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 第61章完结

第61章完结

部长"。*比′奇′中¨文-网, !更`辛^罪.快,蒋经国在"副部长"位上呆了不到一年就当上"国防部长",升职不可谓

不快,这样一来,蒋经国不但名义上而且事实上牢牢地掌握了军界大权,在台湾国

民党政府中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其直线上升如此神速,严金淦的功劳自然最大,

从而也十分明显地表明:蒋经国将继承其父的蒋家王朝。

1964年,陈诚逝世,蒋介石的心中更是一块石头落了地,蒋经国接班的强大威

胁力量没有了,这也为蒋介石回报严家淦提供了好机会。

其实,陈诚还没有死之前,蒋介石已有意架空他而代之以严家淦。比如1964年6

月16日,蒋介石出席"陆军军官学校"建校40周年庆典,他就没有带上陈诚。因为

依照过去惯例,肯定是"总统"和"副总统"一块儿出席。可这次蒋介石却让严家

淦陪他去出席庆典,他走前面,严家淦跟在他身后,这是否是有意在党内提高严家

淦的地位呢?是否是有意将严家淦培养成取代陈诚的台湾第二号人物呢?后来的事

实很好地说明了这一切。?g`o?u\g!o¨u/k.a·n?s¨h?u~.`c_o?m^

1966年3月,台湾又进行"总统"选举,当然,蒋介石连任第四届是没有问题

的,因为他早已将"宪法'作了修改,他可以连任到老死为止。为何他此时不提名

让他儿子竞选总统呢?因为时机还没有到,蒋经国资历和威信均还不够。所以蒋介

石以79岁高龄,却依然挺住为儿子死守宝座。

关键是"副总统"人选,蒋介石的意见当然不言自明,但严家淦在国民党内却

并无太大的威信,他不同于陈诚。蒋介石为了儿子以后能够顺利接班,所以致力扶

持严家淦为"副总统"。

最后,蒋介石在国民党三中全会上提名严家淦为"副总统"候选人,并对与会

者说:

严家淦同志的长处,正是我的短处;我的短处,也正是严家淦同志的长处。/精/武,暁+说-蛧` ~无¨错^内?容?

这两句话很有意思,既像是对严家淦的褒扬,让大家都投他的票;又像是在对

严家淦的盖棺而定。不过,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蒋介石的话中也有几分真意,因为

严家淦是个老好人,没有强烈的权欲,而蒋介石刚好相反。

投票前夕,蒋介石又举行全体"国代"的便餐招待会,并讲了几句话,又解释

为何提名严家淦为"副总统"候选人问题。

投票统计显示:严以七十三比七十五票获选为"副总统"候选人。差一票就通

不过,要是通不过,那对蒋介石必将十分难堪,由此也可见严家淦能当上"副总统"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国民大会"对严家淦更是不客气,不少代表要严答复福利条件,否则选举将

出现"难产";投票结果是发票1417张,收回1416,严得票为782张,勉强超过半

数获选为台湾"副总统",正式成为台湾第二号人物。当蒋死严继后,之下就是蒋

经国的了。

这时蒋介石已为儿子蒋经国的接班准备就绪。严家淦的"优点"被蒋介石完全

用上了,也许蒋介石所指的"缺点",无非是严家淦可能比他要后死而已,他要先

死,这是短处,要后死,这是长处,蒋介石以严的后死长处为儿子铺路,可谓用心

良苦。

严家淦任"副总统"期间,对蒋经国极为照顾,这段时期蒋经国不断到国外出

访,以加强国际社会对他的了解和认同。

1972年3月对日,蒋介石以1308票当选"总统",第五次连任。严家淦以1095

当选,说明他的威信已上升,而这段时期,蒋经国的地位和威信也直线上升,成为

事实上台湾的第三号人物,同年5月26日,蒋经国任"行政院长"。

又过了3年,即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第二天,严家淦宣誓继任"总统"

。台湾的一切大权似乎已转严家淦手中,但大家都很明白,他不过是个过渡人物。3

年后,即于1978年3月21日,蒋经国以1184票当选"总统"。

严家淦的使命彻底完成了,因其对于蒋家王朝的忠心而至少名义上作过台湾国

民党小朝廷的"总统",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 打垮老对手

大陆时期,国民党内矛盾重重,派系林立,许多人对蒋介石阳奉阴违,口口声

声是他的"革命同志",是忠诚的部属,实际上却是他对手,是他的"内部敌人"

。到台湾后,蒋介石深知,要使国民党继续存在下去,必须消除异己,彻底打垮老

对手。而蒋介石心目中的对手,当数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何应钦和陈立夫、

陈果夫兄弟。

1.李宗仁落叶终归根

蒋介石隔着太平洋罢免了李宗仁的代总统职务,复职视事后,李宗仁单枪匹马

留在美国,离开了国民党的生存土壤,实质上已不构成对蒋的威胁。但是,在此有

必要对蒋介石的这个党内死对头做一个交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