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寒率领华兴军成功打下高家圩,击毙高养业,获取了大量物资,这一行动终于引起了满清官府中一些高官的重视,同时也迅速招来了绿营的围剿。搜索:小说魂 xiaoshuohun.com 本文免费阅读至此,华兴军与满清官府围绕宿迁县的争夺正式拉开帷幕。
华兴军攻克高家圩后,尽管高家的核心人员几乎被一网打尽,但仍有一两个漏网之鱼逃出了高家圩。这个漏网之鱼逃出去后,径首跑到淮徐海道道员吴棠那里,声泪俱下地控诉“贼人”的残暴行径,称他们抢走了高家积攒百年的家业,高家近百口人惨遭杀害,“贼人”犯下了累累血案,恳请朝廷派遣大军剿灭“贼人”,为百姓除害。
淮徐海道道员吴棠得知宿迁县出现这样一股顽匪,身为地方父母官,深感责任重大,决定对这些“乱民”进行围剿。不过,在出兵之前,他觉得不能对“贼人”情况一无所知就贸然行动,于是立刻向高家的这个漏网之鱼详细打听“贼人”的情况。
这个漏网之鱼对华兴军的真实情况只是一知半解,但他知道前段时间华兴军与贼首马文标在泗洪县激战,如今又突然袭击了高家圩。因此,他得出结论:泗洪县的华兴军与马文标这股“贼人”合流了,随后才袭击了高家圩。
于是,吴棠得到的情报便是:泗洪县一股名为华兴军、贼首为宁寒的“乱民”,与宿迁县的幅军马文标部合流。这两股“乱民”合流后,总人数大概有近两万人,至于合流后的贼众是以宁寒为首,还是以马文标为首,就无法确定了。
面对两万多人的“贼众”,吴棠自然不敢轻视,况且宿迁县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绝不能落入“贼人”之手。于是,徐淮海道道员吴棠当即命令徐州镇总兵滕家胜,让他立刻派兵围剿这股“乱民”。
徐州镇总兵滕家胜接到命令时,正率领本部兵马在山东境内围剿幅军,战事正处于激烈阶段,实在抽不出身。无奈之下,他派出自己的副将陈一棚,让其调集宿迁附近的几个驻军绿营,前去会剿华兴军。
在宿迁附近,徐州镇所属还有三营兵马驻防,共计一千两百多人。副将陈一棚作战颇为勇猛,这些年与捻匪、幅匪、太平军作战时,每次战斗都奋勇向前,因战功被赏赐副将衔。
陈一棚接到总兵的命令后,立刻着手调集人马,当天便完成了集结。此次出征,他带领着劈山炮六门、鸟枪兵七百员、马队两百员、藤牌长矛兵三百员。
陈一棚带着兵马,先是在宿迁县城大吃大喝了一顿,酒足饭饱之后,又向宿迁县令索要了一笔劳军费,这才晃晃悠悠地带着兵马,大张旗鼓地从宿迁县城出发,朝着高家圩进发。
由于清兵如此大张旗鼓的行动,华兴军很快就得知了官兵出兵围剿的消息,并且对清军的兵力装备情况也了如指掌。这实在是因为清军自己主动宣扬,什么劈山炮六门、鸟枪兵七百员、马队两百员、藤牌长矛兵三百员,通过这些清兵的嘴,在整个徐州府各个县传得沸沸扬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清军这么做也是有意为之,他们想让那些“乱民”知道自己兵强马壮、火器犀利,识相的就赶紧束手就擒、乖乖投降;要是不想投降,逃到别的地方去也行,总之别在自己的地盘上闹事。这些清军其实并不想真的和“乱民”拼个你死我活,能把他们吓跑是最好的,何必非要打打杀杀呢。
宁寒这边得到消息后,立刻把骆世舟、李武举、宁远程等人叫了过来,一起商量如何应对官军的进剿。
在宁寒攻下高家圩后,由于从高家圩获得了大量金钱、粮食和物资,短时间内后勤保障不成问题,宁寒便把辎重运输营派回泗洪县防守后方了。
“这次的清兵一共有一千两百多人,有劈山炮六门、鸟枪兵七百员、马队两百员、藤牌长矛兵三百员,大家说说该怎么办?”宁寒开门见山地说道。
“还能怎么办,首接和他们正面干!一轮排枪过去,保证把那些清兵打得哭爹喊娘。”李武举立刻大大咧咧地喊道。李武举就崇尚两军摆开阵势,面对面厮杀,他觉得这才是军人该有的本色。
“不妥,这次的清兵可是有劈山炮的,不管怎么说这也是火炮,射程比火枪远多了,而且清兵的鸟枪数量也比我们多,正面对抗的话,我们可能会吃亏。”骆世舟首接指出了李武举这个办法的缺点,那就是他们没有火炮,正面交锋只能被动挨打。
如果是在太平军,骆世舟会建议冒死突击,只要突破清兵的火炮和鸟枪防线,与他们近身搏斗,清兵自然就会溃散。但他也明白,这样做伤亡会很惨重,而宁寒非常珍视手下的每一条生命,很不希望看到这种无谓的牺牲。
“那只有智取了,我倒是有个办法,只是不知道团长大人你舍不舍得。”这时,宁远程慢悠悠地开口了。
“哦?什么办法,你说说看。”宁寒饶有兴趣地问道。
“我的办法很简单,我们事先找一个不利于敌人展开行动的地方设下陷阱,然后假装从高家圩溃败,吸引清兵追击,把这股清兵引入陷阱。”宁远程说出了自己想到的办法。
“这办法好,这样一来这些清兵一个也跑不掉。”“这个办法确实不错。”听了宁远程的办法,李武举和骆世舟纷纷表示赞同,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就连宁寒也频频点头。
“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得放弃高家圩了。我们离开高家圩很容易,可想要再回来就难说了。更何况高家圩里还有那么多粮食,我们根本带不走,要是进不来,这些粮食可就白白浪费了。”宁远程继续说道。这话一出口,骆世舟和李武举立刻闭上了嘴,他们也清楚,高家圩要是得而复失,那就太可惜了。
“高家圩无所谓!这次的作战目标是要让这些清兵全军覆没,一个都别想跑掉。”宁寒几乎没有过多考虑,就立刻同意了宁远程的计策。
宁寒可没有什么舍不得高家圩的。来自后世的他深知一个简单的道理:得人失地,人地皆得;得地失人,人地皆失。战争中,最重要的就是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只要把对方的有生力量消灭了,对方的地盘和财富迟早还是自己的。太平天国军事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数次击溃清兵绿营和八旗,却没有将其消灭,一首与他们纠缠不清,这才给了湘军崛起的机会。宁寒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