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朕只想做亡国之君,怎么成了千古一帝? > 第17章 无用运河变“德政”,傅殇悲愤欲吐血!

第17章 无用运河变“德政”,傅殇悲愤欲吐血!

青州民变的消息,来了。?新.完,本·神?站¢ ?首¢发·

傅殇靠在龙椅上,指节因为兴奋而微微发白。

他等的就是这个。

廷杖吓不倒所有人。

总有愚蠢的世家,会成为他点燃王朝的第一颗火星。

他甚至想好了说辞。

等李渊那群人跑来哭求镇压时,他就说:“此乃民心所向,朕不忍苛责。”

他要亲眼看着,那星星之火,如何燎原。

然而,李渊、刘正,以及铁面御史赵明诚走进养心殿时,傅殇没有看到预想中的恐慌。

只有一片肃杀的平静。

“陛下。”

李渊躬身,并未提民变。

他只陈述一个事实。

“您钦定的‘天河’工程,在青州,受阻了。”

傅殇的嘴角勾起一丝玩味。

“哦?区区几百刁民,就让太傅束手无策了?”

“不是刁民。”

开口的是赵明诚。

他上前一步,手中是八百里加急的密报。

“是逆贼。”

赵明诚的声音没有温度,像在宣读法条。

“青州王氏、谢氏等五家,罔顾圣恩,哄抬粮价,断民夫生路,煽动暴乱,围攻官府。”

“其行径,非为利,是为挑战天威。”

“意图阻断陛下利在千秋之伟业。”

他抬起头,直视傅殇。

“此非民变。”

“是谋反。”

傅殇脸上的笑意,淡了。

这和他想的不一样。*9-5+x\i\a`o,s-h-u\o·.¢c-o\m~

李渊立刻接口。

“陛下,天河工程乃您亲定,关乎国运。”

“青州逆贼发难,若不以雷霆剿灭,天下州府必群起效仿。”

“届时,天河难成,圣誉受损,悔之晚矣。”

这番话,堵死了傅殇所有看戏的路。

他可以容忍“民变”,那是官逼民反,是朝廷的错。

但他不能容忍“谋反”。

尤其是在执行他“圣明”决策时的谋反。

那是在打他这个“千古圣君”的脸。

傅殇的手指敲击着龙椅扶手。

他看着殿下这三张老脸。

他们不是来求援。

他们是来,向他要一把刀。

“赵明诚。”

傅殇缓缓开口。

“臣在。”

“朕的‘风语卫’,可还锋利?”

赵明诚猛地单膝跪地,声如金石。

“回陛下!”

“风语卫上下,时刻准备着为陛下清除一切障碍!”

傅殇的嘴角,重新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很好。

既然你们想玩,朕就陪你们玩。

“准了。”

他挥手。

“传朕旨意,赵明诚即刻持天子节,节制青州一应兵马,彻查谋逆一案。”

“凡涉案者,无论官绅,一体拿下,就地正法。”

他刻意加重了语气。

“抄没家产,一律充入‘天河’工程款,以儆效尤。-5·4*看,书¢ ¨追~最`新/章^节-”

他要看看,这把刀递过去,会不会把青州杀得血流成河。

赵明诚重重叩首。

“臣,领旨!”

十日后。

傅殇没有等来青州大乱的奏报。

他等来了一个浑身浴血的风语卫百户。

那人冲入养心殿,单膝跪地的瞬间,甲叶与地砖碰撞出刺耳的声响。

“陛下,青州事平。”

傅殇屏退左右,殿内只剩君臣二人。

他俯视着脚下的人,压抑着一丝期待。

“说,细说。”

“赵大人三日前抵达青州,连夜提审府衙官吏,掌握逆贼罪证。”

“次日黎明,风语卫与州府军联合行动,封锁五大家族,首恶一百零七人,无一走脱。”

傅殇眉头微蹙。

“然后呢?”

“于州府门前设审判台,当众宣读其罪,验明正身,尽数斩首。”

傅殇的指尖一紧。

“百姓反应如何?可有新的暴乱?”

“回陛下,百姓先是惊惧,后听闻逆贼罪状,无不拍手称快。”

“赵大人开仓放粮,以工代赈,当场招募民夫,工程已于昨日复工。”

“万名民夫对您感恩戴德,高呼‘陛下万岁’!”

傅殇沉默了。

他感到一阵气闷,换了个问题。

“抄没的家产呢?”

“回陛下,白银七十万两,黄金十万两,良田万亩,粮仓十座。”

“赵大人已将银两、地契封存,移交户部,粮仓则全部用于工程民夫口粮。”

【系统提示:地方豪强势力受到打击,中央集权得到巩固。】

【系统提示:王朝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天河’工程资金充裕。】

【系统提示:民心凝聚力提升,‘风语卫’威望达到顶峰。】

傅殇闭上眼。

他亲手点的火,被他们拿去炼钢了。

炼出来的钢,还被用在加固他一心想推倒的房子上。

接下来的日子,傅殇几乎是在麻木中度过。

他不想听的“好消息”,却如同雪片般飞入皇宫。

工部尚书刘正,激动地呈上舆图。

“陛下!青州逆贼的家产充入,资金充裕,民夫干劲高涨!”

“第一段位于冀州的‘子午渠’,已于昨日成功通水!”

“您是没看到啊!那水流进干涸的田里,沿岸数万百姓跪在地上哭啊!都说您是活菩萨!”

傅殇嗯了一声。

农部尚书刘伯温紧随其后。

“陛下!臣遵您的圣意,严查贪墨,凡克扣民夫口粮者,一律由风语卫当场杖毙!”

“臣还提议,让民夫在工地周边开垦荒地,种植速生作物,如今第一批萝卜豆子已经收获,大大减轻了国库的粮食压力!”

傅殇挥手,示意他闭嘴。

他想不通。

征百万民夫,搞旷世工程,怎么会不死人?

怎么会没人造反?

最后,户部尚书王崇,红光满面地呈上了一份账目。

“陛下,圣明啊!”

王崇的手指在账本上兴奋地点着。

“按照您‘以工代赈’的方略,民夫每日除了饱饭,还可领十文工钱补贴家用,他们都把这视为活命的差事,而非死路!”

“而且,子午渠通水后,物资粮食改走水路,成本比陆路降低了七成!省下的钱,又能多雇三万民夫!”

【系统提示:水利设施初步修复,农业生产得到改善。】

【系统提示:工程进入良性循环,综合国力持续提升。】

殿内一片寂静。

傅殇看着王崇那张涨红的脸,看着他眼中闪烁的、对自己“英明决策”的无限崇拜。

他感觉一口气憋在胸口。

想发怒,想掀桌,想大吼“朕是要他们死”。

可他不能。

因为所有的功劳,源头都在他身上。

是他,“高瞻远瞩”,定了“天河”大计。

是他,“爱民如子”,准了“以工代赈”。

是他,“明辨忠奸”,派了赵明诚。

他被自己的“圣明”,牢牢钉死在了龙椅上。

“很好。”

傅殇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你们……都做得很好。”

他缓缓起身,走到那副巨大的疆域图前。

目光掠过那些重新变得碧绿的田野,那条蜿蜒通水的旧渠。

这帮臣子,用他的荒唐,造就了他们的功业。

用他的恶意,浇灌出了一个正在复苏的王朝。

傅殇看着地图,伸出手,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殿内因他的“嘉许”而面露喜色的臣子。

那眼神,冰冷得如同万年玄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