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蒋介石日记揭秘 > 第9章完结

第9章完结

滨,口占韵语曰:明月当空,晚潮怒汹,国事混濛,忧思忡忡。+墈¢书!君` _追!最+薪~彰_结`安得乘悫之长风,破万里浪以斩蛟龙。

【9月28日】

奉总理命回漳。

陈炯明于8月26日、29日、31日接连给蒋介石写来三封信,邓仲元也写来信,邀请他回军中

,但蒋都置之不理。直到9月18日,粤军在福建战场取得了有利的形势,攻克了北洋军阀在闽南的根据地漳州市之后,蒋介石才又重

回粤军。时许崇智已升任第一军军长兼左翼指挥官,陈炯明乃升任蒋介石为第二支队司令官。

从“拂袖而去”到复职后升迁,

使蒋介石收到了“以退为进”的效果。于是,蒋介石从此以后就经常有意的采取这种做法,而且手段越来越高明。

从这次蒋介

石在援闽粤军中第一次辞职,到1924年4月他正式就任黄埔军校校长的六年之间,在军中以各种借口辞职又复职的来来去去,共达13

次之多。实际在军队中工作的时间总共只有两年半左右,其中最长的工作时间为一年零十天。¢x¢n*s-p¢7^4¢8,.~c¢o·m/当中还请了两个月的假。其次是5个月

,多数是1个月左右。最短的只停留了4天便又走了。一次次的辞职、挽留、复出,都一次次地提高了蒋介石在军队的地位,增加了孙

中山对他的信任和重用。

附节陈炯明书

昨得诵致其尤书,知于17日始得买舟回甬。又闻杨逆(善德)捕兄极急,冒险省亲

,为之戚然。……唯祸机已萌,风雨如晦,求友之急,无间晨昏,所望笃念同仇之雅,早日归来,并为邀约季陶及某君,一齐来谋。

言尽于此,余唯心照。(8月26日)

各书均奉悉。以后计划,均如议施行。……兄去而捷卿死,精神上受打击,自以为粤军败征

已见。……唯现在右翼又来告急,刘部尚未至,弟本欲回,而此方非弟主持,势如散沙,故拟待龙岩之下,而编成一大队,交汝为(

许崇智)挺进,弟则主守后方也。¢咸`鱼/看¨书-罔? ·首+发_现在诸事纷烦,非得人莫办,弟幕中有几个胜任,兄所深知,唯望早日回埔,共勷大计。是为切要

,不尽欲言也。(8月29日)

……吾党实力,只此一军,若非得二三中坚人物,以谋团结坚固,则仍无永久存立之望。此间情形

,能助我者实寥如辰星。……中孚枪三千,如购得,决定发与吾兄,练一中坚军队。马帮统(作梁)陆军中学生,年少尚可裁成,辛亥

从黄克强战于武汉,颇有胆略,现若规之以正,自不至为恶空气所同化。前拟将炯光编归兄部者,以此子学识尚浅,阅历未深,得兄

为其长官,或可陶练以至成材。唯其性质深躁,难于就范,又恐以此艰巨付托,重贻吾兄之忧,故现在尚未决定办法。总之粤军须有

中坚军队,以资控制,庶可建威销萌,立于强固不拔之地。此项将官非有道德可信之人,实难倚恃,故三千枪之成功,决定交兄负此

重任也。前函训练干部,极为扼要,当及时图之。经饬参谋处筹议,最好赴沪归省,能早日回部,即可计划此中坚军队之进行。此节

祈密,暗底练成一旅训练最精枪械最良部队,以为全军之冠,则基础自固矣……(8月31日)

1919年

【1月13日】

报告进攻永泰始末情形,并请准陈总司令调回永春、安溪梁、丘两部队至长泰,亲自督操训讲,以图日有进

步。一面条陈本支队根本改良办法,及全军编配整理方式,陈总司令不尽采用。

1918年9月18日蒋介石第二次来到援闽粤军军

中,晋升为粤军第二支队司令官。陈炯明拨给他一千人,命他驻守距漳州市北30里的长泰镇。9月20日,蒋介石在长泰举行粤军第二

支队司令部成立典礼。蒋介石按照古代出师行祭旗礼的仪式,亲自写了一篇祭告文,在典礼上宣读:“伏愿而今而后,战必胜,攻必

克,统一中华,平定全亚,威振寰瀛,光耀两极,完成革命伟大之盛业,皆自神灵所赐也。”从这篇祭文中可以看出,此时当了司令

的蒋介石,踌躇满志,要干一番事业了。

1918年11月,粤军兵分两路,自漳州出发,以钳形阵势进取福建省会福州。11月19日

,蒋介石率领第二支队的一千士兵,由长泰出发,向福州进军。月2日占领嵩口。12月7日,蒋介石率队向福州市的门户永泰县城进发

时,接到总司令部的停战命令。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签订休战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英腾出手来和日本

争夺在中国的权益。为了打击亲日派军阀把持北京政府,美、英利用中国人民反对军阀混战的呼声,指责段祺瑞将日本的借款和武器

用于内战,“劝告”北京政府与广东的军政府停战议和。段祺瑞也因日本寺内正毅内阁的倒台,新上台的原敬内阁不再支付“西原借

款”,从而失去国务总理的职位。根据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孙中山也命令在福建同北洋军阀作战的粤军停战。

蒋介石

接到停战命令后,并没有执行,他认为“半月来挺进七百里之孤军”,“艰险备尝”,猝然停战,“功败垂成,几为心碎”。于是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