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说三道四 > 默认卷(ZC) 数字无奥秘

默认卷(ZC) 数字无奥秘

最近各类机动车,都要到交通部门去换新式样的车牌。这本是一件极普通的事情,但据说,有位女司机,一看拿到手的车牌有好几个“4”的阿拉伯字,当场就晕倒在地。因为“4”和死亡的“死”尸首的“尸”出事的“事”丢失的“失”同音,太不吉利了。于是,别的拿到车牌有“8”的司机,就咧开嘴笑了。细细考究起来,要是广东籍的司机,为牌照中的“8”笑,还说得过去。因为说粤语的地区,把“8”读成发财的“发”。这年头,人好像除了发财之外,不想别的了,所以当今中国,即使不说粤语的地区,也随着广东人,相信“8”即是“发”,一致认为“8”是个大吉大利的字眼。有的有钱的大款,有了自备车,不惜花大价钱,去买“8888”的车牌。对这个“8”字,充满了迷信的感情。以为有了这四个“8”字,就平安无事,不会抄牌,不会罚款,不会出车祸似的。其实,完全是图个心理上的自我安慰罢了,谁都明白,出事闯祸,撞车压人,是不分车牌上有“8”和“4”的。但这个“8”字很有市场,每年的11月18日,是婚姻登记处、照相馆、酒楼最红火的日子,因为“1118”正好谐音“要要要发”,满街上送亲结亲的车队,婚礼喜宴的欢笑,都因为这“发”而成为公众最佳结婚日子了。但这一天办完这桩人生大事的男女,会比非这天结婚的俩口子更幸福嘛?当然不是,这不过是数字迷信。西方人也有这种数字迷信,甚至成为恐惧症。由于耶稣是在13日星期五被叛徒出卖而被杀害的,所以特别害怕“13”这个数字。高层建筑物里没有第“13”层,只有第“12B”层,电影院里没有“13”号,只有“12A”的座位。甚至请客吃饭,一桌正好十三个人的时候,哪怕到大街上随便再拉一位凑数,也要避免《最后的晚餐》那画中的场面出现。古老的阿拉伯民族,对于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莫过于这0到9的数字了。由这十个数字构成的演算,推动了人类的进步,知识的拓展。虽然在数学领域中,至今还有难以解开的奥秘,但数字本身并不会给人带来祸福。人类生存于这个星球上,已经几十万年了,经历了一个从无知到有知、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漫长过程。尽管达到了登上月球、飞越太空的宏伟,深入到原子分裂、基因构造的细微,然而在宏观上,对于宇宙,在微观上,对于人的自身,也还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许多未知世界,等待着人类去继续探寻。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不过是孤独的飘泊者。前些天,彗星撞击木星,便可证明地球是何等的脆弱和渺小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使我们知道得愈来愈多,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惧,也就愈来愈少,可我们刀耕火种的祖先,由于所知有限,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对于灾异的惶怖,对于命运的无所傍依,对于祸福的令人叵测,遂构成种种迷信,信神、信佛、信鬼、信怪、信天地、信上帝、信算命、卜卦、信风水八字,直到信数字的“4”为凶“8”为吉等等,什么都信,独是不信科学。所以,一些人有这点其实他本人也未必深信的忌讳啊、讲究啊,或者只是图个吉利啊,得到一些慰藉啊,本是不足一哂的。人嘛!总是难免会有其自身的弱点,更何况世事无常,变化莫测,便会产生对于未知世界的忐忑之心,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于是出现了把“4”看作“死”,把“8”看成“发”的迷信现象。但是,政府部门、国家机关、公营企业、单位团体,也在拍卖所谓吉利数字的电话号码,BP机、大哥大号码,以及汽车牌照号码,就没有什么道理了。对提倡无神论的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政权来讲,尽管出于盈利的目的,也是多少令人惶惑的。上行下效,也就难怪那位女司机要当场晕倒了。看来,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还是人们一个长期的任务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