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基无烟药需要用硝化甘油、胶化硝化棉制成,硝化甘油是用甘油滴注在酸液中进行硝化的,甘油则是对油脂加高压蒸汽使油脂分解得到的。¢精`武_小¢说¢枉¨ +嶵^欣?蟑!节¢庚_芯?快,
在敌后根据地的条件下,无法得到高压蒸汽,因此暂时只能将单基无烟药压薄,作为炮弹发射药使用。
这意味着我们就算搞出掷弹筒,在弹药质量上也无法跟日军的相比,何况掷弹筒本身技术也无法达到日军高度。
虽然苏卫有办法能搞出硝化甘油,可他不敢把掷弹筒的仿制工作交给部长,不是不相信部长的能力,因为50小炮就是部长搞的,可部长在这试验中遭遇了严重的炸膛事故!
如果不是战友及时的掩护部长,很可能受重伤,包括在试验榴弹时,有老技工牺牲!还有的被炸断手臂!
这项研制工作是十分危险的,为了避免这些不必要的流血牺牲,他必须要把一些话说清楚,只为了提醒大家小心再小心!他也不想让部长亲自参与试验,只希望他作为技术指导担当后盾。
“嗐,搞发明创造嘛,总会有点流血牺牲,就像电工,不被电几下能长记性吗?学游泳不被呛几口水能学会吗?”
“……可还有句话,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如!雯.网^ *已`发`布~醉′辛~彰¨結`”
“哈哈,你这是抬杠。”
部长笑道:“你怕什么啊?你咋就不敢……不对,你这倒提醒我了,这玩意你不能搞,还就得我搞!我老骨头了,伤了就伤了,你可不一样,后生可畏!”
部长满心无惧,“我反正不怕,不过这不像你的风格,倒是你说的硝化甘油更重要,全都交给你,吃得消吗?”
“没问题!只要部长下令,并且同意您自己不亲自参与到试验中,我全包了,但要一个个来,可以按照李团长他们的需求先搞掷弹筒。”
其实我军对于日军掷弹筒真正的厉害之处还没深刻体会到!
真正让我军重视的时候是在百团大战期间,关家垴之战!
当时日军那狗娘养的冈崎大队除了占据关家垴等有利地形,更是将掷弹筒发挥使用到了极致水平!不得不承认冈崎是个硬茬子,称得上专家!
五六百鬼子,硬是在被孤困围攻的情况下,用有限的弹药结合地形,把我军打出了无比惨痛的伤亡代价!
战损比达到近乎十比一,敌人一,我方十!
而且最后由于日军各部队增援,无奈只能主动结束战斗,还是让一些鬼子存活了下来,没有做到全歼。,x/l.l¨w.x^.+c~o+www.
此战也被副总称之为毕生中为数不多的几大败仗之一,晚年回想起来都很难受。
不过老总的做法是对的,因为是出于战略角度,不同于战术层面,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苏卫和部长的一番争执,也让旁边的李云龙和孔捷感触很多。
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说生产线也是战线,这条战线跟前线一样,往往都是要流血牺牲换来成果的!
“你小子可太狠心了!”
看到部长一脸埋怨,李云龙还愣了,“部长,苏卫不让您亲自上手,这是为您好啊,怎么就对您狠心了?”
“我知道是为我好,可你们知道对一个热爱军工发明制造的人来说,让他光看着,袖手旁观,还是搞掷弹筒这么有挑战性的活儿,对我来说是多么不友好吗?”
部长比喻道:“就好比你李云龙,现在前线正打得火热呢,让你当预备队,你坐得住?”
李云龙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别说,这么比喻他全明白了,部长也是个工作狂,军工狂热者,而这掷弹筒对我军当下来说就是打最难的一场攻坚战,换做是他肯定也坐不住啊,谁不让他上,他还得骂娘呢。
“部长,你可以指导嘛,你动嘴,我动手,我自己也有很多想法,咱们结合一下,你就依我吧,我求求你了,我给你跪下了行不行?”
“……好好好,我答应你了!不亲自参与试验,给你打下手!”
部长苦笑道:“我真是怕了你了,我这就申报总部,正式提出仿掷弹筒,各项资源全由你优先使用,全力支持!这总行了吧,我的大厂长?”
苏卫满意一笑,这下好了,我军能早些把掷弹筒搞出来,就能避免大量的流血牺牲。
远的不说,就是再过俩月还有苍云岭战役,光靠飞雷炮、小马枪和土地雷可不能改变什么,要想给坂田联队实打实的重创或歼灭,那不光需要各部跟新一团携手,更需要综合性考虑武器配置。
至于关家垴之战,既然都知道了,都开了上帝视角,要是还让悲剧重演,那不是显得我很没面子?
苏卫当即就跟部长展开了头脑风暴,围绕着八九式掷弹筒展开仿制思路,那首先还是原材料问题,还得是铁轨,敌人的交通线就是我们的钢铁厂啊。
李云龙举手道:“没问题没问题!不就是铁轨嘛,交给我们,你们后勤搞生产,我们前线搞材料,合理搭配,干活不累。”
苏卫提醒道:“老李,咱们小马枪扒铁轨己经惊动了鬼子,接下来的行动你们前线也要特别小心,安全第一!”
听到这话,李云龙和孔捷都是心中一暖。
部长鼓舞道:“除了铁轨,我己经跟情报部门反馈了,你要的电影胶片过段时间就送来,还能再搞一些无缝钢管,不过这样的高质量钢材终究是少数,我们还是要针对自身条件展开设计。”
日军掷弹筒看似简单,内部结构其实很精细,我军的条件都没法和国府比,因此不可能照搬。
不过有轨道钢,第一个炮管的难题就好办了,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把道轨面截成1米长,加热后反复墩打,锻成400毫米长的圆柱体,然后在机床上加工成炮管。
另一种方法是,把铁轨的底板劈成板条,然后也是加热烧红,锻打成螺旋式的圆管,再锻打成适合口径的无缝圆管,最后进行机加工。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只能结合根据地的实际条件采用,但不管怎样,都是手工作坊式制造,前期产能不会高,后面还是得想办法搞机床,而且光靠土机床不行,还得扩展渠道搞来专业点的机床。
“诶诶!苏兄弟,我忽然有个大胆的想法,算是一个建议。”
李云龙脑洞大开道:“你觉得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改装掷弹筒咋样?俩玩意儿不都挺像的嘛,尤其是筒身,原理应该也差不多……吧?”
此话一出,苏卫和部长都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