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铁血军工:从1938到上甘岭 > 第38章 钢铁动脉的崛起

第38章 钢铁动脉的崛起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夜色被探照灯割裂成斑驳的碎影,万吨货轮的汽笛声裹着咸腥的海风,在潮湿的空气中震颤。/0/0?小?税*惘. ,冕/费·跃¢毒,

亨利?安德森站在 "晨星号" 货轮的甲板上,鳄鱼皮皮鞋踩过沾着油污的钢板,发出沉闷的声响。他吐出一口雪茄烟雾,目光扫过码头上忙碌的苦力 —— 那些赤着上身的汉子们正喊着号子,将拆卸成零件的机械设备吊装上船。

木箱上歪歪扭扭写着 "农用器具" 的字样,内里却藏着德国西门子离心机的精密转子,以及美国辛辛那提车床的滚珠丝杠。

"安德森先生,第 7 号货箱重量超标 20%,海关稽查队......" 副手约翰压低声音,镜片后的眼睛透着焦虑。亨利转动着无名指上的蓝宝石戒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告诉报关行,里面是滞销的陶瓷浴缸。"

他顿了顿,从西装内袋掏出张泛黄的照片 —— 照片上,东江纵队的游击队员们扛着步枪隐没在荔枝林中," 另外联系李队长,让他们在伶仃洋海域备好接应船只。"

与此同时,太行山深处的八路军总部窑洞内,煤油灯的光晕在粗糙的土墙上摇晃。硼总用烧红的火钳在地图上烙出三个焦痕:"阳泉、长治、临汾。阳泉有废弃的煤窑,适合藏大型设备;长治靠近漳河,运输方便;临汾铁矿储量丰富......" 他的铁钳重重砸在阳泉的位置,溅起几点火星,"这里要建机械加工分厂,造枪炮的心脏!"

贵华润展开卷边的设备清单,纸页间还夹着半片生锈的齿轮。+6!吆′看\书.枉/ ?已_发*布\嶵¨鑫·漳_结+"德国的离心机每分钟转速 12000 转,提纯青霉素效率能提升十倍;美国的龙门刨床,能加工两米长的炮管。" 他举起张手绘图纸,墨迹被汗水晕染,"但真正的关键是这个 ——" 图纸上,一条蜿蜒的生产线从原料区延伸到装配区,每个节点都标注着详细工序,"我们要像织渔网一样,把所有设备串联起来。"

"可那些洋玩意儿,咱们的大老粗能摆弄明白?" 三分区的老团长瓮声瓮气地开口,他的旱烟袋在鞋底磕出清脆的声响。贵华润笑了笑,抱来一摞用麻绳装订的笔记本。

最上面那本扉页写着 "杏花的实验记录",内页画满手绘的培养皿,字迹被消毒水腐蚀得发蓝:"看看这个。杏花带着女工们把老乡蒸馒头的蒸笼改造成灭菌箱,用日军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做空气净化器。"

他又翻开另一本,里面夹着张泛黄的照片 —— 老钳工老李戴着自制的护目镜,正在用土法锻造的模具敲打零件。

筹备工作以战时特有的紧迫感推进。各部队抽调的精兵强将组成 "基建突击队",背着钢钎和麻绳,在悬崖峭壁间开凿山洞。

阳泉分厂的施工现场,战士们腰系粗绳,像壁虎般贴在垂首的岩壁上,一锤一锤凿出地基。¨微?趣′暁?说.罔· ·庚_辛.罪·筷¢碎石飞溅中,有人被砸中脚踝,却只是简单包扎后继续挥锤;长治分厂的工地上,上百辆牛车组成运输队,车轮在泥泞的山道上打滑,老乡们就脱下棉袄垫在车轮下。

技术员小张带着几个年轻战士,用自制的水平仪反复校准,寒风把他们的耳朵冻得通红,却没人喊一声苦。

一个月后,当第一批设备抵达黄崖洞时,整个兵工厂陷入沸腾。巨大的木箱被撬开,露出泛着冷光的金属部件。

老钳工老李颤巍巍地戴上老花镜,布满老茧的手抚过德国车床的导轨,突然哽咽起来:"俺当学徒那会儿,见过地主家的座钟都稀罕得不行,这可是能吃铁吐钢的宝贝啊!" 旁边的小战士好奇地转动进给手柄,车床的丝杠发出清脆的转动声,惊飞了窑洞顶上的几只麻雀。

新设备带来的变革立竿见影。青霉素车间里,西门子离心机像头钢铁巨兽般轰鸣,透明的玻璃转子里,淡黄色的发酵液被分离成纯净的药液;机械加工车间,辛辛那提车床的切削液飞溅如银雨,合金钢在精密刀具下化作薄薄的铁屑,飞雷炮的炮管误差从 5 毫米缩小到 1 毫米。

最令人振奋的是仿制日军掷弹筒的 "太行一号" 项目,技术员们白天守在机床前调试参数,晚上挤在油灯下研究缴获的样品,有人甚至把图纸抄在衬衫内衬上,连睡觉时都在琢磨改进方案。

但贵华润的目光始终投向更远处。在某次生产总结会上,他抱着几块土法炼制的钢锭走进会场。这些钢锭表面布满蜂窝状气孔,颜色暗沉如锈铁:"同志们,用这样的钢造刺刀,砍在日军头盔上自己先断成两截。"

他展开从香港传来的密报,纸页边缘还沾着海水的咸涩,"现在黑市上有 1928 年产的英国电弧炉,还有德国的三辊轧机,只要能......"

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买这些设备得掏空家底!"" 运输船要是被日军发现,损失不可估量!

"质疑声此起彼伏。贵华润却从容地拿出算盘,噼啪拨动算珠:" 我们每月增加 5 万支青霉素供应,用药品换设备。

"他指着墙上的交通站分布图,红色标记如星罗棋布," 太行山上的地道、秘密渡口,再加上亨利的改装运输船,万无一失。"

与亨利的新一轮谈判在香港半岛酒店的豪华套房内展开。水晶吊灯洒下柔和的光芒,银质餐具在餐桌上泛着冷光。亨利转动着高脚杯里的红酒,蓝眼睛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贵军胃口越来越大了,炼钢设备可不是几箱青霉素能换的。" 贵华润不慌不忙地推过合同,钢笔尖在 "每月 8 万支青霉素" 的条款上轻点:"持续半年。但我们要全套设备,包括开炉用的镁铬砖,还有德文版的操作手册。"

七天七夜的拉锯战,最终达成协议。为掩人耳目,亨利将炼钢设备拆解成 "锅炉配件"" 工业管道 ",甚至把重达三吨的电弧炉变压器伪装成巨型冷藏柜。运输船队启航那天,暴雨倾盆,货轮在浪涛中起伏如树叶。亨利站在码头,看着消失在雨幕中的船队,喃喃自语:" 如果这单生意成了,华尔街那些老家伙该重新认识中国了。"

在根据地,各分厂建设也进入白热化。杏花姑娘带着女工们在制药分厂忙碌,她们用石灰水将窑洞墙壁刷成雪白,用土法烧制的陶罐储存原料;机械加工分厂的工人们则在山洞里安装防震基座,用缴获的日军铁轨铺设运输轨道。每当夜幕降临,各个工地灯火通明,此起彼伏的敲打声、机器轰鸣声,与远处传来的狼嚎声交织在一起,构成独特的战地乐章。

而在黄崖洞总部,贵华润正在编写新的培训教材。他蹲在机床旁,握着学徒的手调整车刀角度:"记住,切削速度就像行军节奏,快了容易出错,慢了耽误战机。" 月光透过窑洞的小窗洒在他身上,映得那份写满公式和图示的教材格外清晰 —— 这不仅是操作指南,更是八路军迈向工业化的宣言。

当第一座电弧炉在黄崖洞点火时,冲天的火光染红了半边天。工人们围在炉前,看着通红的钢水如炽热的瀑布般倾泻而出,有人激动地跪下亲吻土地,有人解下腰间的酒葫芦,将烈酒浇在地上祭天。这一刻,他们锻造的不仅是钢铁,更是打破日军封锁的希望,是为抗战胜利浇筑的基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