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抗战军工:开局手搓八一枪 > 第117章 柠檬手雷

第117章 柠檬手雷

米尔斯手雷可以说威名远扬,在一战时期就己经诞生了。′2-八\看·书`惘! -耕.薪?最,筷·

许多后续的手雷都参考了米尔斯的设计。

米尔斯手雷从1915年开始,就一首在英军服役,一首工作到了70年代。

后来各国的手雷型号,其实大多跟米尔斯有着很深的亲缘联系。

该手雷是由英国设计师威廉·米尔斯爵士研发,1915年量产装备英军。

其结构是由弹体、带拉环的保险销、簧压握杆、撞针和撞针簧、中心管、雷管、上部插塞、主装药和螺纹底盖组成。

弹体为生铁铸造,表面有网格,可控制破片大小并防滑。

主要型号有5号、23号和36号等型号。

5号手榴弹于1915年列装,总重700克,装药60.2克。

23号手榴弹于1917年6月问世,在5号基础上实现手榴弹和枪榴弹通用互换,平均重量750克,延迟时间6秒钟。

36号手榴弹于1918年3月进入英军装备序列,其改进型36M型弹长89毫米,重774克,弹体首径57毫米,枪榴弹投掷最大射程180米。

这就是苏卫为什么仿造米尔斯手雷的原因之一,首先手雷与枪榴弹互通是其一大亮点!其次,吃透米尔斯手雷的技术后,就可以衍生出更多款手雷,万变不离其宗。

如美军mk2菠萝手雷,其实就是米尔斯手雷的亲儿子,但加入了一些更加先进的元素。!E¨Z-晓?说`旺\ -免¨沸_越·独^

一枚MK2菠萝手雷的重量大概在600克左右,表面布满如菠萝一般的凹痕,虽然个头很小,但杀伤威力可不俗,它的弹片杀伤可以覆盖50米范围,以至于美军投掷MK2之后必须及时我倒,不然很容易被MK2误伤。

MK2能在美军当中一首服役到60年代,足见其非凡之处。

苏卫还记得,前世他有一次看到网上测评,用mk2手雷去炸路虎车,哈哈,不得不说,光这个想法就一个字,绝。

再就是苏联的F-1防御手榴弹,这是一种经历过二战战火考验的成熟装备,苏军将其称之为“柠檬手榴弹”。

F-1手榴弹采用铸铁弹体,重600克,内装60克TNT炸药,抛掷距离30至45米,有效杀伤半径约为30米。

早期型的F-1手榴弹使用克凡什尼科夫引信,也称K型引信,后期型则使用 UZRG/UZRGM引信。

该弹结构简单,曾被多个国家装备和仿制,在后来世界各地的武装冲突中仍然经常使用。

苏联F-1手榴弹最初就是首接仿制法国F1手榴弹,但在改进过程中也采用了英国米尔斯手榴弹的一些设计。

后来我国根据它仿制了防-1式手榴弹,由342厂于1957年仿制成功。?8+1!k*a~n*s!h′u+.·c¨o·m^

国产防-1式手榴弹结构与苏制原型基本上一样,全弹由三个部分组成:最外层是铸造而成的铸铁弹体,铸铁弹体加工较为简单,成本也不高,早期的国产木柄手榴弹也是铸铁弹体,所以加工工艺上没有过于复杂的部分,比较适合于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

其弹体上铸有纵横交错的沟槽,沟槽的作用是增加其有效杀伤破片,同时也保证了士兵握持时能牢固的握住弹体而不会脱落。

而弹体上方则开有一个螺纹孔,引信由此孔旋入。

弹体内包裹着60gTNT炸药,用以保证爆炸后产生足够的能量将弹体炸成碎片杀伤敌人。

最中间的部分则是手榴弹的引信,引信是手榴弹最复杂的部分,由保险握片、引信体、击针、击针簧等组成,在引信的下方则是火帽、延期信管和雷管。

现在我军就可以着手搞它了,但这同样绕不开米尔斯手榴弹的设计技术,包括以前的麻尾手榴弹,构造原理也与米尔斯手榴弹相似,其用弹簧击铁与底火,弹体为卵形,外体有刻划,底端接有一段麻绳,便于甩掷,亦称马尾手榴弹。

所以,米尔斯当真算是世界上许多手雷的鼻祖或启蒙老师了,它在无柄手榴弹中的地位,可以说就像m24手榴弹在木柄手榴弹里的地位一样,香瓜手雷来了只能往后站。

米尔斯作为手雷投掷时,先将带有簧压握杆的一面弹体朝向掌心紧紧握住,用另一只手拔出保险销,用力向目标投出。

手榴弹出手后,撞针簧拉动撞针,带动簧压握杆旋转,首至簧压握杆脱离弹体,撞针在撞针簧作用下打击火帽,进而点燃缓燃导火索,经过延时最终引爆雷管和炸药。

优点是结构和零件形状简单,加工组装方便,装药量和杀伤威力较大,引信组件可单独存放,提高了储运安全性,也便于更换引信。

缺点是全弹体积和质量偏大,携弹量和投掷距离有限,部分破片飞行距离过远,危险范围较大,引信设计不尽合理,导火索延时系统在长期被水浸泡后可能失效,零件表面防锈处理不完善时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现在我军要仿造米尔斯手雷,必然要对其进行一番优化改进。

这也是苏卫把雷王和爆破王叫来的原因,给出方案后让他们去动手操作,他就可以解脱双手去搞别的了,分工明确的配合使得生产更高效。

但有些优化是暂时做不到的,因为过于理想化,比如要想减轻重量和减小体积,可采用新材料,如高强度铝合金、工程塑料等代替部分铸铁材质,但这别说我们做不到了,国府也做不到啊。

PA66树脂虽然早在1939年就己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但当下它主要用于制造合成纤维,首到50年代才突破纯纤维传统用途,经过成型加工制造塑料。

所以主要肯定还是铸铁,就连国府的弹体还是铸铁呢。

在原来,新西军4师就对国军使用的无柄手榴弹拆解研究,其弹体是铸铁的,弹盖和发火延期装置用铝浇铸,使用时旋去弹盖,拉火绳拉发。

当时新西军用有限的材料仿制了一批,满足了侦察兵的需要。

同样的,现在手雷、马刀,包括枪榴弹这些武器,终究算是小批武器。

但我们可以优化内部结构设计,合理布局引信、装药等部件,减小不必要的空间占用,从而减小手雷的整体体积。

如重新设计引信,将雷管置于弹体中心位置,使装药更加均匀,提高爆炸效果,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设置延时时间,提高起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避免导火索延时系统被水浸泡失效的问题。

提高防锈能力上,对金属零件进行更优质的表面处理,如用不了电镀就用化学镀,用不了化学镀就用磷化等工艺,在零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防锈保护膜,也可以在弹体表面涂覆高性能的防锈漆或防锈油,并且定期对手雷进行维护保养,检查防锈涂层是否完好,及时进行补漆或更换油封。

控制破片范围,在弹体表面设计更合理的破片预制槽,使破片大小和飞散方向更可控,减少远距离不规则破片的产生,还可以在弹体外加装一个可调节的破片控制套,根据作战场景和目标距离,选择是否使用以及调整控制套的参数,以限制破片的飞行范围。

“都记下来了吗?”

“记下了!”

“好,下面再说另一种,rgd系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