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2章:支开
东京洛阳城,在天宝十四载年末,安禄山范阳起兵一个月后就被占领,安禄山旋即在天宝十五载正月初一在洛阳宫登基称帝,仿照大唐朝廷设置了一个草台班子。??幻?想t¤e姬¤× {μ追]?±最?]新|`:章′节{
段氏为皇后,安庆绪为晋王,孙孝哲为丞相,达奚珣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为中书侍郎,严庄为中书侍郎兼御史大夫,独孤问俗为礼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史思明为怀王,阿史那承庆为兵部尚书,李廷坚为吏部侍郎,李史鱼为刑部侍郎,田乾真为京兆尹,李庭望为河南尹。
瞧瞧,一拨从范阳来的叛贼加上李唐朝廷投降的叛臣共同组成了安禄山大燕朝的临时朝廷。一个个人模狗样摇身一变都成了朝廷重臣。
总之,一句话,虽然是草台班子,大唐有的,大燕也要有。这就是安禄山的想法。
正月初一登基称帝后,安禄山先让礼部尚书独孤问俗到端门外的皇家道观开元观改名为圣武观,然后委派儿子安庆绪到圣武观昭告天地神灵:安禄山已经取代大唐称帝了。
随后,安禄山又委派阿史那承庆到洛南会节坊祆神祠安排拜火教的昭告神灵仪式。这次,安禄山准备亲自参加。但是,大燕朝刚刚成立,宫城内有儿子安庆绪和义子孙孝哲守卫,安禄山比较放心,皇城内虽然有心腹大将阿史那承庆守卫,安禄山依旧不放心。
对外臣,安禄山从来没有提及自己要亲自参拜祆神的事情。就连礼部尚书独孤问俗也仅仅是根据阿史那承庆来回奔波事无巨细地安排安保事项,猜测着安禄山要参加。
要不要告诉马凌虚,独孤问俗犯了愁。正月十六那天安庆绪代替安禄山在圣武观昭告天地神灵时,马凌虚就已经准备好了跟空灵子联手用砒霜行刺安禄山,他没有来得及告知,马凌虚为此已经很生他的气,这次如果不说,马凌虚怕是再也不会搭理他了。?¤÷2?e/8$e=看£;书o=网+× 1追D?×最.±新|章2?节¨
可是,行刺安禄山,哪能那么容易?
上次说好的,安禄山亲自去圣武观,临行前突然改变为安庆绪代替。即便是这样,安禄山也是派去了阿史那承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严密布控。这次,肯定会比圣武观的防卫更加严密。
光是阿史那承庆已经悄悄地去了无数次,竟然还瞒着众多汉臣。如果安禄山亲自前往,一定会让整个洛阳城的兵丁倾巢而出来把守不可。
马凌虚能刺杀成功吗?几乎不可能。
独孤问俗忧心忡忡地来到了刑部,这里比礼部要清静的多,李史鱼虽然是个侍郎,但刑部空缺尚书,李史鱼就是刑部最高官员,如果没有前方抓捕过来的唐廷官吏,整个刑部就非常安静。
不像他的礼部,人多眼杂,他是尚书,下面还有侍郎和附从人员。最近,安禄山刚刚称帝,急着昭告天地神灵,礼仪活动众多,还要抓捕唐廷的宗室人员,事情多如牛毛,真是忙得团团转。
独孤问俗对礼部侍从说,“听闻刑部李侍郎得到了王摩诘的一幅《山居秋暝》图,我得过去瞧瞧,据说,王摩诘的诗画水平很高,在描绘大自然幽静恬美的山水方面具有更高的美感。”
独孤问俗自说自话,走出礼部,来到刑部,简单寒暄后,两人径直进入了书房。对着王摩诘的《山居秋暝图》开始了一番指鹿为马的对话。
李史鱼指着画作左上方的诗作,朗声念诵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独孤问俗捋着胡须道,“王摩诘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2¢c+y+x*s′w¨.′c?o`m~我非常喜欢。”
“独孤兄今儿前来,一定有重要事情商议?”李史鱼话锋一转道。
“嗯,最近阿史那承庆频繁去往会节坊,我估计安禄山前往祆神祠祭拜的日期快到了,我们要不要告诉虚儿?”独孤问俗征询道。
“不能。告诉她,就是让她去送死。”李史鱼断然拒绝。
“不说,虚儿会怨恨我的。”独孤问俗叹息道。
“怨恨也比后悔强。”李史鱼道,“也许这次去了,她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独孤兄,你想想看,上次圣武观,安庆绪代替安禄山前往,戒备已经很严,这次祭拜祆神,绝对会比上次更加严格。而且,上次是在道观昭告天地神灵,圣武皇帝还让你参与,这次祆神祠活动,已经避开汉臣,说明戒备更加森严,虚儿怎么混进去?”
“虚儿可能会中途劫杀。”独孤问俗说。
“得了吧!你总想着你们的功夫很高,其实,晋王安庆绪和丞相孙孝哲的功夫绝不在你俩之下,还有兵部尚书阿史那承庆,更加厉害,你俩肯定不是他的对手。虚儿怎么靠近,就算空灵子协助,也不一定能近身。更别说刺杀了。”李史鱼直接泼了凉水。
“其实,我也不想告诉虚儿,就怕她冲动送死,还可能连累了我俩。”独孤问俗幽幽地说,“圣武皇帝这次祭拜祆神是绝密行动,汉臣几乎不可能知道,我是根据阿史那承庆的频繁活动猜测出来的,如果出现行刺事件,阿史那承庆首先怀疑的估计就是我们几个汉臣,尤其是你我二人。”
“对!”李史鱼附和道,“就怕圣武皇帝的车辇经过皇城定鼎门大街和建春门大街时,虚儿知晓了,会采取行动。”
“想办法支开她。”独孤问俗说。
“怎么支开?”李史鱼忙问。
“我听说,马玄明先是出现在都亭驿之战,后来出现在陕州,最近出现在汝州折冲府,要不,你告诉她消息,她自然会去汝州找马玄明的。”独孤问俗低声说。
“你怎么知道马折冲在汝州?”李史鱼很震惊。
“我不但知道他在汝州,我还知道他跟着封常清从安西回到关中,直接参与了阻击大燕朝的行动。失败后,跟着封常清逃奔到陕州,结果边令诚直接斩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马玄明一气之下从陕州潜逃回了洛阳,而后又跑到了汝州。”独孤问俗望着李史鱼的眼睛,洋洋得意地说道。
“你监视马府?”李史鱼生疑道。
“用得着监视?我们礼部专门就是干这个的!”独孤问俗笑了,“别忘了,圣武皇帝专门让我们礼部暗中搜捕东京城中潜藏的李唐宗室人员。他们在搜捕唐廷宗室人员时,无意中发现了马玄明。”
“你们想要抓捕他?”李史鱼忙问。
“如果要抓捕他,早就动手了,还能让他活到现在?”独孤问俗应道。
“马折冲岂不是很危险,赶紧让马折冲逃离汝州。”李史鱼眼中充满了焦灼和不安。
“刚才我说什么来者,只要你告诉虚儿,她一定会不顾一切地过去告诉马玄明。”独孤问俗意味深长地笑了。
“独孤兄,马折冲是虚儿的太父,更是我的恩人,我不容许你做出伤害他的事情来!”李史鱼严肃地说道。
“虽然我不喜欢马玄明和马光谦,是他们拆散了我跟虚儿,但是,看在虚儿的面儿上,我一定不会做出出卖马玄明的事情。这个你放心。”独孤问俗保证道。
“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李史鱼仿佛不认识独孤问俗了,对他充满了警惕。
“我不是说了,圣武皇帝让礼部秘密搜捕李唐宗室,无意中发现了马玄明。”独孤问俗说。
“无意中发现?怎么可能?马玄明不是唐朝宗室,你们没有必要调查他的行踪?”李史鱼质疑道。
“是的,你猜的没错,在我们礼部眼中,马玄明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独孤问俗诡异地笑了,“实话告诉你吧,礼部派人到王屋山灵都观抓捕玉真公主时,无意中遇到了马玄明。”
“你们抓获了玉真公主?她一个出家人,你们抓她干啥?”李史鱼很诧异。
“不是我要抓捕她,是中书侍郎严庄要抓捕她。严庄说了,玉真公主是李隆基的胞妹,她虽然出家了,但是道行很深,对圣武皇帝恐怕不利。必须诛杀。”独孤问俗解释道。
“你们抓获了?”李史鱼问。
“没有。估计是马玄明了解到东京城正在抓捕唐廷宗室,担心玉真公主的安危,偷偷地潜出城告诉了她。礼部的人去了,玉真公主已经逃走。”独孤问俗说,“礼部的人原本已经抓捕了马玄明回来交差,我命令他们释放了马玄明。”
“还算你有点儿良心。”李史鱼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难不成,只有你一个人关心虚儿?”独孤问俗意味深长地说道。
“当然不是。”李史鱼下了逐客令,“算了,我不跟你磨牙了,我得赶紧告诉虚儿。”
“行,你小心些,别让安庆绪和阿史那承庆的人发现你。”独孤问俗走到屋门口,突然扭头,压低声音嘱咐道。
“知道了,谢谢独孤兄。”李史鱼边说,边脱下官袍,换上便装,出了刑部直接赶赴思恭坊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