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竹筒手榴弹”的样品制作成功,让莫兴华、苏婉和王大锤都充满了期待。+二\8/看*书.徃¢ *嶵·薪`章?踕.埂_鑫!哙?
他们选择了一个远离村庄的偏僻山谷作为试验场。
山谷里怪石嶙峋,杂草丛生,人迹罕至,倒也安全。
莫兴华小心翼翼地将那枚竹筒手榴弹的引信拉环套在手指上,然后深吸一口气,用尽全力将其投向了15米开外的一块巨石。
竹筒在空中划过一道抛物线,准确地落在了巨石附近。
“嗤——”
引信燃烧的声音清晰可闻。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三秒!
两秒!
一秒!
“轰隆!!”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在山谷中回荡!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地面上的碎石和尘土都掀飞了起来!
那块半人高的巨石,被炸得西分五裂,碎石崩飞,烟尘弥漫!
爆炸的威力,远超所有人的预料!
王大锤张大了嘴巴,眼睛瞪得溜圆,半天都合不拢。\零\点.墈/书* ¢已¢发~布\蕞+薪/璋·結\
他这辈子都没见过威力这么大的土炸弹!
这哪里是手榴弹啊,简首就是一门小炮!
苏婉也是俏脸煞白,被这巨大的声响和恐怖的威力吓了一跳,但随即,她的眼中便迸发出了惊喜和兴奋的光芒。
成功了!
他们研制的竹筒手榴弹,成功了!
莫兴华也是激动不己,拳头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虽然只是最简陋的竹筒外壳和拉火引信,但凭借着改良黑火药的巨大威力,以及内部填充的碎铁片,这枚手榴弹的实际杀伤效果,恐怕己经不亚于日军装备的制式手榴弹了!
“太厉害了!兴华!这玩意儿要是给咱们的队伍用上,打小鬼子还不是砍瓜切菜一样!”王大锤回过神来,激动地抓住莫兴华的胳膊,语无伦次地说道。
莫兴华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m¢a-n′k?a.n?s?h-u^.`c/o,m′
这只是一个开始!
有了改良黑火药,有了竹筒手榴弹,他就有了与抗日武装进行交换的底气。
接下来,就是如何将这种手榴弹进行小规模量产,并且解决更关键的子弹复装问题了。
竹筒手榴弹的试爆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三人的士气。
他们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生产准备之中。
莫兴华负责手榴弹的整体设计优化和引信制作。
他根据试验结果,对竹筒的尺寸、壁厚、装药量以及内部填充物的种类和数量都进行了细致的调整,力求在保证威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苏婉则继续负责黑火药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她带领着王大锤和几个临时招募来的帮工,严格按照提纯、配比、研磨的工艺流程,加班加点地生产改良黑火药。
铁匠铺日夜炉火不熄,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研磨药料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战前动员的激昂乐章。
由于材料的限制,第一批莫氏竹筒手榴弹的数量并不多,只有区区三十枚。
但每一枚手榴弹,都凝聚了莫兴华、苏婉和王大锤等人的心血和智慧。
它们静静地躺在铺着干草的木箱里,仿佛一头头蓄势待发的猛兽,等待着在战场上咆哮的那一刻。
就在莫兴华为如何将这些宝贝送到真正需要它们的人手中而发愁时,机会,却自己送上门来了。
这天傍晚,莫兴华正在检查最后一批手榴弹的引信,突然听到铁匠铺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嘈杂的呼喊声。
“不好了!不好了!伪军进村了!”
一个村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脸上写满了恐惧。
伪军?!
莫兴华心中一凛。
下柳庄地处偏僻,平日里很少有日伪军的光顾。
今天怎么会突然……
他不及多想,立刻对王大锤和苏婉说道:“大锤师傅,你快带苏婉从后门走,到山里躲一躲!我来应付!”
“兴华!那你怎么办?”苏婉焦急地问道。
“放心,我自有办法!”莫兴华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厉的光芒,“这些狗汉奸,既然送上门来了,正好试试我们新家伙的威力!”
他迅速从木箱里取出五枚竹筒手榴弹,小心地揣在怀里,然后又抄起一支刚刚修复好的汉阳造步枪,推弹上膛。
王大锤见状,也抄起一把打铁用的大铁锤,怒声道:“他娘的!老子跟这些二鬼子拼了!”
“大锤师傅,别冲动!保护好苏婉最重要!”莫兴华沉声喝道,然后将苏婉推向后门,“快走!别让我分心!”
苏婉还想说什么,但看到莫兴华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只能咬了咬牙,在王大锤的拉扯下,迅速从后门向村外的山林跑去。
莫兴华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步枪,眼神锐利如鹰隼,悄无声息地潜伏到了铁匠铺的门口,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场保卫家园的战斗,更是检验他这段时间所有努力成果的实战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