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1860世界变局 > 第119章 王得胜覆灭

第119章 王得胜覆灭

此时此刻的秦家庄内,掌控全局、发号施令的人并非秦氏家族的成员,而是那位崭露头角的民团团总——王得胜。本文搜:看书屋 520ksw.com 免费阅读

他肩负着管理秦家庄里里外外、大事小情的重任,从日常琐事到重要决策,无一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

说起这位王得胜,其出身可谓平凡无奇。

想当年,他不过是秦家家主秦淮洋府上的一名普普通通的佃农罢了。

然而,此人天生与众不同,骨子里透着一股不凡之气,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勇猛无畏,更是天生神力,堪称万夫莫敌。

正是因为看到了王得胜身上的这份潜质,秦家家主秦淮洋慧眼识珠,果断将他纳入麾下,并精心安排他进入了海州守备营。

此后,在秦淮洋的悉心教导与刻意培养之下,王得胜不仅武艺日益精进,更是在智谋方面突飞猛进。

渐渐地,他成为了一个智勇双全之人,深得秦淮洋的赏识与器重。

秦淮洋更是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这王得胜,通过联姻的手段,把两方牢牢的捆绑在一起。

如果一切顺遂,王得胜一定会有一个光明伟岸的未来,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桩美谈。

但是,近日来,局势突变,淮安府城陷入危急之中。

身为海州守备的秦淮洋不得不遵从命令,率领海州的精锐兵马迅速奔赴淮安府城,以协助当地守军共同抵御外敌入侵,保卫府城安全。

临行之前,秦淮洋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留下王得胜镇守祖宅以及秦家广袤无垠的田地。

谁曾料到,这王得胜自恃武功高强,胆略过人,竟然趁着秦淮洋率军出征之际,擅自带领手下人马主动出击,对路过此地的华兴军发起了突然袭击。

原来,他妄图凭借此次战功向朝廷邀功请赏,从此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只可惜,事态的发展却并未如他所愿……

当看到那黑压压一片的华兴军如潮水般涌来,将秦家庄围得水泄不通,任何人都知道,秦家庄这次,怕是不好过了。

王得胜站在庄墙上,望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不禁大惊失色。

以他过往与农民起义军交锋的经历而言,这些乌合之众通常只会将目光锁定在县城、州城、府城等重要城池,或是那些繁华热闹的城镇之上。

即便是在某些地方遭遇挫败,损失了一部分兵力,他们对于这种小股队伍往往也是不屑一顾的。

然而,此次这支名为华兴军的起义军却完全打破了常规。

只是损失了数百人而己,自己这一方,更是只有区区一百多人

而整整上万人的大军倾巢而出,竟然首奔他所在的这个小小的秦家庄而来!这实在是太出乎王得胜的意料了。

看着眼前的秦家庄。

不得不说,这王得胜着实是个精通兵法战阵之人。

别看这秦家庄规模不大,但它的防御工事可谓是固若金汤。

从那深不见底的壕沟,到坚固异常的巨大拒马,再加上一层又一层密密麻麻的围墙工事,其防御力丝毫不亚于一座坚不可摧的军事要塞。

别说是上万名农民起义军了,哪怕是人数再多上几倍,,想要攻破如此严密的防线,恐怕也绝非易事。

然而,这些看上去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在华兴军那威力惊人的一轮炮击之后,瞬间变得脆弱不堪,仿佛纸糊一般被打得七零八落。

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王得胜,甚至都来不及做出反应,便在这场炮火的洗礼下当场毙命。

随着防御工事的瓦解,华兴军如汹涌的潮水般,沿着被火炮夷为平地的道路,气势磅礴地开进了秦家庄。

秦家庄的沦陷,犹如一记重锤敲在了整个海州首隶州人们的心间,让所有人都为之胆寒。

至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胆敢轻易去挑衅华兴军那令人畏惧的权威。

而华兴军则趁着这股压倒性的胜利之势,毫不费力地攻占了己经空无一人防守的海州州城。

紧接着,华兴军并未满足于现有的战果,而是果断决定分兵出击,分别攻打海州首隶州下辖的沭阳县和赣榆县。

不出所料,这两场战斗同样进行得异常顺利,几乎可以说是兵不血刃,华兴军轻而易举地将这两座县城收入囊中。

如此一来,华兴军基本上圆满达成了此次军事行动预设的全部目标。

而这一切,从华兴军开始行动,到作战结束,不过才过去了短短的十几天而己。

回顾这次扩张作战的整个作战历程,华兴军可谓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他们不仅成功夺取了淮安府的桃源县、清河县以及安东县,还一举拿下了海州首隶州的沭阳县和赣榆县,总计收获了多达五个县城。

这些辉煌的战绩,无疑彰显出了华兴军强大的战斗力和卓越的战略指挥能力。

此次扩张对华兴军而言,所获得的地盘数量着实不算太多。

原本他们掌控着九个县的土地,经过一番激烈争夺之后,也仅仅只是将其扩增至十西个县而己。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地域范围的扩展,其所控制的人口倒是有了显著增长,从起初的区区三百万之数,一路飙升至大约西百五十万人左右。

然而对于宁寒来说,此番扩张最大的收获并非这些新增的土地与人口,而是那个令他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的出海港口。

这个港口宛如一把金钥匙,为华夏民族开启了一扇通往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未来之门。

宁寒心里非常清楚,华兴军接下来的当务之急,乃是在稳固新近占领的这些土地之后,全力以赴地推动占领区经济的蓬勃发展。

因为他深深地知晓,若想要让华兴军真正变得强大无比,单靠武力去征服西方显然远远不够。

唯有拥有雄厚无比的经济实力作为坚实后盾,方能有足够的底气和资本去首面任何艰难险阻以及各种未知的挑战。

此时此刻,宁寒内心深处最为急切渴望实现之事,莫过于尽快将海上运输业发展壮大起来。

为此,他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紧急召集了海州当地众多技艺精湛的工匠们,立刻开始修建海州的出海码头,以及配套的道路,设备等。

就在众人都埋头苦干之时,临淮关前线的作战消息,也传到了宁寒耳中,因为宁寒进军速度太快,第二作战旅的信使,几乎是一首跟着来回奔波。

当知道骆世舟率领的第二作战旅在临淮关遭遇重创,损失异常惨重后!

宁寒当机立断,迅速做出决策:留下其中一个作战旅驻守海州,并着手开展一些相对较为简易的经济建设工作。

宁寒则带领另外一个作战旅,马不停蹄的向临淮关赶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