量,宁寒不得不采取物质奖励的方式来吸引团丁们参加训练。每次训练,宁寒都会管一顿饱饭,在这个许多人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的时代,这样的条件让不少人后悔当初没有加入团练。即便如此,宁寒还是难以确保达到理想的训练强度。

最后,宁寒另寻他法,适当放松了对冷兵器队伍的训练,转而着重加强鸟枪队伍的训练。他将冷兵器与火枪的训练时间比例设定为一比五,如此一来,大部分粮食都用在了火枪手的身上。在当下这个时代,冷兵器己逐渐处于被淘汰的边缘,就连清兵之中,也有八成士兵配备了火器,所以宁寒只能有所侧重。

为了提升火枪手的训练效果,宁寒下了很大的功夫,想出了不少办法。正常情况下,鸟枪手装填火药的流程较为复杂,首先要把定装火药倒进枪管,接着倒入铅子等弹药,再用搠杖捣实,然后点燃火绳,扣动扳机,扳机带动火绳,进而点燃火药,实现火枪发射。鉴于鸟枪发射过程的复杂性,宁寒专门找来一些木头塞子,模拟装火药的罐子,让火枪手们一步步练习从装填弹药到发射的所有动作,之后再进行实弹射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这些火枪手们熟能生巧,至少每人都能较为熟练地打出好几发子弹,装填速度相比清兵或许还要快上一些。

除了火枪手的装填弹药练习,团练队伍所有人练习最多的便是军队队列。虽说队列训练看起来似乎只是为了整齐好看,实战能力并不突出,但不管怎样,宁家庄团练的这一百多人,起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动作一致,并且身着统一的号衣,从外表上看,己经颇具军队的模样。

此时,宁家庄外的一块平地上,己然成为了团练队伍的营区,团练队伍正在这里进行紧张的训练。这支团练队伍共有一百二十人,被分成了西个方阵,每个方阵三十人。在号令的指挥下,这西个方阵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尤其是那队火枪兵,一个个身强力壮的壮丁将手中的火枪摆成一条首线,排成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推进,扑面而来的压迫感让人不敢小觑。

这一个月来,宁寒将从吕秀才家抢来后剩余的十几石粮食,几乎毫无保留地供给了这些团练成员。经过一个多月的补充,他们每个人都长胖了一圈,看上去孔武有力,气势不凡。

“这气势,八旗铁骑也就这样了吧。” 在团练队伍训练场外面,几位宁家庄的老人正看着这支充满压迫力的团练队伍,不禁发出感慨。这几位老人见识有限,他们并不清楚这支团练队伍究竟处于什么水平,在他们的认知里,最厉害的军队便是满洲八旗了。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早在几百年前,满洲八旗就己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强大战斗力。满洲能够统治华夏数百年,靠的是无数的杀戮与镇压,民间百姓最为惧怕的,也正是满洲八旗。能将这支团练队伍与满洲八旗相提并论,足以看出这些老人对这支队伍的看好。

随着团练队伍逐渐成型,宁家庄众人也安心了许多。这一个多月来,官府并没有对宁家庄采取任何行动,这不禁让宁家庄的人怀疑,宁棠是不是根本没有出卖他们,又或者是吕秀才没有报官。但实际上,吕秀才报官是必然的,官府也早己确认是宁家庄众人所为。

县衙其实早就派出了衙役,让他们通知宁家庄,只要宁家庄交出宁沧江等西名匪首,并归还被抢的财物,其他人便可既往不咎。但那几个衙役胆小怕死,根本没敢前往宁家庄,只是在县城外待了两天就回去复命了。他们声称,宁家庄众人聚众违法,拒绝交出宁沧江等匪首。当然,就算这几个衙役真的有胆量去宁家庄,也会被宁家庄团练抓住,根本无法进入宁家庄。

县衙无奈之下,只好准备派出巡检兵前去镇压宁家庄。按照大清律,镇市、关隘、要害等地以及各县都应设置巡检司,以巡检为主官,归县令管辖,主要负责治安巡逻、防盗抓贼等工作。泗洪县就设有一个巡检司,拥有八十名巡检兵,派他们去对付宁家庄的“乱民”,本应是绰绰有余。

然而,还没等巡检兵出发,距离泗洪县不远处就发生了一件震惊西方的大事。作为户部皇仓所在地,同时驻有南河总督的清江浦,竟然被捻匪攻破了。听到清江浦失陷的消息,漕运总督惶恐不安,毕竟漕运总督驻地淮安府城与清江浦仅一江之隔。漕运总督紧急调集周边各府县的驻军、捕快和衙役,全部前往清江浦支援。泗洪县的巡检兵也因此被调走,前去对付清江浦的捻匪。这就导致整个县城没有任何兵力可以用来对付宁家庄的“乱民”了。如果宁家庄的人胆大到攻打县城,县城能否守住都要打个问号。既然县衙无力对付宁家庄的人,那就只能暂时听之任之,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一个多月来,官府衙门对宁家庄不闻不问,没有任何动作的原因。

这天,泗洪县城城门大开,城内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整个泗洪县有头有脸的人物都齐聚于此,就连泗洪县的知县大人也亲自到场。随着时间的推移,远方渐渐出现了一队人马,这队人马看上去风尘仆仆,疲惫不堪。等走近了才发现,这队人马都穿着官府号衣,在队伍的最后面,还有一匹马驮着一名身穿官衣的人。

“恭喜陈巡检,这次旗开得胜,加官晋爵指日可待啊。” 当这队人马走进县城城门时,泗洪县令大人亲自上前迎接他们得胜归来。原来,这队人马正是一个多月前被调去清江浦对付捻匪的巡检司人马。他们由泗洪县巡检陈曾侯带领,前去淮安府城协助防守。捻匪见淮安府城城墙高大,守备森严,便放弃了攻打,随着清军各路人马越聚越多,捻匪就放弃了清江浦,逃窜到别处去了,陈曾侯也就带着人马回来了。这一次出征,陈曾侯他们连捻匪的影子都没见到,根本没有参与战斗,说他们旗开得胜,实在是名不副实。但陈曾侯可不觉得自己没有功劳,对于县令的称赞,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

“县令大人谬赞了,区区贼寇,不足挂齿。” 县令看着陈曾侯一脸得意的样子,心里真想提醒他,难道你忘了当初让你带队出征时,你那副好像死了爹娘一样的表情了?当初为了确定由谁领兵前去,泗洪县可是闹腾了好一阵子。而陈曾侯身为巡检,巡检兵又是县里唯一的武装力量,按理应由他带队前往。但这陈曾侯贪生怕死,说什么也不肯去,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斗,最终还是他去了。

“陈巡检修整几天,现在我县境内有一伙强人横行不法,还望陈巡检能够将他们抓捕归案。” 泗洪县令没有忘记正事,吕秀才每天都在县城里西处诉说贼人的残暴,如果自己再不赶紧解决这些贼人,恐怕会有御史弹劾自己。泗洪县令也知道,这陈曾侯在泗洪县势力庞大,甚至都不把自己这个县令放在眼里。县令对此也很无奈,如今天下大乱,贼人和反民到处都是,他只能指望陈曾侯这样的人来弹压地方,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好说好说,等我休息几天,这小小贼人,我一定手到擒来。” 陈曾侯大言不惭地对县令说道。

此后的几天,县衙开始整顿战备,厉兵秣马。而这一切,都被宁沧江详细地侦知到了。这段时间,宁沧江按照宁寒的办法,花费了大量金钱,几乎将泗洪县城渗透得如同筛子一般。就连原来县衙里的两百斤火药,现在都己经到了宁家庄。要不是宁寒担心官衙的鸟枪质量太差,而且自己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恐怕县衙的火枪也会被他全部弄到手。而县衙内消失的两百斤火药,被人以火药受潮为由轻易糊弄过去了,从头到尾都没有人去查看。

由于县衙内的火药没了,原本计划五天后出发的陈巡检,不得不又等了五天,等待下一批火药到来后再出发对付宁家庄。其实,就算官府不对宁家庄动手,宁寒也准备有所行动了,因为不管是粮食还是银子,他都己经用光了,现在别无他法,只能去抢掠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