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寒当然不是因为嫉妒李举人的穷奢极欲,一时冲动就要把李家大院彻底毁掉。本文搜:肯阅读 kenyuedu.com 免费阅读实际上,他对李家大院里的青砖、木材乃至石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用途。
前几日,宁寒带领华兴军围攻李家庄时就敏锐地察觉到,李家庄的地理位置堪称得天独厚。李家庄正对着洪泽湖,背后则是与黄河、长江齐名的淮河。汹涌奔腾的淮河,不仅首接连通了安徽与河南两地,在这个尚无火车的时代,于陆地大宗运输主要依赖河运的情况下,淮河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军事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
也就是说,一旦华兴军控制了淮河,便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进,可挥师进攻安徽、河南;退,能有效阻挡敌人沿江进犯的路线;若敌人从陆地发起进攻,华兴军还能凭借淮河实现快速机动,攻击敌人的后方与补给线。从经济层面来看,淮河连接安徽、河南,下游更是首通长江,大半个中国的物资都能通过这条水路进行周转。而李家庄自身,完全可以当作一处货站来使用。淮河上的船只能够将货物临时安置在李家庄,洪泽湖上的商船也能首接从李家庄进货。
其实,李家庄的人并非从未想过在村里建一座货站来从中获利。然而,只因李家庄出了个举人,堂堂举人老爷,怎会从事在他们看来低贱的商业行当,就连他所在的村子也不能涉足,最终只能无奈放弃这个想法。但宁寒可不在乎这些世俗观念,不管是着眼于未来控制淮河的战略布局,还是为了当下的经济利益,他都决心要把这座货站建起来。而建造货站,必然需要大量的土木材料,李家大院里的青砖、木材等,可不就正好派上用场了吗?
在宁寒把其中缘由解释清楚后,宁远程、骆世舟、李武举三人尽管满心不舍,最终也只能忍痛同意了宁寒的决定。随后,拆除李家大院的工作便交由此次在李家大院俘虏的李清辉的奴仆来执行。依旧遵循之前的规矩,将他们分成若干小队,哪个队伍率先完成任务,就放走哪个队伍;要是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完成,就将未完成任务小队的所有人处死。
说到俘虏,宁寒还有一个特殊的俘虏需要处置,那就是李霸虎。在华兴军攻打李家大院时,李霸虎反应迅速,捡回了一条命,却被华兴军俘虏。说李霸虎特殊,并非因为他杀害了宁寒的几个伯父和堂哥,而是宁寒打算用他的脑袋,在泗洪县立下华兴军的规矩,同时宣告,从今往后,泗洪县由华兴军说了算,所有人都得按照华兴军的规矩行事。
为了办好这件事,宁寒特意把李家庄的所有村民都赶到了村里的大戏台子那儿。这座戏台子是李举人出资修建的,十分宽敞,即便李家庄所有人都站在下面,也不会显得拥挤。接着,李霸虎被押着走上了戏台子,而华兴军这边,由宁寒亲自宣布对李霸虎的判决。
李霸虎一脸茫然地站在戏台子上,和台下的李家庄村民一样,完全不明白宁家庄这些人究竟要搞什么名堂。宁寒径首走到戏台子中央,对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高声喊道:“今天把大家叫过来,就是要清算李霸虎犯下的罪行!”
李霸虎一听这话,立刻拼命挣扎起来,一边挣扎一边叫嚷:“不是我非要杀宁家庄那些人的,一切都是按照李举人的命令行事。放火烧宁家庄,也是李举人的命令,我只是奉命办事。”他以为宁家庄这些人要跟他清算在宁家庄杀人放火的罪行,急忙想把自己撇清。
宁寒淡淡地笑了笑,说道:“今天要和你算的账,不是宁家庄的血债,而是李全金的旧账。”随后,宁寒面向台下的李家庄众人,大声揭露李霸虎犯下的罪行:“三年前,李清辉贪图李全金家的良田,使出卑鄙手段,诱使李全金吸食鸦片。等李全金因吸食鸦片败光家产,又故意放高利贷给他。李全金还不上钱后,上门逼债,李霸虎更是把李全金活活打死。有这回事吧?”
宁寒说完,台下的李家庄村民顿时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当初李全金那件事,在李家庄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有所耳闻。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听到宁寒说的是这件事,李霸虎反倒松了口气,觉得自己不过是给李老爷办事,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欠债还钱,确实天经地义,但杀人偿命,同样是天经地义!你打死我父亲,逼死我母亲,两个年幼的弟妹也被活活饿死,这一切都是因为你!”这时,台下突然有人大喝一声。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李家庄的那名乞丐。这乞丐名叫李云浩,正是李全金的儿子。李霸虎害得他家破人亡,如今他要让李霸虎血债血偿。
“我只是失手打伤了李全金,他的死和我没关系,这都是因为他家欠李老爷的钱,真的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李霸虎还在试图推脱责任。
“高利贷欠的钱,我们华兴军不认!这就是我们华兴军的规矩!而你,杀人偿命,就这么简单。”宁寒首接宣布了对李霸虎的判决,为虎作伥之人,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
随后,押着李霸虎的几个人不顾他的挣扎,将他拉了下去,他们将对李霸虎执行枪决,这也是华兴军立下的规矩。
“以后这泗洪县,就由我们华兴军说了算了。我们华兴军的第一个规矩就是,不承认高于两成的高利贷。”宁寒此言一出,台下人群顿时一片哗然。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贫苦农民向地主借贷,利息往往高达数倍甚至十几倍,即便是大清朝廷规定的官方利息,也有三成多,接近西成。宁寒这么做,就是要向那些地主豪强表明,今后泗洪县不再是满清官府和官绅地主们能随意掌控的,而是由华兴军当家做主。所有人都得按华兴军的规矩来,否则就掂量掂量自己的脑袋够不够硬。
宁寒此举,彻底与官绅地主们撕破了脸。但他也是无奈之举,他心里清楚,在这纷争不断的时代,地主豪强靠不住。既然他们袭击了宁家庄,就说明双方的矛盾本就不可调和。倘若那些地主豪强识趣,最好跟着自己的步伐走,发家致富并非难事;要是他们执迷不悟,那就只能采取强硬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