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场上,前方五百米开外立着一整排厚木制成的靶墙。/r,i?z.h?a¨o¨w+e-n?x?u.e\.¢c~o+m-
墙后还有沙包堆出的沙墙,再后面是一堵两米厚的泥墙。
它们犹如严阵以待的盾兵,盯着远处十挺捷克式重机枪!
这十挺机枪一字排开,仿佛十头静伏的猛兽。
机枪的机匣黝黑如墨,枪口处还残留着一丝润滑油的油光。
邢志国情绪激动得看着这些油光发亮的机枪。
他刚才收到消息赶来时,脑袋都是懵的。
邢志国压根不知道林厂长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得造出了重机枪!而且还是捷克式重机枪!
更夸张的是,一口气就造了十挺!
他差点没惊晕过去。
捷克式ZB-53是什么?那是欧洲战场上最先进的重机枪之一,与德军的MG34并驾齐驱,甩开排名第三、第西的重机枪不知道多少条街。
小鬼子的九二式见到ZB-53,就像小弟见到大哥,性能差距非常大。
“准备!”
“啪踏!”机枪手用力将支架牢牢卡在地上,旁边的弹药手,飞快将弹链穿过供弹槽,挂好子弹。!q~i_u?s*h¨u,b.a+n/g_.,m^e*
每条弹链都是由车间的技工提前压制好的,全部是7.92毫米的毛瑟步枪弹。
一条弹链的装弹量足有100发,一个弹药箱通常装有两条弹链。
弹链上,黄铜色的子弹光可鉴人,弹尖寒光凛冽。
林壹站在最左侧,他的身后是一排紧张又兴奋的技工。
周洋和刘科长站在他旁边,然后是依旧没缓过来的邢志国。
“最后确认一遍锁闭、供弹和保险!”一名军官沉声道。
射手们再次检查起来,他们的动作很熟练,汗珠从额角滑下,落在黝黑的机匣上。
“解保险——!”
“瞄准——!”
射手们深吸一口气,右手搭在拉机柄上。
“开火!”
“哒哒哒哒哒哒——!!”
下一秒,十挺重机枪几乎在同一时刻爆响,枪口喷出炽白火舌,短促、密集,如同一道连续不断的铁流烈焰。
火舌在空气中震颤,枪声仿佛雷霆滚过山谷,整个射击场都回响着金属洪流的怒吼!
每挺重机枪喷出的弹壳像黄铜雨一样向右方抛出,叮叮哐哐撞在弹壳收集网、射手靴侧和泥地上,一片金光翻飞。¢叁¢叭!看′书^旺/ ?庚+鑫,嶵^全`
供弹带不断被吞噬,金属拨齿高速运作,带动着沉重的枪机高速撞击,仿佛一台台正在运作的蒸汽机。
靶墙上的木板瞬间被金属洪流吞没,子弹成片扫入,木屑飞散,五百米处的靶体首接被撕出十几道半米长的豁口,后方堆叠的沙包墙都被打出一大片孔洞,再后面是一堵泥墙。
泥墙的土渍也在不停翻飞,一个个碗口大的弹孔正在一点点吞噬掉整堵厚墙!
时间一分一秒得过去,一条条弹链不断被消耗,以捷克式重机枪的射速,平均8-14秒就能打完一条弹链。
林壹没有让射手停下来,他要看看自己产的枪管可以挺多少秒。
进口的捷克式重机枪一般是5分钟,即300秒。
终于,在连续射击了8分钟后,林壹观察到十挺重机枪的枪管,同时发生了变化,高温己经将枪管外壁烤得泛蓝,气浪不断翻涌。
“厂长!”周洋等人皱眉道。
“别急....再等一会儿!”林壹沉声道,他对水窑厂的工艺十分自信,如果是别人造的枪,他己经喊停了,但自己的枪,林壹觉得还能再坚持会儿!
试射仍在继续,热浪从机枪阵地上翻涌而起。火线上十挺捷克式ZB-53重机枪猛烈射击着。
随着时间推移,枪管迅速升温,甚至己经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轻微泛红。
林壹看了一眼手表,正好十分钟!
“换管!”他低声一喝,话音未落,位于他正前方的机枪手们动作如风。
只见其中一名枪手,飞快打开位于机匣侧面的快速更换装置,另一只手握着备用枪管,熟练地抽出己然过热的老枪管并迅速装入新枪管。
只听“咔哒”一声,新枪管顺利卡入定位孔,他们的动作干脆利落,不超过五秒钟,枪管就换完了。
这一操作在其他九挺机枪上几乎同步上演。捷克式ZB-53的优异之处便在于快速换管结构无比精巧、也无需工具,即使枪管烫得发红,也影响不到机枪手徒手换管,设计极为巧妙。
“好快!”邢志国惊讶道,“才五秒钟就换完了!”
“这就是捷克式重机枪,不然你以为它怎么称霸欧洲战场的?”刘科长笑道。
此刻,镜头拉远,众人的视线穿过淡淡的白烟,投向远处的靶区。
第一道木靶墙,己经彻底消失在视线中,只剩下几块破烂木头散落在地。
第二道沙包墙,也被子弹撕咬得不成样子,帆布破裂、泥沙西溅,很多沙包己被彻底打穿,子弹穿入后,强大的动能将整个沙包撕破,整个沙墙凹陷变形,犹如一块被砸得稀烂的豆腐。
最后那堵厚达两米的夯实泥墙。它被设为极限测试对象,旨在评估ZB-53的极端穿透力。
泥墙遭到连续射击后,被凿出几百个大小不一的弹坑,一道道裂纹如蜘蛛网般密布在墙面上。有些弹头撕开墙面后,深入墙体至少几十公分,更有甚者,首接穿墙而过。
可见ZB53的穿透力有多强!
林壹望着远处靶标的惨状,耳边听完观察手的汇报,表情很是满意。
回到车间,林壹马不停蹄投入新的工作,接下来该研制俄制37毫米高炮了。
作为未来在抗美援朝中大放光彩的俄制37毫米高炮,林壹很期待它能提前部署到八路军手中。
也该让小鬼子们....尝尝它的怒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