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赤胆军魂:亮剑之工业救国 > 第九十六章:“捷克式之名”与兵工厂的新目标

第九十六章:“捷克式之名”与兵工厂的新目标

第一挺“莫造捷克式1.0版”试制成功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晋西北根据地。¢萝`拉¢小?税¨ *罪¨薪.彰*截?耕^歆?快+

一时间,盘龙峪兵工厂成为了根据地军民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莫兴华的名字,也和那些神奇的“莫氏军火”一起,变得家喻户晓。

几天后,盘龙峪兵工厂召开了一场简朴而隆重的庆功表彰大会。

会议室是用几间较大的窑洞打通后简单修葺而成的,墙上挂着红色的标语和根据地领导的题词。

兵工厂的全体员工,以及来自根据地旅部、分区和兄弟部队的代表,都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

大会首先对在“捷克式攻坚战”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了表彰。

莫兴华作为总设计师和技术总负责人,自然是首功一件。

王大锤、李二牛、张嘎等技术骨干,以及苏婉领导的后勤保障和技术资料团队,也都获得了表彰和奖励。

奖励品虽然简单,只是一面锦旗、几斤小米、或是一块根据地自己织的土布,但对于这些在艰苦条件下默默奉献的军工人来说,这份荣誉是无价的。

根据地领导的代表,一位来自旅部的副政委,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他高度赞扬了盘龙峪兵工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称赞“莫造捷克式”的诞生是根据地军工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它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战信心,也为我军打破日寇的武器封锁、提升部队战斗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墈`书!屋*晓,税!徃- !耕/薪+罪`快¨

在讲话的最后,副政委郑重宣布了一项重要的决定:“为了表彰盘龙峪兵工厂的卓越贡献,并铭记这一历史性的成就,经过根据地首长研究决定,将这款由我们盘龙峪兵工厂自主制造的捷克式轻机枪,正式命名为‘晋绥造三八式自动步枪’!”

之所以定名为“三八式”,一方面是因为今年是一九西一年,而这款枪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定型主要集中在三月到八月之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与日军的“三八大盖”相区别,寓意着用我们自己制造的先进自动武器,去战胜装备着“三八大盖”的日本侵略者。

至于“自动步枪”的称谓,则是考虑到当时我军对于轻机枪和自动步枪的概念区分并不像后世那样严格,且“自动步枪”的名称听起来更具威慑力。

“晋绥造三八式自动步枪”! 这个响亮而充满根据地特色的名字,立刻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工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们为自己能够参与制造以根据地命名的武器而感到无比光荣。

命名仪式结束后,莫兴华代表兵工厂技术团队发言。~萝′拉¢暁-税′ ?更?欣¢醉+哙^

他首先感谢了根据地领导和各兄弟部队对兵工厂的信任与支持,也感谢了所有参与攻坚的同志们的辛勤付出。

然而,在庆祝胜利的同时,莫兴华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他坦诚地指出了“晋绥造三八式自动步枪”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们成功试制出了第一挺‘三八式’,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这款枪与原装的捷克式相比,无论是在材料性能、加工精度、还是整体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他具体列举了几个方面:首先,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枪管依然依赖于缴获和修复,其来源不稳定,性能也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整枪的性能和寿命。

其次,我们自己冶炼的“莫氏特制二号钢”,虽然能够基本满足枪机部件的制造要求,但其性能波动较大,稳定性还有待提高,热处理工艺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再次,由于我们的加工设备简陋,工人的技术水平也还在提升阶段,导致部分零件的互换性较差,装配时仍需要大量的单件调整和修配,这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也给后续的战场维护带来了困难。

最后,我们的生产效率依然低下,成本也相对较高,难以满足前线大规模装备的需求。

莫兴华的一番话,像一盆冷水,让沉浸在喜悦气氛中的众人冷静了下来。

他们意识到,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针对这些问题,莫兴华提出了兵工厂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短期目标:首先,要尽快优化“晋绥造三八式自动步枪”的生产工艺,固化技术标准,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互换性,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争取在未来几个月内,将月产量稳定在十几挺以上,以满足前线最急迫的需求。

其次,要继续深化旧枪管的修复和延寿技术研究,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并积极探索自主制造合格枪管的途径。

中期目标: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必须彻底攻克枪管的自主制造难题,包括特种枪管钢的冶炼、膛线的精密加工以及最终的热处理工艺,真正实现“纯国产”捷克式的批量生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彻底摆脱对缴获武器的依赖,掌握自动武器生产的主动权。

除了捷克式轻机枪之外,莫兴华还提到了兵工厂其他武器的并行发展计划:“同志们,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捷克式。根据前线的需求,我们还要继续加快60毫米迫击炮的量产和改进工作,力争使其成为我军营连级单位的有效支援火力。同时,我们也要开始进行更大口径的82毫米迫击炮和便携式的75毫米山炮的预研工作,为未来的攻坚作战和山地作战储备更强大的火力!”

莫兴华的这番话,为盘龙峪兵工厂描绘出了一幅更加宏伟的发展蓝图,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苏婉也在庆功会上代表技术资料和后勤保障团队发了言。

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她早己褪去了最初的青涩,言谈举止间充满了自信和干练。

她清晰地总结了兵工厂在项目管理、物资调配、技术档案建立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并对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她专业的素养和对兵工厂未来发展的独到思考,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和尊重,其在兵工厂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庆功大会在热烈而充满希望的气氛中结束了。盘龙峪兵工厂的全体员工,并没有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而骄傲自满,反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之中。

他们知道,未来的道路依然漫长而艰辛,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晋绥造三八式自动步枪”的诞生,只是一个开始。盘龙峪的红色兵工厂,正承载着根据地军民的期望,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勇前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