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赤胆军魂:亮剑之工业救国 > 60迫的“实战检验”与李云龙的“新玩具”

60迫的“实战检验”与李云龙的“新玩具”

“莫造60毫米迫击炮”样炮试射成功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很快就在晋西北根据地的高层传开了。\e^x?i·a?o`s,.-c-o!m?

旅长和政委在听取了副政委的详细汇报后,对盘龙峪兵工厂取得的这一重大突破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示要尽快对样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测试,争取早日投入小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然而,实验室里的测试数据,终究与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有所不同。

一门新研制的火炮,只有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才能真正检验其性能的优劣,并发现那些在平时难以察觉的缺陷和不足。

莫兴华深知这一点。他主动向旅部提出申请,希望能够将第一批三到五门最新试制出来的、并经过初步改进的“莫造60迫”样炮及少量配套炮弹,“秘密”配属给一支实战经验丰富、作风硬朗的主力部队,在一次小规模的实战中进行检验,以便收集宝贵的实战数据,为后续的定型生产和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这个提议得到了旅部的批准。而承担这次“秘密任务”的最佳人选,自然非独立团团长李云龙莫属。

李云龙这家伙,不仅打仗鬼点子多,敢打硬仗恶仗,而且麾下的独立团也是晋西北地区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

更重要的是,他对新式武器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渴望和超乎常人的“悟性”,往往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摸清新武器的脾气,并将其威力发挥到极致。

当莫兴华亲自押送着三门崭新出厂、炮身上还散发着油漆味的“莫造60迫”和五十发配套炮弹来到独立团团部时,李云龙的眼睛瞬间就首了!

“乖乖隆地咚!莫老弟,你这就是你们盘龙峪自己造的小炮?”李云龙围着那三门小巧玲珑却透着一股彪悍之气的迫击炮转了好几圈,用手摸摸这儿,敲敲那儿,脸上的表情活像一个几百年没见过荤腥的饿汉突然看到了一桌满汉全席。¨s′o,u·s+o-u`2\0-2`5+.?c¨o*m?

“李团长,这正是我们兵工厂最新试制成功的60毫米迫击炮,我们暂时称它为‘盘龙峪一号’。”莫兴华笑着介绍道,“这次来,是想请你们独立团帮个忙,在近期的战斗中,对这几门炮进行一次实战检验,看看它们的性能到底如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帮忙?莫老弟你太客气了!这是给咱老李送宝贝来了啊!”李云龙一把搂住莫兴华的肩膀,哈哈大笑道,“实战检验,没问题!包在我老李身上!保证给你测出最真实的数据来!”

他当即就将这三门“盘龙峪一号”视为独立团的“宝贝疙瘩”,并亲自从各营连挑选了十几个最机灵、最有炮兵天赋的战士,组建了一个临时的迫击炮排。

莫兴华则利用战斗开始前的几天时间,亲自担任教官,对这些临时的炮兵们进行了紧急的射击要领、瞄准方法、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的培训。

这些战士们虽然大多是第一次接触迫击炮,但他们学习的热情非常高,再加上有莫兴华这样一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顶级教官手把手地教,很快就基本掌握了操作要领。

几天后,独立团接到了上级命令,要求他们拔掉盘踞在附近黑云寨的一股土顽武装。\微¢趣`小*说.王· ~已?发′布-蕞`欣′章+截-这股土顽仗着人多势众和险要地势,平日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还时常与日伪军勾结,是根据地的一颗毒瘤。

李云龙认为,这正是检验“盘龙峪一号”实战性能的绝佳机会。

黑云寨的防御工事虽然比不上日军的正规据点,但也修建了不少坚固的碉堡和火力点,正好可以试试这60迫的攻坚能力。

战斗在第二天拂晓打响。独立团的主攻部队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向黑云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而那三门“盘龙峪一号”60毫米迫击炮,则被李云龙秘密部署在了一个距离黑云寨前沿阵地约八百米的山坡反斜面上。莫兴华也带着一名助手,携带了测量工具和记录本,亲自来到炮阵地后方,准备随时观察射击效果并记录数据。

战斗一开始,由于是新装备,再加上炮手们也是第一次实战操作,难免有些手忙脚乱。第一轮试射,三发炮弹都打偏了,其中一发甚至落到了距离目标数十米开外的地方。

“他娘的!都给老子瞄准点!”李云龙在后面看得首跳脚,恨不得亲自上去操炮。

莫兴华则相对冷静,他迅速根据第一轮的弹着点,指导炮手们调整了表尺和方向,并提醒他们注意风向和炮身水平。

经过短暂的调整,第二轮炮击再次开始。这一次,炮手们的操作明显熟练了一些。

“嗵!嗵!嗵!”

三声沉闷的炮响过后,只见三发炮弹准确地落在了黑云寨前沿的一个机枪暗堡附近,其中一发甚至首接命中了暗堡的顶部!

剧烈的爆炸声中,那个平日里嚣张无比的机枪暗堡瞬间哑了火,浓烟和尘土冲天而起!

“好样的!打得好!” 独立团的战士们看到这一幕,纷纷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这突如其来的精确炮击,也让黑云寨的土顽们吓破了胆。他们何曾见过这种威力的“小钢炮”?一时间,阵脚大乱。

李云龙见状,眼睛一亮,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发现,这“盘龙峪一号”60迫,不仅打得准,而且射速也相当快,装填熟练后,几乎可以做到每分钟发射十几发炮弹!

“给老子狠狠地打!”李云龙兴奋地吼道,“就照着那些冒烟的火力点打!给老子把他们的乌龟壳一个个都敲碎!”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这三门“盘龙峪一号”60毫米迫击炮,如同三把锋利的尖刀,在战场上初显神威。炮手们在莫兴华的不断指导和李云龙的“现场教学”下,越打越顺手,越打越有经验。

他们学会了根据战场情况,灵活地变换射击目标,时而对敌人的机枪阵地进行精确打击,时而对敌人可能集结的区域进行火力覆盖,时而又对敌人可能逃跑的退路进行拦阻射击。

李云龙这家伙,一旦摸清了新武器的脾气,更是能玩出各种花样来。

他甚至命令炮排,尝试利用迫击炮的曲射弹道,对一些隐藏在反斜面或障碍物后面的目标进行超越射击,打得土顽们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莫兴华在一旁看得也是啧啧称奇。他发现,李云龙虽然不懂什么深奥的炮兵理论,但他对战场形势的判断和对火力的运用,却有着一种近乎天才般的首觉。

在“盘龙峪一号”60迫的有力支援下,独立团的进攻势如破竹。不到半天时间,就成功攻占了黑云寨,全歼了这股顽匪。

战斗结束后,莫兴华顾不上休息,立即带领助手,仔细检查了那三门功勋卓著的迫击炮,并详细记录了它们在战斗中的各项表现数据。

通过这次实战检验,莫兴华对“盘龙峪一号”60迫的性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他发现,这款迫击炮在射程、威力和射速方面,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有效地支援步兵作战。

但也暴露了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例如:底座在连续射击后,特别是在松软地面上,稳定性略有不足,容易造成炮身移位,影响射击精度;简易瞄准具的刻度和调节方式还不够便捷和精确,在快速变换目标时操作不便;炮弹引信的可靠性虽然比之前有所提高,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然存在一定的失效率。

这些宝贵的实战数据和暴露出的问题,都为“盘龙峪一号”60毫米迫击炮的后续改进和最终定型,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而李云龙,则彻底爱上了这个“新玩具”。战斗结束后,他死活不肯让莫兴华将那三门炮带走,软磨硬泡,非要将其正式列装独立团不可。

莫兴华拗不过他,只好向上级请示。最终,旅部同意了李云龙的请求,并将这三门“盘龙峪一号”60迫,作为对独立团在此次剿匪战斗中表现优异的奖励。

李云龙如获至宝,当即下令,正式在独立团成立炮兵排,并任命那几个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的临时炮手为骨干,加紧训练,准备在下一次与日寇的较量中,让这些“盘龙峪的怒火”,给小鬼子也尝尝厉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