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铁血军工:从1938到上甘岭 > 第70章 星火燎原

第70章 星火燎原

黄崖洞的燥热仿佛要将一切融化。′如^蚊.王\ ,埂/辛~醉_筷\漫山遍野的蝉鸣声嘶力竭,可即便如此,也掩盖不住兵工厂内震耳欲聋的机械轰鸣。

贵华润登上总控室那布满铁锈的高台,扶着同样斑驳的栏杆,眼前的景象让他内心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豪情。

淬火炉喷出的火焰犹如一条条赤红色的巨龙,将半边天空都染成了炽热的血色。

新仿制的伯利恒机床在煤油灯与炉火的交相辉映下,泛着冷峻的金属光泽,它以令人惊叹的精度,将一根根钢坯切削成笔首的枪管,每一次刀具与金属的接触,都迸溅出细密的火星,宛如夜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

传送带一刻不停地运转着,“哐当哐当” 的声响中,满载弹药的木箱穿梭如织,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金属硝烟,混合着工人们身上浓重的汗水咸涩味,形成了一种专属于兵工厂的独特气息。

“报数!”

贵华润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总控室。

各车间主任早己严阵以待,听到命令,他们同时迅速展开手中皱巴巴的报表。

装配车间主任的手微微颤抖,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月产步枪 1.2 万支,超额完成两成!” 锻造组组长满脸油污,却顾不上擦拭,咧着嘴大声喊道:

“机枪枪管合格率从 78% 飙升到 92%,本月交付 1500 挺!”

迫击炮生产线负责人用力挥舞着被汗水浸透的手册,声音里充满自豪:“300 门曲射炮己全部调试完毕,膛线精度分毫不差,完全达到图纸标准!”

刹那间,如惊雷般的掌声轰然炸响,震得窑洞顶的碎石纷纷簌簌掉落。′如/文¢王¢ /蕪^错¢内¢容\

贵华润下意识地握紧手中那只老旧的怀表,表盖内侧贴着的延安旧电报,墨迹早己被无数次触摸留下的汗水晕染得模糊不清。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高声宣布:“从今天起,‘太行军工学校’正式成立!小王同志凭借卓越的技术才能,担任首席教官,首批 200 名技术士官将在这里……” 他的话音还未落,人群中便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欢呼。

年轻学徒们兴奋地冲上前,将小王高高抛起,小王胸前那枚镌刻着 “王氏工艺” 的奖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仅仅维持了短暂的三天。

深夜,整个兵工厂陷入沉睡,只有窑洞深处的电台发出急促而又规律的滴答声,仿佛是一颗紧张跳动的心脏。贵华润戴着耳机,眉头越皱越紧,脸色随着电文的译出愈发凝重。

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桌上满脸堆笑、举杯言和,可背地里却秘密下令胡宗南、阎锡山部迅速向华北集结。

太行山脉周边的国民党军据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囤积弹药,卡车的轰鸣声日夜不停,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三个月内全面战争。” 贵华润将电报重重地按在地图上,指尖用力划过太原、石家庄等战略要地,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痕迹,“告诉赵大雷,立刻启动‘太行铁卫’演习,一刻也不能耽误!”

黎明时分,演兵场笼罩在一层淡淡的薄雾中。

随着太阳缓缓升起,薄雾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飞扬的尘土。赵大雷赤着结实的膀子,肩头那道狰狞的伤疤在朝阳的照耀下泛着诡异的光,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浴血奋战。+晓·说?C¢M¢S_ ¢蕞.芯*蟑,劫`埂.鑫¢快,

二十辆缴获的日军 97 式坦克呈扇形排列,炮管如同一只只黑洞洞的眼睛,阴森地指向天际。

“全体注意!” 赵大雷举起红旗,声如雷霆般狠狠挥下,“新制穿甲弹首轮试射 —— 放!”

霎时间,轰鸣声响彻云霄,一枚枚炮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如离弦之箭般破空而出。

当第三发炮弹精准命中 300 米外的坦克靶标时,整个演兵场瞬间陷入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靶标。

片刻后,坦克侧面爆出刺目耀眼的火花,50mm 厚的装甲板在强大的冲击力下,如同纸片般被轻易撕开,内部的假人靶被冲击力掀飞数米,重重地落在地上。

“好!” 围观的战士们如梦初醒,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他们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枪支,有人涨红着脸,扯着嗓子大喊:“老蒋敢来,就把他打成筛子!让他有来无回!”

但贵华润却在此时敏锐地发现了异常。

他快步上前,蹲下身,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装甲碎片,仔细观察。断面处的裂纹呈现出诡异的放射状,与理论计算的穿甲效果存在明显偏差。

“停止射击!”

他的喊声瞬间压过现场的喧嚣,“通知小王,带金相显微镜来靶场,越快越好!”

夜幕降临时,实验室里仅点着一盏昏黄的油灯,灯光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

贵华润和小王紧紧盯着显微镜,眼神凝重如铁,仿佛要将显微镜下的每一个细节都刻进脑海。“弹芯在高速冲击下出现脆裂。”

小王用铅笔在图纸上圈圈点点,眉头紧锁,“必须在钨钢配比里增加 2% 的钼元素,但钼矿……” 他的话音未落,贵华润己一把抓起电报机,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绝:

“联系延安,启动‘燕山飞鹰’运输线,就算用扁担挑,人拉肩扛,也要把钼矿运来!”

与此同时,太行军工学校的窑洞里,第一期学员们正在挑灯夜读。

摇曳的烛光下,老孙头戴着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他手把手地教年轻工匠识别齿轮模数,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要点;

女学员们则围在无线电专家身边,专注地学习加密通讯技术,时不时低头做着笔记。角落里,一名曾是放牛娃的学员正趴在简陋的桌子上,反复临摹机床图纸,铅笔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等俺学会了,要给俺们村也造台‘耕地神器’。”

他憨笑着对同伴说,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却不知窗外的月光下,赵大雷正带着侦察兵,借着夜色的掩护,秘密排查周边三十里的敌情,他们的身影在草丛中若隐若现,警惕地注视着西周的一举一动。

当重庆谈判的消息再次传来时,兵工厂里的气氛变得愈发微妙而耐人寻味。

生产线上,工人们将 “和平万岁” 的标语与 “时刻备战” 的横幅并排悬挂,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警惕;

军工学校的操场上,学员们白天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机械原理,夜晚则在月光下刻苦练习拆卸枪支,动作从生疏逐渐变得娴熟;

窑洞食堂里,炊事员精心地把萝卜雕成和平鸽的形状,可一转身,又在粥锅里多加了两勺盐 —— 那是为可能到来的急行军提前做准备。

贵华润独自站在仓库顶层,望着堆积如山的弹药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木箱上 “农具” 的伪装漆尚未干透,可缝隙里却早己渗出新鲜的枪油味。远处,“太行铁卫” 演习仍在紧张地继续,探照灯的光柱刺破漆黑的夜空,如同永不熄灭的警惕之眼,守护着这片土地。

他摸出怀中的家书,妻子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女儿学会唱《东方红》了,她说等爸爸回来,要在院里种满向日葵。”

想到这里,贵华润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可很快又被忧虑所取代。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通讯员举着加急电报,气喘吁吁地跑上楼梯:

“贵工!阎锡山部在娘子关增兵三个团,运输队截获的密电显示,他们的目标是……”“黄崖洞。”

贵华润接过电报,目光扫过末尾的 “绝密” 字样,声音平静得可怕,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通知各车间,从今夜起,实行三班倒,人歇机不歇。告诉赵大雷,把新研制的地雷埋进每一条进山小路,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兵工厂新竖起的标语牌上:“一手握锄头,一手执钢枪,和平若来,共耕沃土;战火若至,星火燎原。”

窑洞里,小王正在给学员们讲解最新改良的穿甲弹结构,烛火摇曳间,年轻人们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那光芒比任何金属都更加耀眼。

而在百里之外的重庆,蒋介石放下手中的谈判文件,望着墙上巨大的军事地图,脸上露出阴冷的冷笑,却不知在太行山脉深处,无数双手正怀着坚定的信念,将对和平的向往与对敌人的怒火,精心铸造成最锋利的钢铁,等待着随时给予来犯之敌致命一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