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三国山贼不好当,开局绑了孙尚香 > 第75章 美人的鄙夷

第75章 美人的鄙夷

蔡文姬顿了顿,又低声道:

“你也莫怪我方才失态……只是……我本以为,我的诗,已可立足于世,不输须眉……却未想……”

她没有再说下去,但江俊听懂了。′m¨z!j+g?y¢n′y,.?c*o′m`

她想说,她没想到竟败得如此彻底。

江俊端起茶盏,轻轻一饮,声音柔和下来:

“才情无高下,我能得此诗,只是天意使然。你有你的沉吟悲歌,我也有我的浮生杂感。落笔不同,各有千秋。”

这话并非故作谦逊,而是真心实意。

他深知,文明不是一蹴而就的。

蔡琰所作虽不似后世诗文那般精巧圆熟,却自有其沉郁悲怆之气,直指人心。

诗赋之道不能脱离时代风骨与文化背景而论。

以当下之眼,苛评古人,未免不公。

蔡文姬“四大才女”之誉,当之无愧。

蔡琰微微闭眼,情绪终于平复了些,她轻轻端起茶杯,似在用那淡淡的茶香洗涤刚才心头的波澜。

她凝视杯中清茶,忽而轻声开口:

“虽说武无第二,文无第一,可我蔡琰行走四方,读书万卷,曾与无数名士唱和,自问见识不浅。”

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决:“我以为,江先生的诗才,天下第一。”

此言一出,江俊只觉一口茶差点呛到喉咙。

他一时哭笑不得,“我这……拿的可是未来千年之后的稿子,哪好意思受这等评价?”

他咳了一声,神色谦逊却语带自嘲:

“姑娘抬爱了。??小¤÷说a_~C$)M¢=_S?¨ ?&更?1新蔡琰蹙眉道:“江先生此言何意?难道建业城中,还有才华胜你之人?”

江俊略一沉吟,面露为难之色,答道:

“若说才华,眼下建业的江太守,那才是才倾天下。”

“江太守?”蔡琰略显错愕,随即冷笑一声,“你说的若是那首《赋玄德公词》,那这诗,必定不是他所作。”

江俊装傻:“哦?姑娘何出此言?”

蔡琰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判断:

“那首《赋玄德公词》,绝无可能是即兴而成。”

江俊微微一笑,举杯轻敬,语带几分玩味:

“可那首词,乃是他在甘露寺中当场吟出,江东文武咸集,诸多高士亲耳听闻。姑娘怎会怀疑,并非出自他手?”

蔡琰冷冷一哂,神色不改:

“你我皆操笔为文之人,自知诗词之难。一篇词中,三层比喻、五重用典,章法工整、收放自如,连字句之间的节奏都拿捏得恰到好处。?2`8_l\u`._n`e′t¢你若说他临场脱口而出……那江俊,岂非神仙?”

江俊心想,她说的确实没毛病。

百姓总是爱听传说。

就像后世流传的李白,饮酒作诗,一醉千篇,风流倜傥,才情横溢。

可真正写过诗文的人都明白,那些传世的佳作,往往并非当场即兴,多半是早有腹稿,千锤百炼之后,才择机吟出。

而江俊此刻所扮演的“江太守”,不过是被时代推到舞台中央的一个虚名,配上“甘露寺即兴赋诗”这种传奇场景,就成了百姓口中的“江才子”。

——越是完美的故事,越不会是真事。

——但偏偏人人都爱听。

江俊又问道:“那蔡姑娘以为,那首词是何人所作?又为何会将如此流芳百世之名,白白给了那江俊呢?”

蔡琰说道:“我怀疑,那是诸葛亮早有准备之词,交予刘备之手,再借江太守之口扬名于座。是为抬高刘玄德的气象,与江俊共同成就‘才子’、‘英雄’的传说。”

江俊听罢,心中佩服不已。

不愧是蔡文姬,见微知著,连戏志才这局中之人,也不过是提出这般猜测,她竟能作为一个外人,也能得出同样的判断,实属不凡。

他看着眼前这位聪慧刚烈、眼神清明的女子,心中已有了计较。

她不但识诗,更擅识人。

若真能收为己用,当是最犀利的笔,也是最锋利的剑。

江俊忽然笑着摇头,故作好奇地问道:

“哦?在下有些不明白,为何蔡姑娘对江太守这般不以为然?此人在建业,可也算是一方贤守。”

蔡琰轻轻一哂,语气平静,却隐含讥讽:

“我昨日前去赴了江太守设的‘延贤之会’,虽未得见太守其人,却见了他帐下主事之人。”

她说至此处,微顿片刻,眉眼间多了几分不屑之意:

“那人粗鄙浅薄,出口成秽,竟当众以史书断句、以兵法设题,考校文人。我看得出来,江俊他骨子里并无半分对文章的敬意,只不过是想借此揽才为用罢了。”

江俊心中微动,暗道:“此人多半说的是蒋虎。那厮口无遮拦,粗中有细,却总让人误以为只是个贩夫走卒。”

正思索间,只听蔡琰话锋一转,缓缓道来:

“不过,他所出的最后一题,倒颇有些意味。”

江俊顺势问道:“哦?是何题目?”

蔡琰略一回忆,便娓娓道来。

她言简意赅地将昨日那道“贼人劫持一壮十老,仅可救其一”之题陈述清楚,继而坦然道:

“我所答者,曰‘杀贼人为善也’。”

江俊假装一愣,他含笑点头,认真说道:

“蔡姑娘所答,在下以为,入理入情,兼顾大义,诚为上乘之解。”

“哦?”蔡琰抬眉看他一眼,唇角浮出一抹淡笑,似有些意外他竟也认同。

江俊随即又问:“不知当日那场会试,可有公布标准答案?是否与你所答相合?”

蔡琰摇了摇头,语气淡漠:“我未曾等他们宣布结果。”

她望向窗外,目光远远投去,道:

“那江俊……呵,我猜他未必能识得我此言之意。他若真是庸人,只怕想听的,无非是‘当救十老,还是独救一壮’这等肤浅辩论。”

说罢,她轻轻一笑,却满是讥讽:“我写完答卷,便起身离去。此种胸无点墨、徒有虚名的人主,断不值得我多费唇舌。”

江俊听得此言,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险些笑出声来。

“我这蔡姑娘……骂人骂得倒也文雅。”

但转念一想,她对“江太守”的看法如此之低,倒正合自己之意。

只是——

她若知“江太守”与“江居云”实为一人,不知会是何等表情?

忽然,茶馆楼下传来一阵喧哗之声,打断了二人的闲谈。

只听一老者带着哭腔的声音,凄然响起:

“公子……求您行个方便,饶我们一命吧……我家小儿年幼,实在经不起这番折腾……”

蔡琰眉头微蹙,偏头望向楼下,隐约可见几道身影纠缠在一处,茶客纷纷避让。

江俊却在一旁轻轻抿茶,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低声喃喃道:

“是时候了……我安排的好戏,开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