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 第12章完结

第12章完结

1月29日上午,蒋介石在官邸召开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会场气氛极为沉闷。¨小.税/C?M¨S′ `首_发,

蒋首先发言:"在目前情况下,我个人非引退不可,让德邻兄依法执行总统职权,

和中共和谈。望各同志以后同心合力,挽救党国危机。"蒋声音低沉,似有无限悲

伤。

等他谈罢,谷正纲等人旧戏重演,含泪大声疾呼:"总裁不宜退休,应继续领

导,和共产党作战到底!"

蒋介石竭力抑制自己的感情说:"事已不可能,我已作出此决定了,我今天就

离开南京!"说罢起身欲走。

李宗仁连忙问:"总统什么时候动身,我们到机场送行。"

蒋边走边说:"我还有事未办,起飞时间未定,你们不必送行。"这时,老态

龙钟的于右任忽然追上前去喊:"总统!总统!"

蒋稍停问道:"何事?"

于右任说:"为和谈之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

杨虎城放出来?"

蒋介石把手一甩:"你找德邻办去!"说罢,扬长而去。¨k`e/n`k′a*n*s+h·u′.¢c¢o^m/大胡子于右任在众目

睽睽之下讨了个没趣,尴尬地慢慢走了。

午饭后,李宗仁等纷纷赶往南京明故宫机场准备为蒋送行,岂料蒋介石离开会

场便直奔机场乘"美龄"号飞机转道杭州回了溪口。李宗仁扑了个空,也再次尝到

了蒋介石对他的戏弄。但他转念一想,总统职位已经到手,区区小事不必计较,不

禁暗自高兴。而蒋介石这时心情则异常沉痛,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不得不离

开这个我亲自建立的首都,和总理陵墓所在之地的时候,内心所不堪忍受的,就是

自感'今后我无死所了'!"从此,蒋介石再也没回南京。

蒋介石离开后,张群将蒋介石的下野文告交李宗仁过目。李宗仁看到文告中并

无"下野"、"辞职"、"继任"等字样,只有"代总统",很是生气。_兰\兰_雯_血` ¢免·废¨粤^犊\白崇禧得

知后也说:"德公,刘邦当年对韩信说过,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为假!

我劝你要做就做真皇帝,千万别做什么代的!"李宗仁坚持修改文告,将"代总统"

改为"继任总统"。张群打电话给蒋,蒋介石满口答应说修改到李宗仁满意为止。

第二天,各报均以头条位置同时刊登了蒋介石的"下野文告"和李宗仁的"继

任文告"。李宗仁兴冲冲地细读两则文告。"下野文告"云:

中正自元旦发表文告倡导和平以来,全国同声响

应,一致拥护。乃时逾兼旬,战事仍然未止,和平之目

的不能达到。人民之涂炭,曷其有极。为冀感恪共党,

解救人民倒悬于万一,爰特依据中华民国宪法第四十

九条"总统因故不能视事时,由副总统代行其职权"之

规定,于本月二十一日起,由李副总统代行总统职权。

务望全国军民暨各级政府,共关精诚,同心一德,翊赞

李代总统,一致协力,促成永久和平。

看着看着,李宗仁脸色大变,忍气细读自己的"继位文告":

总统蒋公轸念国家之艰危,顾恤人民之痛苦,促成

和平之早日实现,决然引退。宗仁依据中华民国宪法

第四十九条之规定,代行总统职权,自揣庸愚,膺兹重

任,昌胜惶恐。惟是宗仁追随总统革命二十余年,深知

其处事持躬悉以国家人民为重,而对于个人之进退出

处,严谨光明,心志既决不可移易。宗仁仰承督责,不

容辞谢,惟有龟勉将事,效忠国家,冀使中枢之政务不

坠,而总统救国救民之志业有成,所望我全体军民抒诚

合作,文武官吏各安职守,精诚团结,一德同心,本和平

建国之方针,为民主自由而努力,国家民族实利赖之。

读罢两则文告,李宗仁才知"下野文告"根本只字未改。他不禁大骂:"老蒋

之为人,至此危急存亡关头仍不忘权诈,一意要把我作木偶任他玩弄!"无奈,事

已至此,只好由他罢。

蒋经国后来在他写的《危急存亡之秋》中谈及蒋介石的第三次下野时说:"父

亲之所以要引退,是考虑到下面三个因素:甲,党政军积重难返非退无法彻底整顿

与改造;乙,打破半死不活之环境;丙,另起炉灶,重定基础。"而蒋介石后来追

述他第三次下野时曾说:"我之下野的决心,固不能说全无国际环境之影响,但其

重要因素还是由于我们内在矛盾的关系所多。"他还声称其下野是出于对台湾问题

的考虑:"如果我不下野,死守南京,那台湾就不能兼顾,亦就不能成为'反共抗

俄'的堡垒。"

看来,蒋介石早就找好了退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并且下野之前,他还做了

一系列安排:任命汤恩伯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张群为重庆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